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事無常,未來難以預料

有朋友問我,你會一直待在北京嗎?

我思索半天,嘆了一口氣說:「我不知道。」

也許今天我還在北京,也許明天我就會因為各種原因離開。

誰知道呢?未來難以預料。

相信也有不少人有著像我一樣的感慨,比如,上個月和朋友吃飯的地方現在在修地鐵;上周這裡是一家服裝店,這周就改成了沙縣小吃;長了幾十年的梧桐樹忽然在某一天就被移植走了;昨天見他身體健康,今天就只能在醫院見他最後一面了……

可是,我們一邊感嘆世事無常的時候,一邊卻在透支健康,透支生命,透支信用卡……「吸煙族」「酗酒族」「飆車族」「月光族」在我們的身邊屢見不鮮,他們明知道抽煙、喝酒對身體不好,明知道飆車的危害性,明知道要節儉,要為長遠考慮,可是他們做不到。

泰戈爾寫過: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是魚與飛鳥的距離

一個在天

一個卻深潛海底

而我要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世事無常的距離。今天你光鮮亮麗,明天就蓬頭垢面;今天你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明天就家破人亡……我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知道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無常觀。

一次,佛陀帶著幾位侍者出行。當時正午當頭,天氣悶熱,佛陀只覺口渴難耐,就吩咐侍者阿難:「我們不久前曾跨過一條小溪,你回去幫我取些水來。」

阿難回頭找到了那條小溪,但小溪實在太小了,一些車子經過之後,溪水之中留下了很多泥沙,如今變得混濁不堪,水不能喝了。阿難回去告訴佛陀:「那小溪的水已變得很臟,不能喝了,我知道有一條河離這裡只有幾里路,讓我去那裡為您取水吧。」

佛陀說:「不,你回到小溪那裡。」

阿難表面遵從,但內心並不服氣,他認為時間並不會改變水質,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白跑一趟。他走到那裡,發現水比剛才清澈了一些,但還殘留許多泥沙,仍舊不能喝。於是,他又跑回來說:「您為什麼要堅持?」

佛陀並不解釋,只是堅持說:「你再去。」無奈的阿難只好遵從。

當他再到溪邊的時候,發現溪水已經像路過的時候那麼清澈了,那些泥沙已經沉到了溪底。阿難笑了,快步取水回來,拜在佛陀腳下說:「您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無論是林中的小溪還是生命中的河流,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

溪水變混濁也只是一時,隨著時間的流逝,它慢慢淘凈泥沙,自然再次恢復了清澈。人們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微小變化,那麼就無法把握事物的整體,因此著眼於全體與時俱進地實施才是上佳之策。

人生無常。很多人天真地以為「有一天過一天,沒什麼不好」「災難應該不會降臨在我身上」「想那麼多幹什麼,困難不是還沒來臨嗎」。可他們忘記了,所有的好的壞的事情,並非自己想的那樣緩慢而有規律。

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上沒有絕對的禍,也沒有絕對的福,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也就是說,在我們眼裡的壞事有可能變成好結果,而好事也有可能演變成一個壞結果。莊子言:「安危相易,禍福相生。」更是明白地告訴我們,安定與危難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災禍和幸福也是可以互為因果的。

英國工程師阿瑟,原本預定了法國航空的某一航班,因滿員便轉乘AF447航班,可沒想到,AF447航班成了死神之路,工程師阿瑟這一走,再也沒回來。荷蘭人史蒂芬,原本想預定的返程航班就是AF447,可因為朋友的勸阻,他最終放棄了這趟航班………

或許有人會感慨,這不就是命嗎?不!這是世事無常。誰能保證天氣總是睛空萬里?誰又能保證飛機不會出現任何的小故障呢?沒人能保證!同樣地道理,誰也無法保證你的人生,你所能依靠的只能是你自己。

蘇軾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就是無常的規律。作家三毛也曾說:「人生的聚散本來在乎一念之間,死只是進入另一層次的生命,聚散無常也是自然地現象,實在不需太過悲傷。」

莉絲·默里出生在紐約的一個貧民窟,從小就生活在毒品、艾滋、飢餓的惡劣環境中。儘管父母沒能「出淤泥而不染」,也染上了毒癮,但莉絲仍然深愛著他們。由於家境貧困,莉絲總是一副骯髒不堪的模樣,頭髮里總是有甩不掉的虱子,因此,飽受同學的嘲笑和捉弄。15歲那年,她用盡全力維持著已經支離破碎的家。她開始流落街頭,撿垃圾,整夜乘坐地鐵,只有坐在地鐵中,她才能做一個溫暖的夢。

沒多久,莉絲的母親因感染艾滋而死,對此,她深受觸動。

她要改變命運,抓住一切機會!很快,莉絲重返高中,因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她只能在地鐵站、走廊里學習、睡覺。在她的努力下,她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完成了4年的課程,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並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或許是因為莉絲的坦然和感恩,就連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都被她的故事感動,並為其頒發了「無所畏懼獎」。

在《風雨哈佛路》一書中,莉絲這樣說道:「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她說得很有道理,沒有好的家境,沒有好的學習環境,但這也不足以成為自己自暴自棄的理由。正是因為經歷過生活的不堪,才要改變生活的不堪,逼迫自己向前行。就像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該怎樣度過呢?……」是啊,誰都知道生命的可貴,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去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呢?

對於這個問題,法國作家加繆有這樣的見解:「如果有罪,不是因為你對生命感到絕望,而是因為你把希望寄托在來世,放棄今生無可取代的美好。」

人生之中本身就有無數得失,如果只看到自己失去的部分,卻無視未來值得去爭取的東西,那麼雖然你的生命還沒有完結,但是卻早已枯竭無力。人生無常,但是我們的思想可以與時俱進。

只要你肯向前邁出一步,就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改變。其實,我們更應該感謝「無常」,正因為有了人生的這些「無常」,我們才能夠活在當下,利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來決定和轉變,充實自己的生命。

=================================

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知道」。

需要我們,就和我進行溝通。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自己的無力感?
請一定要記住,世界從來就不是為你準備的

TAG:世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