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 義大利是彩色的
生性喜歡浪所以之前是很喜歡旅行這件事的高考畢業後尤為如此,而不同的旅行和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地總是有不同的體驗。以往旅行,總是提前幾天開始興奮,準備,無論是火車還是飛機,都是興緻沖沖,可能是由於資金和時間的限制,每次旅行都是珍貴的。而這次瑞士義大利游,雖說是要出國,出發前還是沒有太大的波瀾的。
以前總把旅行當逃離,和最想待在一起的人一起逃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沒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一切都是全新的,開始短暫的新生活。來到歐洲,旅行實現得太過簡單,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不再是逃離,更像是體驗,體驗不同的世界和故事。
藍色威尼斯
瑞士靠近德國,城市也與典型的德國城市相差無幾,而義大利,卻是實實在在的不同了。
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三個坐火車幾個小時就能互通的城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
水城威尼斯,一出火車站,便能感受到這座水城的韻味了。
出了火車站便是寬闊的水道,拱橋、水上公交船隻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整座城市都彷彿建在水上。有公交船站台,長途大船,甚至還有出租船,一切在陸地上存在的東西,忽然那麼自然而然地建在水上,給人一種奇異的萌感。
乘船去往著名的玻璃島和彩虹島,船隻剛駛出港口,視野便突然開闊了起來。以往在中國,乘船游過大江,也在海邊踏過浪,觀觀景,可是坐著船駛出海港卻是頭一回。小船行駛在一望無際的海中,視野之中除了海還是海,只能遙遠地看到永遠也到不了的海平面。
遼闊的海中有用柱子固定組成的一條條寬闊的航道,海浪不停地沖刷著腐蝕著燈柱,冰涼的海風在臉上瘋狂地刮著。再冷卻也不想進入船艙內,大概草原、海、山川,這些綿延遼闊的東西才能更能讓人升起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卻又止不住想要接近,享受人置身於廣闊之中的放鬆和安心。
黃色佛羅倫撒
若說水城威尼斯給人的印象是濕漉漉的海風和淅瀝瀝的小雨,整座城市都彷彿被泡在水中,隨水便能擰出水來,那佛羅倫撒便是一如長久的沒來由的記憶中那般陽光普照。
還沒到達佛羅倫撒站,陽光就已經迎接我們了。
正午,暖黃的的乾乾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落到佛羅倫撒這座城市,然後又被一些大而密集的建築擋住,投下一塊又一塊光斑。
對佛羅倫撒最遙遠而深刻的記憶就是初中的時候玩的媽媽的手機裡面有一款衝浪的遊戲了,有一關就是佛羅倫薩。這一關遊戲的基調便是暖黃色,踩著滑板在佛羅倫撒城市間衝浪,古老的中世紀建築飛速從身後划過。
而一下火車,便感覺這座城市不似想像中那麼,繁華。
有年代感的火車站,出來便是一看就是城市規劃沒做好的擁堵而窄的馬路,甚至公交車,都彷彿是南京那種行走於郊區和鄉下的小小的鄉村公交。站牌也小而破舊,若不是一路問過去,還真是難以找到這麼不起眼的公交站牌。火車站外面甚至還有搭著棚的小攤,賣一些便宜的紀念品、明信片、帽子、雨傘,像極了中國20年前那種小縣城夜晚路邊賣的廉價的商品攤。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大幸事——瑞士遍地的高端手錶等奢侈品店和威尼斯一頓便要1200塊人民幣毫無滿足感的海鮮令人感受到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不易,相比之下這裡就要接地氣多了。
拋開機動車道,進入大教堂、廣場等人行街,佛羅倫撒的優越和美感便開始體現出來了。
即使是左右商店商品堆得琳琅滿目,遊人們川流不息,也無法掩蓋佛羅倫撒這座老城的古典優雅的知性美。
建築是舊的,街道是舊的,舊出了年代感。
走著走著就走到了聖母百花大教堂,這是我在來這邊看到的最大的教堂,也是最不同的教堂。德國和法國的教堂,多是尖頂的哥特式建築,充滿了莊嚴肅穆之感,基調是黑色,讓人想到了教父,手握至高無上權力、嚴厲的教父。而這裡的教堂,基調卻是淺黃色,沐浴在佛羅倫薩的暖陽中,彷彿發著金色的光。圓形的屋頂,佔地寬闊,走好久也無法把這個教堂轉一圈。教堂周圍,一直縈繞著低低的女聲吟誦,不遠處還飄來小提琴的聲音。無論是吟誦還是提琴,曲調都是優雅而舒緩,和寬闊的教堂相得益彰,給人以聖母的溫柔包容之感。念及此處,便覺得「聖母百花大教堂」這個名字取得十分貼切了。
彩色羅馬
羅馬是我們旅行的最後一站,或許是住了兩個晚上並且在這裡跨了一個年的緣故,也是給我最有親切感和人文氣息的城市了。
乘著計程車去住處的時候,就路過了古羅馬斗獸場和古羅馬宮殿的遺址。威尼斯的海給人以空間和視覺上的廣闊和衝擊,而古羅馬的斗獸場和宮殿遺址,卻給人一種時間上的滄桑之感。
恢弘卻殘破的斗獸場遺址,只是在計程車上驚鴻一瞥,卻讓人無法抑制地聯想到兩千年前這座城市的輝煌。走進了看,扎紮實實地踩在這一片土地上,便更被震撼。想用相機記錄下這裡的震撼,卻拍不出十分之一。英語導遊背著流利的台詞,拿著復原圖為我們介紹斗獸場各部分的構成。我們斷斷續續地聽著,腦海中想像著,兩千年前,這裡應該是那麼激昂澎湃,又是那麼悲壯慘烈。遠處的鐘聲響起,遊人熙熙攘攘,一派祥和,只有殘破的城在訴說著當初這個時代的輝煌。
旅途中遇到的當地人,便是這座城市的印記。不會說英語的中國人和不會說英語的義大利人交流,簡直就是車禍,連點餐也變得複雜卻有趣。當地的餐廳,上了年紀禿頂又熱情的大爺,在心裡暗暗給義大利戳上了熱情的標籤。
12月31日晚上,和國內的人通過微信和朋友圈感受了一波線上的跨年嗨之後,一切彷彿歸於平靜,而我萬萬沒想到的是,義大利,歐洲,卻也有驚喜。
11點多躺在床上,便開始聽到外面稀稀拉拉的鞭炮和煙火聲,起初還以為是誰家放著玩到後面聲響越來越大,才意識到事情不對,匆忙跑到窗邊看,才發現外面已經開始放起了煙火——我起初以為只有中國人過年才會放鞭炮的。到了12點整,鞭炮聲由遠及近就開始各種狂嗨了。窗外的義大利少年們,尖叫,歡呼,吹口哨,屋內的我也開始不平靜起來。放鞭炮只是一種辭舊迎新的儀式,一月一日的天和昨天12月31日的又有什麼區別呢?可是多了一些儀式就顯得接下來的一天,接下來的一年,更加可貴了。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在羅馬的民宿家和東二區的人民一起跨年,也看萬家燈火,感受世界文化的相通和不同之處。天上的孔明燈閃著弱弱的黃色的光,飄得越來越高,想必這裡的人許下的也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有成」之類的心愿吧。
推薦閱讀:
※如何一眼鑒別出文藝婊?
※印度洋中有座驢島,可惜只有0.01%的驢友去過
※枸杞入駐知乎極地家族|枸杞又多新朋友啦
※張家界最佳旅遊攻略(張家界三日游)
※克羅埃西亞 | Lonely Planet評選的歐洲最佳旅行地
TAG:旅遊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