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結號》中的55式軍服到文化自信

《集結號》中在穀子地複員回到汶河時,時值1955年,電影中有這麼一個小細節。

《集結號》截屏

可能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的人很少,如此看來的話,馮導考究算是非常細心的。

《集結號》截屏

圖中解放軍士兵著的是55式軍裝,1955年正是彭德懷任國防部長期間主持全面軍改,軍銜制在這一年實行。

1955年正是中蘇蜜月期間,軍改全面照搬蘇聯制度,將軍裝也一併照搬了過來。

在我們大部分人心中,提到建國前三十年的解放軍,腦中浮現的一般是如下形象:

極少有人會想到,解放軍曾有過如此形象。

最突出,或者說突兀的特徵,莫過於這頂船形帽

《集結號》截屏

說生搬硬套不為過,估計馮導為找適合戴這種船形帽的頭型的演員,都費了番勁。

別看蘇軍著此船形帽帥得一弔比,可戴在東方人頭上,卻是說不出的彆扭。

原因為何?

——這就是文化基因的問題。

船形帽的設計出發點,是為適合身長肩窄頭小的西方的體型,為其量身定做,然而東方與西方的人種差異過大,生搬硬套的話難免不倫不類。

再比如今天普遍意義上的西裝,穿在東方人身上縱然身材再好再帥氣,與西方人作比較,總是稍遜風騷,差那麼一丟丟。

西裝的設計出發點是西方人的體型,從文化基因就決定了先天性的差異,東方人尚未比較就先泄氣三分。

文化的優劣高下,本來是沒有標準的,現代所通行的標準,無非是佔據強勢生產力一方所制定的標準,即歐美國家所主導的標準,而他們所制定的標準的利益出發點,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經濟優勢。

當中國已經成長為第二大經濟體,主觀和客觀上都將要求按照東方的標準,掌控意識形態話語權,以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這也是執政黨在今天為什麼將文化自信提升到頂層設計高度的原因。


推薦閱讀:

TAG:文化差異 | 集結號電影 | 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