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西北均不靠的安徽,究竟算是長三角還是中四角?
原文鏈接:東南西北均不靠的安徽,究竟算是長三角還是中四角?
山川網:開始本文之前,小川先來為大家普及兩個概念:長三角(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中四角(長江中游城市群)。
長三角(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國土面積 21.17萬平方公里,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2.2%、18.5%、11.0%。
中四角(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大城市為中心的超特大城市群組合 ,涵蓋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佔地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根據2015年4月5日國務院批複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覆蓋城市有,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市、鄂州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荊門市。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株洲市、湘潭市、婁底市、郴州市、衡陽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鄉市、撫州市、吉安市。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蕪湖市、安慶市、馬鞍山市、池州市、銅陵市、黃山市 4省40座地級市所構成的具有高度緊密經濟社會聯繫的城市群。
看完了上面官方對於長三角和中四角的定義,大家應該發現三個問題。其一是以上無論哪個概念,都只有皖南城市(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6市),沒有皖北城市(安徽淮河以北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市);其二是作為省會的合肥,皖北皖南哪邊都不屬於,頗為謎之尷尬;其三是為什麼皖南區域,一會兒屬於長三角,一會兒又屬於中四角。
首先說說安徽的省內區域劃分,雖然相比頗具盛名的「大內鬥省」江蘇,安徽的內鬥並沒有那麼聲名在外。但是安徽在地理上其實和江蘇有頗多相似之處,都是被兩條重要河流東西向穿省而過的。一是長江,二是淮河。而這兩條河,在不同的參考標準中,均為中國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古人不同今人的交通基建能力,有俗語稱隔河不下雨,十里不同風。就是形容天然的山川隔閡,會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所以在江蘇內,自然而然就被長江和淮河分割成三個區域,長江以南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被稱為蘇南地區;淮河以北的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被稱為蘇北地區;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揚州、泰州、南通被稱為蘇中區域。
參考此標準,我們再來看看安徽的情況:長江以南的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池州、黃山、宣城可以稱為皖南地區;淮河以北的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可以稱為皖北地區;至於剩下的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合肥、六安、滁州、巢湖,則可以勉強算入皖中區域。
和江蘇蘇南區域由於歷史、交通、地理等多方面優勢導致經濟情況明顯優於蘇北區域一樣,安徽的皖南區域城市明顯在文化與風俗上也與皖北區域存在較大差異。皖南經濟情況雖然無法與蘇南相提並論,但是在安徽省內,同樣處於「鄙視鏈」的上游。
也就是說,哪怕是在安徽省內,同樣存在由於歷史、地理、文化、行政等各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的,各城市各成一派,彼此不完全兼容的情況。而這種情況,自然也深刻影響了安徽無論在長三角還是中四角的傾向中的割裂狀態。
其次,借本次談到安徽省,小川想和大家深入聊一聊,中國胡煥庸線以東區域,地理位置上哪些省份優勢明顯,那些城市劣勢明顯。
自古以來,中國東南地狹人稠、西北地廣人稀似乎早成事實,但沒有人對這種模糊的認識加以有力的佐證。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衝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衝一線」、「黑河—騰衝線」。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琿,1983年改稱黑河市)到雲南省騰衝,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0%以上的人口。
「胡煥庸線」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目前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這條線的東南各省區市,絕大多數城鎮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由先鋒國家歷史雜誌社出版的《發現西部》一書寫道:「它還是一條文明分界線:它的東部,是農耕的、宗法的、科舉的、儒教的……一句話,是大多數人理解的傳統中國;而它的西部,則是或游牧或狩獵,是部族的、血緣的、有著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國。」
縱觀中國千餘年歷史,結合中國客觀地理情況,再弄懂了胡煥庸線的理論。我想你應該就能明白,時間即使再往後推進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胡煥庸線東西兩側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依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種差異,一來由距離海洋的遠近決定,二來由地形地貌決定,三來和中華民族的誕生和繁衍相關。
如果我們單純從地理角度思考,胡煥庸線以東的區域要明顯優於以西的區域。但是同樣位於胡煥庸以東區域的省份,其實仍舊存在不同程度的地理優劣。地理位置最優的,自然就是眾所周知的東部沿海區域,從北到南有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市,目前這些區域領先於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就是最有力的體現。
而地理位置劣勢最明顯的省份有哪些呢?小川個人認為,是安徽、江西、山西、貴州四省。劣勢點在哪裡呢?東南西北四不靠。體現在經濟上,就是安徽和江蘇,江西與福建,貴州與重慶,山西與河北雖然都大面積接壤,但是前者經濟情況明顯落後於後者。
如果我們唯「近海」論經濟的話,顯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是安徽、江西不僅僅弱於沿海的江蘇、浙江,就是和中部的和河南、湖北、湖南比起來,依舊顯得存在感不足。這就近似是,沿海的東部經濟線,中部的京廣經濟線,西部的成渝經濟線三條線線與線之間,形成了中國經濟過渡式的「空洞區」一樣。
長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圖
加入安徽後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圖
我們再來看看長江中游城市群加入安徽和不加入安徽的兩種情況。
如果是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三角的情況:三城兩兩之間的直線距離都在300公里以內,參考中國高鐵的平均時速,如果高鐵網路發展成熟,區域核心城市之間可以算作是「一小時都市圈」。
如果是以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為四角的情況:合肥到長沙之間的距離近600公里,且按照中國鐵路網的建設法則,一定會在武漢進行中轉繼續向長沙行進。600公里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距離,高鐵速度上優勢開始打折,航空效率上又明顯欠缺。
按照官方數據顯示,「中四角」佔地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面積卻為世界之最,是長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2014年的經濟總量超過4.5萬億元,經濟總量位於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原城市群之後,排居第五位。我們且不說如此「龐大」的城市圈是否有實行上的可能性,我們就算認同這樣的城市圈可以完成,這樣的經濟總體量也實在是並不能讓人感到滿意。面積翻倍,經濟卻差強人意。彼此掣肘,各自為陣,爭奪資源,將成為這一區劃方式的潛在隱患。
長三角城市圈示意圖
擴大版圖後的長三角城市圈示意圖
而事實上,哪怕是時間推進到了當下的2018年,如果我們綜合考慮經濟和交通各方面主要因素後,長三角區域真正實現了區域內經濟強關聯的區域,依舊是最早規劃的16座城市,即上海、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南通、杭州、嘉興、紹興、湖州、寧波、台州、舟山。
而按照目前的高鐵建設規劃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蘇北和浙南全面融入長三角,起碼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蘇北多條高鐵在建中)。最重要的是,依照上海目前的經濟體量,未來所能夠在長三角中扮演的帶動者身份將進一步弱化。蘇北和浙南廣大區域的經濟輻射與發展,需要各自省份的經濟強市自身進行拉動,比如江蘇的南京和蘇州,浙江的杭州和寧波。
而比江浙都更遠離上海的安徽,顯然想要走靠上海拉動經濟這條路並不現實。更重要的是,目前安徽經濟發展水平最好的合肥,放至在長三角當中只能算作是三線城市的水平,自身的發展還處於城市的較初級階段,以基礎建設為主要發展動力。和長三角其他城市同台競技的時間段,還遠未來臨。
來源丨涌金樓
但是歸根結底,為什麼現在是安徽在長三角和中四角之間游移,而不是長三角和中四角兩者之間爭搶安徽呢?上圖的這份1978-2016江浙滬皖四省的經濟發展趨勢圖,就可以看出端倪。
在1978年時,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經濟情況十分接近,而且安徽在三省之中甚至還保有一定的優勢。
而到了2016年,江蘇、浙江都完成了經濟的幾何倍數增長,與上海的差距不斷縮短,最終有資格與上海並列江浙滬或者長三角。但是這一年的安徽,相比1978年,增長幅度卻極為有限,不但沒能像江浙兩省一樣成功拉近與上海的差距,反而又被江浙兩省也拉開的距離。在經濟實力決定話語權的當下中國經濟格局下,安徽自然頗為劣勢。
也就是說,不管中國哪一個城市群,其實都是區域內各城市本身經濟水平相近,產業上互補,最終在競爭中不斷媾和的結果。這和古代的軍事戰爭相似,只有雙方實力相近,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才更容易和談。如果雙方實力懸殊,一方直接兵臨城下另一方,那最終結下的一定是不平等條約。通過行政手段將某一區域強拉入另一區域,然後被動等待「先富帶動後富」,成功幾率著實不高。關於這點,坊間流傳的「京津冀,只有京津沒有冀」,就是典型的代表。
當我們打開知乎和貼吧,搜索安徽之於長三角的相關信息時,我們看到的答案中戾氣極重。這種戾氣的來源,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自身的經濟水平短板明顯,所以內心世界對於此類信息的敏感度極高,甚至成為一種傷疤,旁人只要一提,立馬就有強烈反彈。從心理學上,這就是典型的弱者心理。
安徽的未來發展,或許可以從四川、從湖北身上吸取到一些經驗,曾經的兩省,同樣在國內的存在感較低,但是得益於近些年來成都、武漢的經濟迅速崛起,人們開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兩省。而合肥幾年的表現,只能說並不能讓人滿意。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還因為炒房事件被當作負面城市典型上了熱搜。
安徽人有兩點必須要做到,第一是繼續走出去,而且不能僅僅到就近的江浙滬,更應多到北京、深圳去學習這些城市經濟發展的經驗,尤其是技術驅動型的發展思維。第二是把戾氣和脆弱收起來,落後就要承認,錯誤就要反省。打死不認錯,抵死不承認過去這些年在經濟發展上的不成功,只會導致在錯誤中摸黑的時間更久。
而動輒高喊安徽已經被劃入長三角的口號,在孱弱的經濟體量、產業結構和人均收入面前,只會導致生活成本優勢的迅速喪失。成都和武漢近些年的房價和物價快速上漲背後,是成都近一千六百萬人口和武漢近一千一百萬人口基數,和仍在不斷人口流入的客觀情況。而合肥的七百多萬人口,正是應該想方設法大量吸引人口的時刻。
而合肥能夠吸引的人口來源,最現實的方向是省內的鄉村和小城市,而不是盯著從長三角江浙滬中吸引到人口流入,短時間內這顯然並不現實。
人文:2017年中國城市天氣之最 丨 一日看盡江南雪 丨 致最後一批成年的90後 丨 佛系城市與魔系城市 丨 中國最美大學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關 丨 我對北方的態度 丨 終究隱沒的歷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謠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強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風情 丨 12座二線城市靈魂何在 丨 中國歷代十大城市 丨18家菜系究竟誰最受歡迎
旅行:普通列車車廂連接處的吸煙區 丨 南京大眾書局 丨 蘇州雨果書店 丨 上海嘉定圖書館 丨 東北行紀·哈爾濱篇 丨 東北行紀·長春篇 丨 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 丨 天津濱海圖書館 丨 蘇州慢書房 丨 蘇州自在複合書店 丨 蘇州鍾書閣 丨 東北行紀·大連篇 丨 東北行紀·瀋陽篇 丨 各省市啤酒漫談 丨 無錫那美書店 丨 無錫字裡行間書店 丨 貴陽西西弗書店 丨 貴陽千翻與作書店 丨 貴陽集文里書店 丨 重慶方所書店 丨 重慶西西弗書店 丨 重慶刀鋒書酒館 丨 重慶購書中心 丨 武漢文華書城 丨 武漢物外書店 丨 海南旅遊騙局/西藏旅遊騙局/新疆旅遊騙局 丨 雲南旅遊經典騙局 丨 南京旅遊經典騙局 丨 成都旅遊經典騙局 丨 蘇州旅遊經典騙局 丨 杭州旅遊經典騙局 丨 天津旅遊經典騙局 丨 廣州旅遊經典騙局 丨 上海旅遊經典騙局 丨 北京旅遊經典騙局
城市:西部地區不良貸款 丨 2017年一線城市依舊有且只有北上廣深 丨 最值得畢業生就業和購房的16座城市 丨 中國目前究竟有多少個城市群 丨 地鐵為什麼建成和在建的最重要 丨 應該在六線城市混吃等死嗎 丨 天津會成為下一個東北嗎 丨 2018年最具潛力的房產三線城市 丨 歲末年初跨城跳槽 丨 蘭州率先鬆綁房地產限購 丨 弱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房產 丨 2017年A股IPO企業區域分布 丨 今年冬季北京的天挺藍的 丨 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分布 丨 中國省份家庭債務槓桿率 丨 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兩省 丨 外來員工 丨 西成高鐵全線通車 丨 少年時的北上深經歷 丨 2016年中國各省私人汽車保有量 丨 環北京的河北樓市
推薦閱讀:
※【年終大帖】透析歲末股災,綢繆危機前夜
※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1 月 05 日的文章
※祝恩浩:從莎普愛思治白內障到王老吉延壽10% 虛假宣傳有多猖獗
※《社會分工論》(émile Durkheim)乾貨提要
※負債40萬,還有女朋友,逼婚在即,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