和田玉造假縱有萬種手段,但需要掌握的鑒別方法僅此一種

作為一個玉雕行業的自媒體寫作者,自然要經常去看行業的相關的資訊和他人的文章,畢竟每個人的所知所察都是有限的,需要不斷地學習補充新知識。相信喜歡和田玉以及對中國玉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也是如此。

網頁上隨手搜索到的和田玉造假文章

熱愛學習本是好事,但是如果學習的方式或者內容出了問題,那就未必了。因為根據筆者觀察,近些年來玉雕行業的資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大小小的自媒體都非常熱衷於揭露所謂的「行業內幕」,而很多網友也熱衷於閱讀有關和田玉造假與鑒別的文章。

筆者在三家不同自媒體上發布的文章

對於這樣的現象,筆者一開始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甚至也寫過一篇《有一種「工匠精神」叫造假,無所不用其極的和田玉造假手段》。在一些平台還有著不錯的閱讀量。。

但後來,經筆者反思,感覺這樣的現象其實是很可怕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和田玉行業印象

首先,想像一下,目之所及全是和田玉造假的消息,大家對玉雕行業會是怎樣的印象?「和田玉行業里的水很深」還算是比較客氣的說法,有些消費者在玉時,開口就先問「你這是不是真的和田玉,有沒有鑒定證書?」甚至因為鑒定證書也有造假,大家連這個也不信了。

其次,普通消費者的學習成本增加,不敢輕易購買和田玉。雖然不少文章中也有教大家鑒別真假的方法,但造假的手段不斷地在變,那就要不停地去關注和學習。這一點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完全是徒增焦慮之感。畢竟大家只是想買塊和田玉而已,結果需要先學一堆東西才敢出手。

讓人眼花繚亂的鎮平玉器市場

再次,進入和田玉行業的門檻提高,嚇退了想要加入的新人。對任何人來說,要想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有前輩帶,和田玉行業亦是如此。然而並非人人身邊都恰好有經驗豐富的前輩,通常需要自己去摸索前行。這些人閱讀專業書籍,關注行業大咖,學了一堆理論。但真正去市場上實踐時,卻依然戰戰兢兢,因為他們還聽說入和田玉行業的門都是要「交學費」的,而且很不便宜。所以,還要不要入行?恐怕這些人心裡都是有問號的。

入門須正,立志須高

或許揭露行業造假問題,提醒消費者注意鑒別都是出於友好的目的。但當這樣的內容反覆出現恐怕只能適得其反,不僅有損於人們對和田玉的美好想像,也不利於玉文化的傳播,對消費者來說更是一種負擔。

那麼怎麼辦呢?《滄浪詩話》的作者嚴羽說過一句話「入門須正,立志須高」,雖然面向的是作詩,但用在和田玉行業也非常恰當。姑且不論「立志須高」,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入門須正」就很實用。

商場里的和田玉手鐲

對和田玉行業而言,所謂入門須正就是大家一開始就應當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和田玉,而不是去了解和田玉有多少種作假的手段,假的和田玉都是什麼樣子的。要知道把真的和田玉的種種特徵,弄清楚搞明白了,自然就知道什麼樣的和田玉不是真的了。

這就好比我們剛上小學,老師只會通過教大家一個字的正確寫法去學習,而不是告你這個字寫一萬種錯誤的寫法來防止你出錯。只要掌握了這個字的正確寫法,還需要害怕別人寫個錯字騙你嗎?所以,縱然和田玉的造假手段有千千萬萬,但真正需要我們掌握的只有一種——記住真和田玉的特徵。

天工獎期間商家展示的優質和田玉籽料

關於真和田玉的特徵,無外乎皮色、毛孔、質地、結構、密度、觸感等,網上講解的文章也很多,不難學習。大家可能更關心的問題就是,在哪裡可以看到保真的和田玉?這個其實也不難,多數商場里的和田玉其實都是真貨,只是價格虛高而品質達不到罷了。

某拍賣預展上藏家上手觀察

如果想看優質的和田玉,大師的工作室、專業的玉石拍賣機構、玉雕評獎比賽都是比較靠譜的。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筆者還是推薦專業的玉石拍賣機構,因為在拍賣預展上通常匯聚了不同風格大師的作品,還可以隨時讓工作人員取出來親自上手看。最為關鍵的是,隨便看的同時也不擔心被問買不買的問題,更不會像商場里可能會遭到服務的區別對待或白眼。

最後


  • 以上就是今天的推送,感謝您的閱讀。
  • 文章所用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要求刪除。
  • 本文系個人原創作品,作者藝刻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推薦閱讀:

【和田玉】策勒之行——主要看運氣
和田玉的鑒別方法是什麼?
怎麼用手電筒看玉?
和田玉籽料:藏玉萬事興

TAG:和田玉 | 鑒別 | 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