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驅逐實體店老闆後,馬雲又抄了Logo設計師的後路

電商對線下零售行業的衝擊眾所周知,無數零售行業的老闆都被驅逐。到哪兒去了?原先堂堂正正的擁有實體店,功夫茶一泡,開門迎客,現在都「藏」到寫字樓、倉庫或者居民樓里去了。每天最忙的就是發送、接收快遞件。當然,也有不忙的……

近日,馬雲家的黑科技「魯班」正式上崗,預計雙11將有4億張Banner由它設計,約等於每秒做8000張海報。不僅如此,Logo、UI界面、活動專題頁面等都可以通過它的模板簡單操作完成,效果一點不比普通設計師做的差。——很明顯,一大批設計師將因為「魯班」而被迫下崗;剩下的設計師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晉陞、提薪、要求更高福利,最好這陣風刮過之後再和老闆、領導談,能保住眼前的飯碗就挺好了。

廣告行業被互聯網顛倒

廣告行業的公司種類繁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諮詢策劃公司;二是品牌創意公司;三是Logo設計公司;四是廣告執行、製作公司。

諮詢策劃公司「賣思想」。它們對行業、企業、市場研究的最深入,掌握大量調研數據,出具各種行業分析報告;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品牌戰略、以及企業的產品如何與市場無縫對接,賣的長遠。——「定位」就是這類公司打造的影響全世界的火紅「概念」。

品牌創意公司「賣創意」。它們最擅長創新「概念」,並以此指導創意,設計形象畫面,給企業和它們的品牌穿上可以在米蘭、巴黎、倫敦、紐約的各季時裝周T台上走秀的「名裝」。眾星捧月、業內仰望的「4A公司」居於塔尖。——這類公司最講究的倆字是「逼格」。因為要讓企業客戶震服,所以它們在辦公環境、出入場合、員工穿著打扮方面必須最「逼格」;臨到企業面前,直接讓TA們如同見到了大牌明星甚至省廳領導,惶恐之餘就把百萬、千萬金額的合作合同簽了。

Logo設計公司賣「設計」,主要出品就是Logo(標誌)和VI(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它們也出各類平面、3D設計,但是主要用於企業的產品促銷與宣傳,上不去「品牌」的層面。無論廣告語還是畫面、3D效果表現,都走「寫實」路線,缺少能令企業客戶和消費者「驚為天人」的「仙氣」。——主要還是創意的「idea」不夠。

廣告執行公司賣「資源」,主要包括媒體資源、公關資源、營銷資源、活動資源等。那些資源通常不是它們家的,屬於眾家媒體、經紀公司、代理商和連鎖零售商家、演藝公司以及名家個人所有。說白了,這類公司乾的是「中介」的活。

至於廣告製作公司,拍廣告片、宣傳片,開發課件、虛擬現實場景、Flash動畫、剪輯視頻,製作包裝、活動物料,印刷海報、畫冊等,嚴格的說,它們處於廣告行業的邊緣,依賴廣告公司下單、提供方向和內容,賺些「手工製作」或者「工業產品」的錢。

這四類公司結構了廣告行業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它們原本活得很滋潤很滋潤,是企業老闆、企業各級領導的「座上賓」,經常被企業千呼萬喚、打無數次電話、發無數條信息和電子郵件才「飄然現身」。自從「互聯網」興起之後,企業成了它們的「衣食父母」,得無比巴結、伺候。現在,整個兒顛倒,它們千呼萬喚、打無數次電話、發無數條QQ和微信,企業連「現身」都不現了。

「互聯網」顛倒廣告行業的「四大招」

「互聯網」主要用了「四大招」顛倒了廣告公司和企業客戶的「姿態」:一是鏟根基;二是抽板凳;三是搭橋樑;四是挖牆腳。

「鏟根基」主要鏟的是諮詢策劃公司的根基。這類公司服務企業,靠的是多年積累的關於行業、企業、市場、消費者興衰更替的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關於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和判斷、企業戰略、品牌定位、市場發展、消費者喜好和消費習慣的研究及經驗。

現在最豐富、最詳實、最細分的這些數據都去哪兒了?在BAT手裡,在各大互聯網巨頭和信息科技公司手裡。企業現在尋求諮詢策劃服務,不如直接找互聯網巨頭。諮詢策劃公司只剩了「研究方法、若干分析模型和判斷經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捂臉!

「抽板凳」主要抽的是品牌創意公司的板凳。互聯網的興起,使得消費者獲得企業、品牌及其產品的信息非常方便,對它們的明辨一日千里、半針見血。品牌創意公司原本最擅長營造夢幻、高大上、超現實的形象及氛圍,靠文案、視覺的「創新形式」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力,缺少腳踏實地的產品、渠道、服務等「內容支撐」,是它們力所不能及的弱項。

現在好了,消費者越來越不吃這一套,「創新形式」包裝得再美輪美奐,企業「內容支撐」的硬實力跟不上,消費者不買單,品牌創意公司的「逼格」猛地落下地來。這就好比板凳被抽走,它們站地上和企業、消費者面面相覷,才發現自己的身高比TA們還矮了一截。「逼格」提不上去了。

「搭橋樑」搭的是企業和廣告行業設計創作者之間的橋樑,企業和媒體、公關、營銷、活動資源的橋樑,斷的主要是Logo設計公司和廣告執行公司的命脈。

本來企業尋求Logo設計服務只能通過這類廣告公司,一套VI普遍花費幾十萬、上百萬人民幣,一張海報、一本畫冊怎麼也得花費幾萬、十幾萬人民幣,一份門店3D設計效果每平方米五、六萬人民幣很正常。

如今得力於互聯網人際溝通、穿針引線的便利,企業需求與設計創作者之間很容易實現即刻無縫對接,無數設計創作者出走Logo設計公司,成立工作室或者個人接單,錢多錢少不重要,只要給錢能貼補些家用、接濟些財務自由就做。有的一套VI只要三兩千,一張海報報價幾百,幾十元人民幣的都有;3D效果不要錢了,製作公司免費提供!這讓Logo設計公司還怎麼向企業報價?它們還怎麼懷揣著希望和夢想,奔著明天、未來活下去?

廣告執行公司當然也好不過了。乾的是「中介」的活,收的是「中介費」,現在「互聯網」成了最大的「中介」,長在衛星上的「天眼」目光所及之處,地面上大大小小的「中介」頓時萎縮,都快消弭於無形了。

「挖牆腳」挖的是所有類型廣告公司的牆腳,主要挖的是它們的優秀人才。互聯網公司不是有「數據」嗎,那是能下鍋的「米」啊,諮詢策劃公司的諮詢、策劃精英都去了。互聯網公司不是有電商平台和粉絲流量嗎,那是企業的「生命線」啊,既然這樣,品牌創意、Logo設計的活它們幹了,創意、設計精英都去了。互聯網公司還是「天眼中介」啊,瞬間對接無數媒體、公關、營銷、活動資源,好吧,廣告執行公司的精英都去了……

所以說,現在最強大的廣告公司不是國際4A、本土4A,而是BAT和其它各領域的互聯網巨頭,它們把傳統廣告公司的活都幹了,各個每年在這方面的營業額高達百億人民幣以上。原本這些錢是養活數十萬大大小小的廣告公司,讓它們過得很滋潤很滋潤的。

受衝擊較小的是一向行走在廣告行業邊緣的廣告製作公司。它們從來生產實體產品,乾的是「實事」。不管是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想製作啥東西,都得找它們。難過些的,只是行業內價格更透明了,利潤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Logo設計師被互聯網風暴颳得飄來飄去

Logo設計師可以說是廣告行業中活得最悲催的一個群體。這樣說是有強大理由的:一來設計師在廣告公司屬於執行人員,不光領導管著,客戶人員、策劃人員、文案創意人員都能支使他們幹活。二來廣告公司設計的活最多,加班加點、通宵熬夜最尋常的就是設計師。三是客戶對設計出品最吹毛求疵,大一點、小一點,左一點、右一點,濃一點、淡一點……推翻重做!但凡有點血性、脾氣的人干設計活不長久。四是做設計須長時間伏案工作、緊盯著電腦,工作多年的必然頸椎犯病,折磨的人死去活來……

「互聯網」做「平台中介」,威客、豬八戒、項目易等提供了客戶懸賞、設計師出作品爭賞金的眾包模式交易平台;「互聯網」做「個人中介」,為企業和設計師穿針引線、鋪路搭橋,這讓Logo設計公司活不下去,但是對出走公司開工作室或者接私單的設計師來說卻是天大的機會。很多設計師因此賺足了咖啡錢、泡吧錢、奶粉錢、汽油錢、按揭錢,甚至風風光光地開起了公司。

另一方面,設計出品的市場價斷崖式下跌,Logo設計公司利潤攤薄甚至關門大吉,依舊老實打工的設計師們面臨的崗位競爭、工作壓力、職業前景都慘烈了。——總體上說,「互聯網」的中介作用對設計師們有利有弊。

緊接著,設計師的春天來了,陽光一天比一天明媚、燦爛。因為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各種類型的互聯網公司本身就急需設計支持:網頁、網店、Banner、活動專題頁面、UI界面、二維碼,哪一樣離了設計師都邁不動步。形勢喜人、行情看漲,普普通通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設計師,在一線城市就能要求月薪上萬,時間更長的當然可以想著明天看車、下周末旅遊,明年看房了。——總體上說,「互聯網」讓設計師過上好日子了。

好日子不長,還沒三兩年時間,馬雲家的「魯班」搶設計師飯碗來了。而且一出手光雙11將有4億張Banner由它設計,約等於每秒做8000張海報。——這得搶了多少設計的活,讓多少設計師下崗啊?處在「互聯網風暴」中的設計師們,又被從河東刮到河西了。

Logo設計師與廣告行業何去何從?

迎面「互聯網風暴」的轉向,Logo設計師最好的出路,可以考慮兩個選擇:一是看清行業發展的前景,尋求長遠靠得住、發展勢頭向上的好公司、好平台。二是下工夫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和整體素養。

人總不能被技術和智能打敗,只能迎難而上,掌握新技術、新智能為己所用,或者干它們幹不了的活,設計出更具「人性」的作品。如果能夠旁修博練,掌握些文案、創意、策劃方面的技能,指導自己的設計,更全面地為公司創造價值、服務客戶當然更好。

至於廣告行業,吾自個兒還混沌著,沒看清楚。即使看清些了,也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再說了,誰有資格敢對行業走向說三道四呢!

2017/11/9


推薦閱讀:

TAG:馬雲人物 | 設計師 | 廣告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