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聖地亞哥逛酒廠

提到聖地亞哥, 你肯定會首先聯想到加州藍寶石一樣的藍天配上暴晒的陽光,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你可能會想到著名的中途島博物館和巨大的勝利之吻雕像。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知道你們的第一反應是金坷垃。

作為美墨邊境上的城市,在這裡你能到大量的墨西哥文化符號,這裡有著曾經的墨西哥老城也有著比美國內陸好吃100倍的墨西哥食物。 我在聖地亞哥吃的這個burito裡面混合了米飯,蝦,牛油果和薯條與特製的醬料,一口啃下去簡直能飛起來,連吃兩天根本不會膩。

當然了,對於我這個酒鬼來說,上面提到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渣渣,因為聖地亞哥這個地方在每個精釀啤酒酒鬼的心中都有著獨特的地位。

儘管近幾年新英格蘭地區的美式ipa大出風頭,但聖地亞哥依舊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擁有最密集優質精釀酒廠的地區。對於我個人來說,這裡的酒廠出品的酒很多都是我從剛開始接觸精釀就喝的,所以非常有感情。這次的聖地亞哥之行於我而言不只是精釀朝聖之旅更是一次自己的精釀尋根的旅程。

這次逛的的酒廠一共有四家,按照參觀的時間順序這四家分別是:Ballast Point, Alesmith, Stone Brewing以及The Bruery . 前三家可以說是在全美甚至世界都極其有名的大酒廠了而第四家酒廠其實坐落於洛杉磯的橙縣,從量級上說雖然第四家這個酒廠可能沒前幾個那麼大,但種類豐富的過桶酸啤實在是太過誘人,讓我不得不去評鑒一番。

第一家去的酒廠是Ballast Point(岬角), 我深刻的記得我第一次喝他們家最經典的Sculpin IPA時的情景: 當時在夏威夷的超市裡驚奇的發現竟然有六瓶鐵罐裝的Sculpin IPA, 趕緊買了之後趁著涼乎回到了酒店,然後走到陽台上對著夕陽和大海就吹了一罐. "陽光, 奔放,絢爛的熱帶雨林"配上大海與夕陽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腦中。

轉一段螂王對Ballast Point的簡介:

位於南加州精釀名城聖地亞哥的Ballast point酒廠創建於1996年。這個酒廠的兩個創始人是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求學期間的室友,是兩個對家釀啤酒和釣魚都非常狂熱的傢伙,所以我們可以看到ballast point的logo是六分儀,而酒款和酒標也基本上都是和魚以及航海相關的。然而這個酒廠最為酒鬼們津津樂道的有三樣東西:Sculpin,Sculpin,還是Sculpin。Sculpin IPA可以說是全北美最受推崇的一款美式IPA,濃郁奔放的西海岸酒花香和脆爽乾淨的口感代表了西海岸頂級的IPA釀造水準。在標準版Sculpin IPA的基礎上,Ballast point的釀酒師還嘗試了添加了各種不同風味的升級版sculpin,比如grapefruit sculpin,Habanero(一種來自南美的超辣的辣椒) sculpin等等

這次去Ballast Point主要是為了喝遍Sculpin IPA系列的所有品種,然後橫向對比下異同。我之前是喝過基礎版Sculpin和最出名的混合葡萄味的Sculpin版本,但老實說由於當時並沒有一起喝所以並沒有喝出特別大的不同。 這次我主要就是想在同一時間段把基酒IPA和混水果的版本都嘗一下然後充分對比一下異同。

基礎:花香味濃重且有層次,中期甜味凸顯,帶出了熱帶水果的味道。整體殺口感適中。後期略苦,收尾挺乾淨。

葡萄柚:聞起來有淡葡萄味, 入口滑順,由於有了基酒的味覺記憶在前面,所以這次感覺葡萄的味道非常突出,甚至蓋住了酒花味,中段依舊甜,後段略苦.

辣椒: 後段辣喉嚨,玩具酒. 喝這個酒的唯一意義是以後聊天聊到酒的時候可以這麼開頭: "哥們兒,你那個不算什麼,喝過混墨西哥辣椒的ipa嗎?".

菠蘿:聞起來有菠蘿味,跟酒花味道很相融. 我認為比混葡萄柚的版本更平衡。

WaHoo White:前半段殺口感重,中期凸顯出果香味,有水果味,後段升起甜味,甜味非常重,並且黏舌頭,收尾不幹凈。 整體麥味很不突出,跟hoegaarden甚至blue moon都沒得比

Coconut Victory at Sea: 聞味道有濃重的椰子和巧克力味。喝起來很令人驚訝,比起傳統的imperial stout 這款酒中後段並沒有凸顯濃重的焦糖和黑麥味,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明顯的混合了巧克力,椰子和香草的味道,整體感覺這款酒不像是老男人而像個貴婦。 整體口感非常順滑,椰子和香草的搭配令人印象深刻。後來和酒廠小哥特意聊了下他們的製作這款酒的流程,混椰子味的方法大體是在基酒完成之後對碎椰子進行蒸餾,然後利用濃縮的椰汁來混合基酒,這樣椰味能得以更充分的體現。

Ballast Point的IPA在我心中依舊是top3的排名,其酒花香味之濃郁複雜和及其飽滿的熱帶水果味道滿足了我對美式IPA的定義,儘管這款IPA也許並不平很平衡(複雜度略低),但誰叫我就好這口呢? 第一次喝victory at sea真的讓我震驚,雖然之前心裡也知道這是款遠近聞名的好酒,但實際喝起來卻依舊給了我強烈的味覺衝擊,絕對是個驚喜。

我去的第二家酒廠是Alesmith酒廠,這家酒廠相比與Ballast Point規模上要小很多,酒廠也不提供任何食物,只提供自家釀的酒。其實我倒是挺喜歡這種風格的,簡單純粹,來了就是品酒。

轉一段螂王對Alesmith的簡介:

位於精釀聖地聖地亞哥(沒錯,又是聖地亞哥)的Alesmith酒廠即使在星光閃耀的加州也絕對算是巨星級酒廠之一,這個規模很小的酒廠在2006年和2003年兩次獲得ratebeer網站評選的世界最佳酒廠的稱號,在2008年世界最著名的啤酒節之一Great American Beer Festival上榮獲了最佳小酒廠的稱號。成立於1995年的Alesmith酒廠雖然經過了20年的發展,獲得獎項和讚譽無數,但是到今天他們仍然堅持小規模,精益求精的理念。在美國只有12個州有他們的經銷商,其他州的酒鬼酒只能通過郵購或者到外州才能買到Alesmith的酒。在Alesmith的生產線上,每一款酒,從美國本土風格的APA,IPA到英式風格的wee heavy,ESB都是精品,而在各個酒款中最能代表Alesmith頂級釀造水平的無疑是speedway系列coffee imperial stout。這個系列可以說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出色的咖啡帝王世濤系列。Speedway系列咖啡帝王世濤的基本酒款就是Speedway coffee imperial stout,這支酒的衍生版本包括波本桶陳釀版,雙杯咖啡,越南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等各種咖啡版,甚至還有水果版~~這些版本都是以基本款作為基酒或陳釀或用更精緻的咖啡或加入香料或者水果等其他成分釀製的。

由於Alesmith出得不同類型的酒都飽受讚譽,所以在我特意點了三個不同種類的酒來嘗, 這三類酒分屬於IPA, American Barleywine和Imperial Stout. 由於後兩類酒度數都挺高的,所以我也不敢再多點了..

IPA:中段酒花味非常充分,橘子味和淡淡的葡萄味噴涌而出。後段苦甜中和的很乾凈,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乾淨。 一款非常容易喝的IPa,後段的酒花清香瀰漫口腔,體驗很好。

Old Numbskull: 濃重的蜂蜜味和紅糖的味道,整體口感比ipa要粘稠,但不膩味。 水果和蜂蜜味很好的藏住了酒花的苦味。 中段酒精味還是挺明顯的

Speedway: 不負盛名!順滑,咖啡和和黑巧克力味照相輝映,再配上麥芽和紅糖的味道簡直完美。收口非常乾淨。 酒精味完全藏了起來,喝起來給人的感覺這是個10度以下的啤酒。

三種酒都喝下來我最愛的還是speedway, 這酒相比於其他Imperial Stout絕對屬於非常容易入口的那一類,其中段的咖啡味太迷人了。 臨走前我看到他們有在賣夏威夷咖啡豆版本的speedway,於是就果斷入手了一瓶,回家一嘗依舊是同樣的出色!

第三家酒廠估計是國內酒友最為熟知的一家了,作為美國和世界上最出色的精釀酒廠,Stone的名字早已廣為流傳。

南加州聖地亞哥是名副其實的美國精釀啤酒聖地,在聖地亞哥的諸多酒廠中,Stone酒廠無疑是最出色,也是擁躉最多的一個。在2014年的銷量排名中,stone酒廠的銷量排在全美第九位。Stone的酒不僅遍布全美大部分的州,而且在加拿大歐洲日本新加坡都有銷售。就在今年,stone酒廠決定2016年在柏林開設一家分酒廠,成為美國精釀酒廠在歐洲開設分店的第一廠。當然,銷量大並不意味著酒的品質好,而在啤酒領域,很多人更是認為銷量是酒質量的殺手,大批量生產的酒總是難見精品。但是Stone卻是個例外,能把酒賣到全世界而又能保持頂級的水準的,在美國除了Stone,還真找不出其他的酒廠。

Stone的酒最出色也是最有名的都是美式IPA系列,作為IPA的愛好者,我來stone點的也是清一色的IPA.

Stone Double Dry Hopped Ruination Double IPA 2.0:很典型的stone風格,中前期酒花香氣非常足,中段的香味簡直迷人令人陶醉不已,後段苦味立馬竄上來,苦甜在後段若隱若現,最後口腔舌頭留苦和複雜的酒花香氣。收尾處理的不幹凈但是恰恰體現了這款酒的特點:迅猛,強烈。

Stone Vengeful Spirit IPA: 相比於double非常容易喝,中段橙子和菠蘿的香氣完美襯托出了酒花的香氣,後段處理的很乾凈。我覺得這是一款比grape sculpin更好的的水果ipa。 對比double和sd我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傳統美式ipa,酒花複雜的香味遠比這些後期添加的水果味複雜有趣。

Haze Gret & Underway: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ale混茶葉的做法, 這款酒混入了檸檬茶和伯爵茶,茶葉味聞起來非常明顯,入口後前段有極其突出的茶葉味,茶葉味我覺得濃的蓋過了酒花味。 噱頭比較大

Buoy 1 SD Pale Ale: 聞起來有濃郁的荔枝味,整體口味偏甜,中段有荔枝和水果味,苦度適中,後段竟然有一股悠長濃郁小麥的味道,這在IPA中可是很少有的。總體上是非常好喝的一款酒。

四款酒喝下來最愛的無疑是double, 對我來說這款酒就代表了stone所有的特點,濃郁複雜且猛烈,喝起來太過癮。

我最後去的酒廠其實原則上不屬於聖地亞哥地區而是坐落於洛杉磯東南邊的The Bruery酒廠。因為我是開車往返於舊金山和聖地亞哥的,所以在回程的路上會正好路過,都路過了還能不走一杯?

繼續轉載下螂王文章的簡介:

位於南加州洛杉磯東南部Orange County的The Bruery酒廠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小酒廠,成立於2008年,它的創始人是一位法學院的高材生--Patrick Rue。當Patrick還在法學院讀書的時候就迷上了家釀啤酒,多次參加比賽並獲獎,所以當他畢業之後決定放棄法律專業而專攻釀酒,創辦了這家小酒廠--The Bruery--酒廠的名字就是brewery和Rue的組合。The Bruery酒廠和它的大部分加州前輩不同,這家酒廠主要是以釀造各種歐洲風格和木桶陳釀的酒為主,尤其是以各種各樣的酸啤酒和木桶陳釀imperial stout見長。

So happens Its Tuesday: 波本桶賦予了這款酒靈魂,從入口開始桶味貫穿始終,口感順滑不是非常粘稠,前段很沖,有酒精味混合波本桶味,到了中後段巧克力咖啡和水果味慢慢浮現,收尾處理的非常乾淨。

Melange: 混合酒, 酒廠把兩種酸啤進行了混合以此達到更複雜的味覺體驗。 前段是典型的black tuesday的感覺,波本桶味混合酒精味再加上黑麥味,混合之下甚至感覺出了酸味。中後段很有趣,香草味,咖啡味,紅糖味交替而出,收尾依舊乾淨漂亮。前段酒味對我來說太重,後段很贊.

Rueuze: 典型的比利時lambic酸啤(混合了不同年份的lambic到一起),入口夠沖,衝擊過後是檸檬和橄欖混合的味道,桶味從始至終貫穿,平衡感很好。這酒的層次應該是這樣的:入口蘋果醋和檸檬味,中段濃郁的桶味和橡木味,收尾是檸檬橄欖甘草味。 整體給人一種無比清新舒暢的感覺,令人驚喜的酒.

Tart of Darkness: 這是一款過橡木桶的酸世濤, 入口有著一貫的衝擊力,非常尖銳的酸有著極強的穿透力。中後段咖啡,酸葡萄,蔓越莓味和橡木桶味混合其中,體驗很有趣。但 相比於rueze,這款酒後段顯的有點平淡

Sour in the Rye With Raisins: 入口的衝擊力是一貫的。 這款酒對酸的執著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出了入口的酸味,中後段會有二次的水果酸味升上來。 由於酸味太過突出,對我而言很多果味反而被掩蓋了.

The Bruery酒廠對我而言就是個超級酸啤實驗室,他們家實驗的酒品之多玩法之新奇都令我嘆為觀止,喝完酒參觀完酒廠我腦子裡就一個念頭: 啤酒還能這麼玩?! The Bruery的玩法包括了酸啤過各種葡萄萄酒桶, age不同時間, 不同酸啤混不同酸啤, 混合後的酸啤再過桶等等.. 在這裡橫向對比喝過桶酒的好處就是你能清晰的明白不同酒桶的特點與確定基礎的酒桶味覺認知。

但也正因為陰陽此消彼長的道理,The Bruery的產品線超級複雜,一般的啤酒愛好者可能根本沒機會了解到他家酒種的豐富性。我希望The Bruery在未來能在實驗的同時為各個酒種打出名號並穩定量產,這也是對酒友的福利吧。


推薦閱讀:

BeerStack[7]
關於「橡木桶」那些事兒
BeerStack[11]
人類偉大的發現——啤酒
BeerStack[5]

TAG:美食 | 精釀啤酒 | 聖地亞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