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
1
《論語》有云:六十而耳順。
馮小剛1958年3月出生,再過三個月他年滿六十。
人們印象中,馮小剛還沒到「所聞不逆於耳」的境界,對自己看不慣的事和人,他更像《老炮兒》里的六爺,張口就敢罵,提刀就敢沖。
看了《芳華》的人卻說,馮小剛活明白了。他變了,變得平和,變得坦然,又懷舊。
這些變化從電影名就能看出來。以前,他的電影名要麼特別直白,叫《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要麼透著老北京衚衕里的機靈勁兒,叫《沒完沒了》、《一地雞毛》,連他五十多歲主演的電影《老炮兒》,都帶著痞氣。
以前他是絕對不會用這麼懷舊又凝重的大詞的。
從1994年,馮小剛第一部電影《永失我愛》到如今的《芳華》。他的電影已經畫出一個男人命運的全部軌跡——
從青春期的躁動,到志得意滿,再到中年的意興闌珊,最後與命運和解、歸於平和。
2
馮小剛早年的成名作,無論《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還是《甲方乙方》、《沒完沒了》,都是小人物的奮鬥史。
那時,張藝謀拍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陳凱歌拍了中國電影史上無二地位的《霸王別姬》。電影確實好看,看完卻壓抑的喘不過氣。馮小剛讓老百姓喘過了這口氣。
那幾部電影的男主角,不是大富大貴,不是聖人君子;都相貌平凡,嘴貧的就像北京衚衕里的鄰家二哥。這些小人物都不太守規矩,還有點「擰」。
這就是三十多歲的馮小剛。男人到了這個年紀,受過了挫折,懂了社會的現實。就算夢想未泯,也開始能忍受各種擠兌,只是在偶爾在扛不住時,自嘲一下宣洩抱負。
所以,這些小人物,在馮小剛電影里都夢想成真了。
年過四十,胸大了,懷著的天下自然也大了些。
馮小剛開始偷偷摸摸的抒發他人生的苦悶。他1984年結婚,1993年和徐帆相戀,直到1999年才離婚,和徐帆修成正果。2000年的《一聲嘆息》,馮小剛曾坦言這是一部自傳式的電影。
之後的《大腕》是荒誕不經的,憤世嫉俗的。最可怕的是,我們嘲笑過的「騙美國股民的錢」,「不選最好,只選最貴」沒幾年都成了真的。《手機》讓人笑完了,才後背發涼。《天下無賊》在笑過之後,讓人堵得慌。
臨近五十,馮小剛的膽子終於大了,要去碰那些大題材。2007年的《集結號》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後來又有了《1942》和《唐山大地震》。
《1942》時,他的好朋友張國立私下勸他,「現在大家喜歡看開心的,不喜歡看堵心的」,
馮小剛賭氣般發了條微博:「堵上我11年來積攢的人氣,我也要做這部電影。」
果然,《1942》的票房遠還不到《非誠勿擾》的一半。《唐山大地震》依然票房表現不佳。
那些年的馮小剛是矛盾的,憤世嫉俗的。好處是,它成就了馮小剛《老炮兒》的演技;壞處是,它讓馮小剛四處罵人,再四處挨罵,做什麼都不對。
他嘗試過回歸。插科打諢的《私人定製》,被視作二十年前《甲方乙方》的殘次版。《我不是潘金蓮》,被罵三觀不正。
還是那股擰,掛在三十多歲的男人身上,是不世俗是可愛的。五十多歲的人,再活得這麼使勁,就招人討厭了。
就像圍觀群眾看《潘金蓮》的感覺:呦呵,這不就是我們最憎惡的「我弱我有理」嗎?
終於快到六十歲了,錢也賺夠了,才有了《芳華》。電影里表達的,全是馮小剛想說的,既不遮遮掩掩,也不用力過猛。
淘票票數據顯示,《芳華》上映當日,上座率第一、票房第一還順便過了億。接著是上映5天4億,票房8億。
我甚至相信,他拍《芳華》時,極為純粹並享受的。
他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了,《芳華》卻成了他評分最高的影片;他不在意票房了,票房就大成了。他沒有為了迎合年輕人,把電影拍成老鐵、666的的樣子,《芳華》卻成了「最好看的青春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古人還真是誠不欺我啊!
3
《芳華》是一代人的青春。
那是個連價值觀被定義了的特殊年代,所有人都血脈噴張,活得單純又用力。
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縣城的出身的劉峰、父親在勞改的何小萍、上海女孩林丁丁、高幹子弟郝淑文……不同家境、背景的年輕人被聚集在一起。
《芳華》也是所有人的青春。
那個屬於父母的「激情燃燒歲月」只是電影的底色,事實上所有人都在經歷著同樣的、無可挽回的青春。
傲慢又仗義的郝淑文,精緻利己的林丁丁,和活成個笑話的何小萍……《芳華》被稱為「2017年最好看的青春片」,難道不是因為裡面的人物關係,和任何一個大學宿舍都一模一樣嗎?
同樣味道的肆意妄為,同樣味道的凌辱和暴擊。
白花花的大腿、濕漉漉的泳衣、浴室里只穿著內衣的女孩子們……這都是女生宿舍的日常,只是沒有《芳華》那麼香艷而已。
這可能因為我們還不夠老,青春未盡,凌辱的痛還在。就連馮小剛本人,也是快60歲時,才敢把他青春期想得這麼美好又肆意的。
4
其實馮小剛也知道,香艷只是一層遮羞布。每一個肆意的青春,都遲早遭受命運暴擊。
劉峰和何小萍,都是來自底層,希望改變命運的人。可就算他們來到文工團,命運似乎也沒有改變。
劉峰就有馮小剛的影子。馮小剛來自平民家庭,很小父母離婚,父親被打成右派,一生受盡凌辱。
劉峰腰傷了不能跳舞,被調去做美工。馮小剛高中畢業後,也當上了文藝兵,進了文工團,做美工。
他和劉峰一樣敏感又自卑。區別是,他更世俗,極度渴望改變命運,因此身段特別柔軟。年輕時他也想過來一個《霸王別姬》式的宏大題材,在《我是你爸爸》、《月亮背面》被禁之後,立即奔赴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賀歲片戰場了。
他絕對不會像劉峰那樣,幻想著用犧牲,在暗戀的林丁丁面前換一次揚眉吐氣。
馮小剛混進了王朔的朋友圈,裡面全是郝淑文那樣高幹子弟。鄭曉龍是總後大院的,馬未都是空軍五七幹校的,王朔和葉京是鄰居,都住在訓練總監部大院。
大院子弟活的純粹、仗義,也傲慢。《芳華》里若干年後在海口,郝淑文看到劉峰被欺負暴怒。他們也給馮小剛在影視圈鋪了不少路。早年,很多人邀請王朔做影視,王的條件是,必須帶著馮小剛。
那時馮小剛常年居於王朔的飯局末席,見誰都叫老師,最特別甜。朋友們說他能成功,因為「會做人」。
5
《芳華》結尾,蕭穗子說——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
以前,馮小剛是敏感的,怕封殺又時常憤憤不平。他的電影,權貴永遠是醜陋的,結局永遠是小人物完勝。
《芳華》卻只有青春的美,裡面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他們太年輕,每個人都在不斷犯錯。
劉峰善良,卻沒有自我;何小萍善良,卻總是一臉憋屈,做事偷偷摸摸,拍照要偷林丁丁的軍裝。郝淑文耀武揚威,卻能為劉峰撐腰;林丁丁害了劉峰,卻放了何小萍一馬。
但哪個青春不犯錯,誰的青春不瘋魔呢?
我倒是覺得,那個文工團還在。馮小剛也知道,無論青春與否,一步步犯錯的結局必然支離破碎。
這些年的影視圈、互聯網圈、創業圈,各種圈兒。各式各樣的人聚到一起,也有白花花的大腿、濕漉漉的泳衣,也似青春的肆無忌憚。我們也跟著看了一出出手撕鬼子、裸貸、剪洗衣機線的荒誕鬧劇。
短暫的燦爛後,該來的始終會來。
人們開始打量流量明星的演技了,單純靠打打鬧鬧的電影難圈錢了。歐美大片《雷神》,票房都沒達到預期。但過去被認為很難有票房的《二十二》、《摔跤吧爸爸》卻火了。
期間,還是有人能不被迷惑,猜中結局的。
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前十,裡面有8部都是淘票票聯合發行的。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說:「電影的本質,一定是好故事。」
他相信,電影不會消亡,電影快消亡的時候,一定會有人用一部電影把用戶拉回來。
二十多年前,電視興起,電影院差點垮了,《泰坦尼克號》把觀眾拉回影院,那個壯觀的場面是電視替代不了的。現在網路興起了,年輕觀眾在網上看新奇,也一定會有那麼一部好電影。
李捷等著那部好電影。但畢竟,電影市場依然混亂。淘票票本身不創作內容,只能用他們的方式期待結局。
六十歲的馮小剛,寬容了所有以青春為名的錯,卻仍然有態度。
林丁丁如願嫁到國外,卻胖的不敢認;郝淑文和陳燦賺了大錢,愛情卻消失的很快。他們可能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馮小剛不像讓觀眾,看到他們老去的樣子。卻讓劉峰和何小萍依偎在一起,永駐芳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