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與六便士----《玻璃城堡》
- 題記1: 我那時還不了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里也找得著美德。——毛姆 《月亮與六便士》
- 題記2: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
源起:北大畢業生化名王猛寫下一萬五千字的文章,指出父母對他的教養問題。引發網路對家庭、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大探討。 這讓我想起《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le: A Memoir)。
《玻璃城堡》是一部家庭與個人史詩,是美國知名記者兼專欄作家珍妮特.沃爾斯(Jeanette Walls)的自傳體回憶錄,出版於2005年,並於2017年拍成同名電影。
故事梗概:
珍妮特.沃爾斯出生於1960年。她父親(Rex Walls)聰明、雄辯,極具工程與數學才華,曾服役空軍。他靠打短工度日,酗酒,脾氣暴躁,偶爾賭博,夢想有朝一日挖到金礦,發家致富。母親(Rose Mary Walls)則沉浸於藝術家夢想,成天繪畫寫作聽音樂,不願意從事工作、或者照顧小孩。她的父母 選擇隨心所欲,四處為家,漂泊流浪,甚至露宿街頭。這個過程中四個孩子,姐姐(Lori)、珍妮特(Jeanette)、弟弟(Brian) 及妹妹(Maureen)相繼出生。隨著她們的長大,家庭的極度貧困、父親的酗酒與暴力問題日益暴露,孩子們在學校也受到歧視與欺凌。通過一些細節,珍妮特逐漸發現父母的虛偽,她意識到父母也許只是在逃避現實生活,所以才構造出美好的精神巢穴。在遭受一次暴力事件後,她決定逃離家門,並且與姐姐和弟弟相約存錢完成心愿。隨後,大姐Lori在一畢業就離家去了紐約,珍妮特隨後到紐約上高中,並且考入一所常青藤學校;弟弟也來到紐約上學工作。同時,他的父母也隨著孩子們,到紐約流浪。
Jeanette Walls試圖還原她的家庭真相與個人歷史。故事一開篇,作為記者的Jeanette在紐約街頭乘坐計程車去參加聚會,無意間看見母親正在垃圾堆里翻揀食物。隨後從她三歲時開始回憶。大多都是一些發生在她的童年與少年時,生活中的繁瑣細碎的小事。她的描述極具畫面感,除了環境,對話,還有聲音與氣味的配合,容易讓人身臨其境。各部分時間跨度較大,卻渾然一體,有行雲流水之勢。我的思緒在各個細節中跳躍,情緒起伏不定。但是常常迷惑於這種冷靜的敘述風格,於是生出更多的探尋之心,讀來有難以釋卷之感。
同時,她用一種內斂而沉靜的方式陳述。大部分時間,她不動聲色,絕不撩撥情緒。她對各個大小事件,不試圖總結與說明,甚至少有解釋、批叛、感慨、抑或嘆喟。也許是,她不需要讚歎或者同情,只想呈現。
題名玻璃城堡,來自於父親Rex給予孩子們的承諾。Rex說有錢之後,要在沙漠的山頂上為孩子們建造一坐玻璃城堡:玻璃天花板,玻璃牆面,玻璃樓梯,擁有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並且有自凈系統。他設計了圖紙,並且時常拿出來計劃和修改。Rex說一挖到金礦,就馬上動工。孩子們對玻璃城堡充滿了憧憬。在書中做為寓意一樣的存在,即是父親的承諾與理想生活。
全書讀下來,有一種錯亂的感受,讓人迷惑不已。通常人的笑點千差萬別,但是大多數人的痛苦卻是一致的。如果把作者姊妹們的經歷,放在普通人身上,會激起悲苦,鬱悶、或者難受之情。因為這些是人們通常以為痛苦的生活。而作者的反應,卻與很多正常人大相徑庭。至少在她的描述之下,你看到卻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場景,甚至帶著歡樂,喜悅,或者詳和的氣氛。這種矛盾混亂的感覺,有時會讓人不知所措。比如,在Jeanette三歲時,媽媽Rose Mary以 繪畫比吃飯更重要為由,拒絕做飯。Jeanette於是自己開爐子煮熱狗,結果被燒傷入院,接受植皮手術。六周後,Rex私自將尚未痊癒的Jeanette偷運出院。她又開始自己煮熱狗,並且玩火。她的鄰居見了她玩火之後,相當震驚。這個細節里,與我們接受的常識是相悖的。通常,三歲給自己做飯是不太現實的,燒傷是痛的,植皮是辛苦的,帶著傷出院是會感染的,小孩子玩火是危險的。
而媽媽Rose Mary看見後說:
"Good for you," Mom said when she saw me cooking. "Youve got to get right back in the saddle. You cant live in fear of something as basic as fire."
她父親的反應也如出一轍:
** "Why the hell would she?"** Dad bellowed with a proud grin. "She already fought the fire once and won."
她自己則說:
But what I did know was that I lived in a world that at any moment could erupt into fire. It was the sort of knowledge that kept you on your toes.
這種混雜的感受,也存在於其它時刻。比如弟弟Brian摔破頭後,Rex說Brian的頭很硬,覺得地板受到的傷更重。於是弟弟覺得很好笑,一直在笑。比如當Jeanette抱怨家裡四處都是蒼蠅,Rose Mary拒絕殺死蒼蠅,因為那是鳥和蜥蜴的食物,而蜥蜴可以喂貓。殺死蒼蠅,貓就要挨餓。她們家收養很多的貓。又比如,Rex通常在某個深夜讓全家人起來,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搬家。比如Rose Mary在翻揀垃圾堆,找到合意的東西時,流露出的怡然自得。在這些混亂中,父母及孩子們大多數時間都表現得相當歡樂,認為理所當然。我不清楚, 是不是因為年代久遠,Jeanette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經歷與智慧去體諒和理解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畢竟在成書時,她已經四十五歲,經歷了結婚離婚,為人母,經歷了父親的死亡。 或者,只是因為父母表現相當地不在乎,所以孩子們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這也使我產生一種感覺,或者說一種理解這個故事的思路。我們關於受害者(victim)的定義,是不是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受害者的產生(victimization)? 正常情況下,父母在孩子被燒傷後,會產生了悔恨之情,從而會讓孩子遠離火。孩子自己,因為身上的疼痛而受苦,足以讓她汲取,此後都遠離火焰。都應該生出恐懼之心來。也就是俗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然而,是不是 正是因為Rose Mary和Rex滿不在乎的態度,鼓勵她要無畏與抗爭,她才沒有生出那些恐懼情緒來呢?如果孩子們的確從父母的反應中,理解並學會了情緒與反應。那麼更進一步,是不是因為父母從未感覺到自己不盡責任(反而是,他們覺得正在盡保護的職責。),所以作者也沒有指責父母不負責任呢?是不是,在某種意義上,儘管孩子們的確是這個混亂家庭的受害者,她們自己卻並不曾擁有受害者的心態和反應呢?作者沒有試圖省察或者審視這些過去,留下了大片的空白,供讀者去猜測與思索。
她媽媽的確相信逆境與掙扎對人更有意義。他們一家在去San Francisco的Mojave沙漠時,路遇一棵樹, 一棵醜陋,傾斜的約書亞樹(Joshua Tree )。
I thought the Joshua tree was ugly. It looked scraggly and freakish, permanently stuck in its twisted, tortured position, and it made me think of how some adults tell you not to make weird faces because your features could freeze. Mom, however, thought it w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trees she had ever seen. She told us she had to paint it. While she was setting out her easel, Dad drove up the road to see what was ahead.
Rose Mary說:
Mom frowned at me. "Youd be destroy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she said. "Its the Joshua trees struggle that gives it its beauty.
這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責怪,也沒有自責。珍妮特成長得堅強而無畏,十二歲便開始照顧家庭與父母。孩子們也團結起來,相互支持。這種早熟與團結,到底是教育的功勞?還是父母失職的副產品?書里沒有明說,旁人也很難分辨。Mary Rose覺得,人們為孩子擔心太多了。她還覺得孩子應該自由成長,而不應該受到太多約束。
Mom believed that children shouldnt be burdened with a lot of rules and restrictions. Dad whipped us with his belt, but never out of anger, and only if we back-talked or disobeyed a direct order, which was rare.
這卻讓人重新認識家庭與教育。什麼是一個完備的家庭?什麼是完美的教育?什麼是父母對子女的愛? 怎麼才能稱之為愛呢?對於孩子們,物質意味著什麼?只給精神支持夠不夠?只給物質支持呢?
顯得易見的是,他們的成長中,物質匱乏,取而代之的,是完備且自由的精神。 一方面,Jeanette的父母極度自私,只顧實現自己的想法,生活混亂,不願意承擔照顧孩子們的責任。導致家庭極端貧窮,居無定處,環境通常破敗骯髒不堪。孩子們有時候不得不從垃圾堆里揀東西換錢,或者找食物充饑。另一方面,她的父母教育孩子們學習文學藝術數學及其它知識,教導她們自足(self-sufficient),堅強(strong),無畏(fearless),同時要有同理心(empathetic),感恩(thankful),多想積極面(thinking positively)。或者,是不是可以簡而言之為: 她的父母不願提供應有的生活資源與保障,卻鼓勵她們自食其力,努力獲得自己想到的東西,同時要求她們感激一切,並以正面思維面對逆境?這樣一來,就無法解釋清楚,她父母的作為到底是出於自私?還是, 這些其實是愛的教育?抑或,兼而有之?或者,如果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父母到底是不是在用些精神法寶做為借口,卻掩飾自己不負責任的實質呢?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他們的父母是愛孩子們的。有一個細節里,她描述了一件相當特別的聖誕禮物。
對於聖誕節,她說,我們從來不相信聖誕老人。但是,孩子有孩子的機敏。她知道,父母因為沒有錢為準備禮物,所以才告訴孩子們聖誕老人只是編出來騙人的把戲。她沒有戳破。於是,在又一個沉默的聖誕夜裡,身無分文的Rex 決定要給孩子們每人送一顆星星。這也是整本書里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You cant give me a star!" I said. "No one owns the stars."
"Thats right," Dad said. "No one else owns them. You just have to claim it before anyone else does, like that dago fellow Columbus claimed America for Queen Isabella. Claiming a star as your own has every bit as much logic to it."I thought about it and realized Dad was right. He was always figuring out things like that.I could have any star I wanted, Dad said, except Betelgeuse and Rigel, because Lori and Brian had already laid claim to them.
在某種程度上,Rex是對的。孩子們並不真正需要什麼禮物。可能在於,孩子們並不理解通俗意義上的物質以及禮物。你可以給他一顆星星做禮物,星星甚至可以一直掛在天上。他們照樣會興奮得跳起來。
We laughed about all the kids who believed in the Santa myth and got nothing for Christmas but a bunch of cheap plastic toys. "Years from now, when all the junk they got is broken and long forgotten," Dad said, "youll still have your stars."
孩子們從此擁有了一顆星星。此後一生,每每抬頭仰望星空,他們都會看到自己的星星。父親沒有買麵包的六便士,卻可以送給孩子們一顆星星 。
因為存在著這些浪漫與溫馨的時刻,我相信父親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儘管那不是一種理想的方式。亦因為如此,我仍然不確定,要不要去批判些什麼。
我也試圖弄清,月亮與六便士,各自代表生活的理想與現實,究竟要達到什麼比例,才能調和出完美的生活呢?是不是,應該如同書本結尾處Jeanette描述的蠟燭一樣,混亂中自有秩序,而你只需要隨之起舞?
PS: 這本書中描述的混亂與秩序,生活與理想,讓我想起《月亮與六便士》,於是用了兩個並列的題記,來表明這種生活的矛盾之處。
http://weixin.qq.com/r/-TrI0KTEfvkBreCz92-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被偷走的那五年—我的減法人生
※交互設計 | 解密版式設計的四大法則(下)
※怎麼樣的女性才算是一個好媳婦兒?
※書評:雜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