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玄幻小說爆紅國外:神秘的東方文化與奇幻的西方想像-轉載

中國玄幻小說爆紅國外:神秘的東方文化與奇幻的西方想像

2017-11-07 19:11華人/人物/外國人

時代變了。過去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如今老外也惦記起中國的圓月亮了。

近年來,在國內被認為是「非主流文化」 「青年亞文化」「小白文」的中國網路玄幻小說,就因其在海外受到大量讀者的追捧而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熱點。

一入網文深似海,老外們像發現了新世界一樣追捧著中國網路小說。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讀了半年中國網路小說後,成功地戒掉了毒癮。

美國小伙,讀中國網路小說後,戒掉毒癮

△美國人RWX(取名自金庸小說人物:任我行)創辦的網站Wuxiaworld ,近幾個月流量飛漲,甚至超越了除起點之外中文的小說網站

△老外讀者對於中國網路玄幻小說讚不絕口

2014年,卡扎德失戀了,他心情苦悶,不願出外見人,整日窩在家裡,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段時間後,他的胸口開始劇痛。去醫院做了幾次掃描,結果都是「沒有異常」,卡扎德卻不放心,總覺得死亡的陰影籠罩著自己。

卡扎德喜歡讀漫畫。有天他正在網上讀漫畫,網站聊天室的對話框忽然不停地閃起來。卡扎德並不經常參與聊天,但這回的討論似乎異常熱烈。卡扎德終於耐不住性子進群圍觀,漫友們一窩蜂激動地勸他:「讀過CD沒?」「你一定得讀CD!」卡扎德一臉懵圈:「CD是什麼鬼?」

「CD」是中國玄幻小說《盤龍》(Coiling Dragon)的英文縮寫,2014年,《盤龍》被美國網友「任我行」自發翻譯成英文,在網上連載,令許多英語讀者大開眼界。

「我們西方文化有哈利·波特和各種優質小說,我長這麼大,什麼樣的小說沒讀過?」自詡閱歷豐富,卡扎德隨意點開小說鏈接,結果「徹底陷進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連讀了五六部(《盤龍》共二十一部),相當於中文一百多萬字。

2015年初,正是中國網路小說在英語世界翻譯熱潮的開端,許多大部頭小說的翻譯才剛剛開始。一部小說譯者,每天甚至每周才能更新幾千字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卡扎德的胃口。卡扎德很快找到辦法:他多方尋覓,找到了三個翻譯網站,同時追更15部中國網路小說,就像「美國大媽追肥皂劇」。

半年後,因為沉迷中國網路小說,卡扎德徹底戒掉了可卡因。「過去我回家後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後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它們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但至少不會傷害身體。」卡扎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美國小伙凱文·卡扎德靠讀中國網路小說成功戒掉了毒癮

像卡扎德這樣「滿腦子想著中國小說的」的國外讀者越來越多。這些讀者來自亞非歐美的18個不同國家,大部分是大學生,此外,多是軟體開發等理工科職業的從業者。

玄幻小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才是最好的輸出

「玄幻小說」是類型小說的一種,該詞一般認為是由香港作家黃易提出的,指涉的是建立在玄想基礎上的幻想小說,仙俠、玄幻和修真類的小說都歸為此類。所謂玄學因子,即是著重道家思想、易經術數、民間傳說、超自然狀態與神祕學等面向的解讀、描寫與探索。

中國網路玄幻小說傳播至國外都是通過境外網站,如Wuxiaworld ( 武俠世界) 、Gravity Tales、Novel Translations、Spcnet 等翻譯中國網路小說的熱門網站。這些網站的點擊量很高,擁有較為固定的讀者群體;被翻譯的網路小說類型多以仙俠、玄幻為主,如《我欲封天》《星辰變》《盤龍》《逆天邪神》等,熱度和點擊量也較高。

以「武俠世界」網站為例,其網站流量在全球排名981,在美國排名720,每天訪客量32 萬以上,日均點擊量約520 萬左右,讀者群體約1 /4 分布在美國,其次是菲律賓、印尼、加拿大、英國等國,這些國家已經擁有了相當數量的中國玄幻小說的「迷」群,甚而達到了一些主流文化在對外傳播中難以匹及的傳播效果。

玄幻小說的文化本性:「第三空間」的文化雜糅

「雜糅」(或「混雜」) (hybridity) 一詞最早指生物或物種意義上的混雜,後被借用到種族和殖民文化研究。「根據克勞狄·奧赫恩的定義,雜糅是指『雙方或多方相互混合生成第三方的過程』,這個第三方的『起源難以確定,與生成它的各方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薩義德認為,「所有的文化都包含在彼此之中,沒有一種文化是單一的、純凈的; 所有的文化都是雜交的、異質的」。

霍米·巴巴在這一基礎上將文化雜糅(CulturalHybridity) 理論進行了進一步推進,把西方與非西方的關係放進一種關聯和互動之中進行理解,強調了在文化互動中建構起來的理論本有的雜糅。在文化互動中的交往敘述成為了一個相互涉入和相互糾纏的後現代邏輯。

霍米·巴巴的理論為理解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雜糅提供了清晰的路徑。雜糅的主要特點是矛盾狀態(ambivalence) ,規避了本質主義和二元對立的思維窠臼。這種矛盾狀態同樣也隱含在文化闡釋本身當中,因為在兩個系統的關係中意義的生產需要一個「第三空間」,這個空間是罅隙的、混雜的、居間的,「不是想像中的兩種對立文化之外的第三者,或者調停兩種不同文化的中和客觀性,他所強調的是殖民者/被殖民者相互滲透的狀態」,這種「處於文化隙縫中的干擾空間恰恰可以創造新的事物」。

相對於略微單調的中國網路言情小說,中國網路玄幻小說就是這種新的事物,它的文化本性不是單純的中國文化的顯現,而是這種既是東方又是西方、既非東方又非西方的「文化雜糅」。這類小說的特點是將中國古代的神話民間傳說與西方的魔法、科幻、探險中的「異界空間」、遊戲中的角色扮演融匯於一體。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雖是在中國文化語境下創作的玄幻小說,實則融合了西方思想,接受了西方奇幻文學的滋養,又在編碼、傳播與解碼的過程中,生成跨文化的新身份。中國網路玄幻小說的文本無疑具有這種雜糅的文化本性。

伊安·昂認為,「全球與本土不應該被想像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相互分離和對抗的現實,而是複雜地連接、相互地構成的。」玄幻小說的傳播和熱捧,正是驗證不同文化間辯證重組的過程。

佩里·安德森認為我們當下所在的時代趨勢,是對「交叉、雜交和混雜」的讚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文化混合的可能性,多元文化共同發展成為必然趨勢。民族文化並不是純一的,而是在「全球」與「地域」的雙向互動中不斷生成。因為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碰撞、衝突、融合,給予新的文本和話語持續產生的動力。

神秘的東方文化與奇幻的西方想像

(一) 異域風物: 神秘的中國文化印記

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釋、道思想的影響,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給予玄幻小說創作源源不斷的母題。依託於道家文化和佛家思想的玄幻小說演繹著千奇百怪的故事,一般常會出現血統、家族政治、修真、煉體等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外國讀者極具吸引力。西方對東方的觀看,是將東方文化與民眾當作「異域風物」來對待的,東方擁有西方世界所缺少的東西———靈性、異國情調的浪漫化。

玄幻小說中超長的時間跨度、神奇的修道修仙、神秘的玄怪誌異及仗義的俠客思想無不體現了中國特有的文化印記。有著歷史文化為支撐的玄幻小說,在創作之初便具備了先天的優勢。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也給予了小說超長時間跨度敘事的可能性,「我讀的主要是仙俠小說……最大的特徵是故事的時間跨度。我最愛的英文小說《邪惡》(Ondskan) 講的是一所學校幾年裡發生的故事,而我讀過的許多中國小說動不動就橫跨幾十年甚至上千年。」這樣的歷史跨度能融入更大體量的故事和異域文化的展現。

網路玄幻小說中的修真修仙過程也多受海外讀者的追捧,這類故事大都衍生自傳統道教文化,修真之人將得道成仙作為人生追求,故事內容聚焦於修真經歷及武功提升等,內功修鍊到一定程度後,修鍊者的體質會發生巨變,活數百歲,亦可御劍飛行、人劍合一,成功者不斷晉陞,壽命無限延長,甚至如《星辰變》中的人物最後以修行之力開闢出新的宇宙。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玄怪誌異與唐宋明清的筆記小說亦為玄幻小說的寫作貢獻靈感。長留山、瑤池(出自《山海經》) 、四海(出自《爾雅》) 、八荒(出自《說苑》) 、九仙(出自《雲笈七籤》) 等小說中反覆出現的概念很多都來自於中國的傳統典籍中。網路小說《誅仙》中大量借鑒了《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如主角張小凡下山歷練的「空桑山」,即出自《山海經》第四卷《東山經》, 「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泯澤。」

此外,在玄幻小說的寫作中,武俠小說和俠客思想對其內容和敘事有著本質和深刻的影響。武俠小說的繁榮期出現在民國年間,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國港台地區達到頂峰,出現了還珠樓主、金庸、梁羽生、古龍等武俠大家。這類武俠小說的積澱,成為區分中國玄幻小說與西方奇幻文學的重要特質,有學者將仙俠修真小說看作是武俠小說發展至今的一個流派,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被認為是文學上的鼻祖。瑏瑣對武俠小說的熱愛和對俠客思想的鐘情也是早期促使一些「迷」粉們主動將玄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的動力所在。

玄幻小說中這些來自古代中國的神秘文化元素,異於西方文化,異於都市風情,對海外讀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 熟悉的他者: 奇幻的西方想像

中國網路玄幻小說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受到熱捧,恰是因為文本中對東方元素「加以簡化、提煉並使差異本質化和固態化」,完成了西方對現實中國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和想像。小說中所表述的「中國玄幻」,認同並融合諸多西方思想和價值觀,構成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他者」空間。在全球化的秩序中,文化的雜糅使得我們無法擺脫西方思想的影響。本土話語在秩序的規訓下,通過模擬( mimicry) 認同於強勢話語的成規( stereotype) 。在文學的創作與傳播領域,中國玄幻文本可以被看作是雜糅了東方本土元素和西方文化生成的新的類型小說。

中國網路玄幻小說的發展脫離不了西方現代奇幻文學的影響。西方的奇幻文學以神話、宗教與古老傳說為源頭,到20 世紀經過一定的科學化改造,以多種類型化的形式(如小說、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 重新出現,如羅琳的《哈利波特》、托爾金《指環王》以及塞奇·布魯梭羅的系列小說,「通過極端誇張和虛實交錯的藝術筆觸寫人事、編織情節,以圖描繪和反應錯綜複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現象。」上個世紀90 年代的西方現代奇幻文學藉由立體化的現代傳媒席捲全球並進入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玄幻小說的發展與繁榮。

全球化潮流與文化工業將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普遍化、標準化。孫紹誼曾提齣電影中存在「無地域空間」的概念,這類空間是無名的,具有去地域性、普世性和突出的「可移植性」,既可某種程度上隱喻和指說原空間,又能夠消弭與原空間的具體指涉,在異地建構其混雜的全球性的文化空間。與商業電影的這一模式相似,玄幻小說中同樣存在一套標準化的寫作模式,各種相似的表徵實踐和形象在不同的文本和語境中被重複,如「逆襲」「造神」「升級」「修鍊」等多種模式。

「逆襲」與「造神」作為文本中的標準化模式,共通的人物設定和內容敘事得到國內外讀者呼應。在這些講述男主角由弱變強、最後拯救四方的故事中,人物性格普遍具有意志力強大、聰明、謙遜等特點,應和了現實中普通人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實現自我成長的鏡像和心理狀態。

如一位讀者留言「因為它有充滿雄心壯志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目標的角色,在這方面上仙俠比其他種類的作品都要強。」文中主角往往是從一個毫無根基的普通人,經歷各種修鍊不斷逆襲,達到設定時空中的至臻境界。

此外,小說的「升級的模式」結合西方的魔法傳說、遊戲設定和東方元素,擁有新穎的構思與多層次的系統設定。多重級別的修鍊設定使得文本充滿不間歇的挑戰,多樣的武器及精妙多樣的武功套路描寫,不斷刺激讀者的感官。

玄幻小說中的修真仙俠類型是中國網路小說的特產,也是武俠小說的新發展。文本既融合武俠江湖、義薄雲天的特色,又兼具神魔小說的奇幻,從而成為「修真」模式的升級遊戲。這類小說是在武俠小說「俠」的基礎上,融合神魔類小說中「仙」的神力、騎士的堅貞和惡魔的邪惡,將主角一步步打造為世界的強者。

這類小說作品的基本模式,即「世俗界的生活—下決心修行—進入修真界—各種奇遇和打鬥—實力提升—成就大道」。如《星辰變》從主角秦羽遭冷遇展開故事,以「苦修+ 打鬥+ 奇遇」的成長模式得道,成就世界最高的實力,即文中鴻蒙宇宙的掌控者。

所以網路玄幻小說本質上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文化經典,是吸收這其中被實踐反覆認證的流行文化,如西方的奇幻、遊戲、逆襲等流行元素,融合作為「異域風物」的東方文化,有意或無意生產出適合全球傳播的「再文化化」文本,是文化雜糅的產物,這恰恰也是能同時吸引中外讀者、成功進行跨文化傳播的內容優勢、文本優勢。

有效的跨文化傳播:雙文化能力的譯者和積極的受眾

網路玄幻小說的文化雜糅性決定了其非中非西、又亦中亦西,既傳統又現代、既古樸又時尚,既滿足了對東方神秘文化的渴求,又彰顯了西方奇幻的魅力,這樣的文化特性就決定了玄幻小說在跨文化傳播的內容上已佔盡優勢。然而,幾乎所有的跨文化傳播還要跨越語言的障礙、跨越文化理解的障礙,最終才能實現有效傳播。

(一) 雙文化能力的譯者

維特根斯坦說,我的語言的邊界就是我的世界的邊界。如果想突破這個邊界,除了個人儘可能地習得多種語言之外,我們多數情況還需要藉助「造橋者」———翻譯人員。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其文化意識往往會影響跨文化傳播,譯者在具備優異的「雙語能力」的同時,也應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和精通兩種文化的「雙文化能力」。

中國網路玄幻小說的翻譯主體基本上是一批對中國文化(尤其是武俠文化) 感興趣、崇拜金庸和古龍的英文母語人士,他們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讓西方的讀者看到。這些翻譯者大多比較年輕,來自北美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大概有幾百人,現在比較穩定的翻譯者差不多接近百人。

這個群體既有外籍華裔也有非華裔的外籍人士,外籍華裔本身跨騎兩種文化,對中國文化熟悉又精通英語,本身具備了一定的雙文化能力; 非華裔的外籍人士則多是出於對中國武俠文化的濃厚熱愛,如《我欲封天》的譯者Deathblade,他是出生和成長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白人,自從看了功夫影片《卧虎藏龍》後引發了興趣,繼而讀了金庸的《天龍八部》,開始對中國文化尤其是武俠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後來定居中國並利用業餘時間大量翻譯玄幻小說。

縱然具備雙文化能力的譯者兼具中西文化背景、熟稔漢英雙語,但不同的文化語境使得玄幻小說在翻譯的過程受到極多的挑戰,充滿東方想像力的內容要求翻譯者在符合英文語法規則的同時,儘可能還原中文語義的細節含義。如「武俠世界」網站設有專欄對小說中出現的中文特有概念如術語、理論、武器、關係、測量關係等加以解釋,而且對於這些概念的翻譯多採用中文拼音

如Dao (道dào) 、Qi (氣qì)及對「氣」的解釋(氣: Qi,the vital energy whichexists in all things. The cultivation of Qi is a major themein Wuxia,Xianxia & Xuanhuan novels; 天地之氣:Spiritual Energy of Heaven and Earth,the natural energyof the world.) 。還有對中國成語、習語的翻譯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原有之意,很多外國網友留言感慨精彩、到位的翻譯有助於他們了解更多中國文化,甚而網友自願眾籌請譯者持續不斷地翻譯更新。

(二) 積極的受眾

對玄幻小說的讀者來說,跨越文化語境完全領會作品內容的過程困難重重,結合自身經驗理解文本是最為普遍的選擇。在這一過程中,誤讀,或者說是無意識的重譯的力量,都會存在。即便世界各地的人們同時閱讀同一文本,他們也不可能以同一方式去「解讀」或者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內容。「難懂」,是大多國外讀者對中國玄幻小說的第一印象,常有人困惑於複雜的人物關係、專用術語或是中國文化思維。然而隨著網路小說的風靡,大量的文本閱讀和互動探討,使得這種文化間的誤讀與重譯正在不斷減少。

中國社會中的「人情」「面子」是跨文化傳播中常被誤讀的文化,這一點也正在被更多讀者所接受,因為通過大量閱讀中國網路小說,可以認識到東方語境下的「面子」與自尊、群體認同緊密勾連。讀者在討論「如何在修仙世界裡面活下來」時戲謔,「一定要給別人面子」。隨著受眾人數的增加,翻譯網站和論壇上對術語、人物關係等文本內容的疑問與探討也更為活躍。受眾從最初的疑惑和誤讀轉向更為主動地學習與交流,在對「道」的解釋中,有國外讀者認為「『道』的定義在本文中還不清楚,所以我會嘗試進一步解釋它。簡言之,『道』就是規則。就像在《莽荒紀》,紀寧學習劍之『道』,這是劍的規則。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道法自然』。」習語、俗語的理解需要基於話語背後的歷史與社會,因閱讀中國網路小說,許多讀者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學習中文的意願和興趣高漲,通過購買網路課程、留學項目等方式學習中文,「不用再等翻譯,而可以直接去起點中文網讀小說」。此外,網路社交環境下,討論從文學翻譯網站向社交、視頻等平台擴散,讀者的優質評價和自發性推薦也帶動著更大規模的互動和傳播。

神秘的東方力量:有效的才是最好的文化輸出

(一) 反思: 網路玄幻小說的意義所在

作為全球化語境下文化雜糅的產物,兼具神秘東方和奇幻西方色彩的中國網路玄幻小說雖然在國內和國外都有大批忠實的擁躉者,但在主流文化學者眼中這類小說基本是無法入流,也幾乎沒有任何價值。他們認為這無非是求助於碎片化的古代文獻之下的「裝神弄鬼和價值混亂」; 是複合了中國武俠小說的魂、西方魔法小說的皮肉和成長小說的骨架,是消費式寫作和消費式閱讀。這種「為了暢銷而寫的作品卻無一能成為文學經典,為了滿足西方權力中心的文化想像而獵奇逐異,也很難使文學真正走向世界」。

這樣的觀點和評論是中肯的,也是有道理的。但主流文化圈不能完全忽視這類小說在海外的熱捧現象,不能忽視國外讀者因閱讀而引發的對中文、對中國神話傳說的興趣和熱愛。如果說中國經典文獻典籍屬於廟堂之高,那麼這類小說就屬於江湖之遠; 有屬於國外東亞系和漢學家研究的高雅之作,也有屬於普羅大眾追捧的通俗讀物。兩者並行不悖,各發揮其作用。

網路玄幻小說本身就不是純粹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言,也不是單純西方奇幻思想的延續,而是在全球化語境下二者的雜糅。玄幻小說中包含著古老的文化、特有的武器、歷史的滋養,但同樣也受英雄主義和遊戲升級概念的影響,這種含混狀態已不再刻意保持文化的神秘與純正。如果仍簡單地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樣的對外傳播理念,或者認為唯有經典文學才可以走出國門,這樣的思路也是狹隘的。

作為中國網路玄幻小說譯介的早期推手,賴靜平認為這些網路文學對西方讀者的吸引力遠高於中國經典作品,「像《西遊記》和《紅樓夢》,只有研究東亞文化的博士生才會閱讀」。從傳播效果來看,網路玄幻小說至少推動了許多外國讀者對儒釋道的興趣,對中國神話傳說的興趣甚至也激發了外國讀者學習漢語的動力,這是政府層面力推的很多文化項目所難以匹及的效果; 從深層而言,在網路文學「架空世界」「修真得道」等形形色色的宏大設定中,我們可以窺視到文字背後所呈現出的社會文化困境,從而洞悉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心理缺失和社會需求,而這樣的需求也是跨國界的,網路文學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社會轉型期發揮著緩解群體社會焦慮、療愈民眾無助內心、珍藏傳統文化精華的功效。

所以,以玄幻小說為代表的中國網路文學雖然無以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無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佳代言,但不可否認這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積極的、有意義的補充,也是成本最低、傳播最廣的一種有效途徑。

(二) 展望: 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方式的多元策略

作為全球化語境下文化雜糅的產物,兼具神秘東方和奇幻西方色彩的中國網路玄幻小說被具備雙文化能力的翻譯者推介到了海外,使得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化有了一種獨特的認同。網路小說在海外廣受歡迎,許多讀者痴迷於各種奇特的文化術語,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他們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的意願,甚而培養出一批專註於網路玄幻修真小說寫作的外國寫手。在不斷的互動實踐中,中國文化的傳播獲得歷久彌新的創造力,這種現象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也有一定的啟示。

1. 大眾文化載體與中國文化內涵相結合

中國文化本身是多維度、多樣化的,這也使得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需要多元渠道。運用宏大敘事和官方渠道對中國的政治理念和傳統文化內涵進行傳播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現代的故事、人性的故事和中外交織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鳴,消除誤解,傳遞真實的中國形象」,檢視不同文化背景下生產出的文化作品,關注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的文藝作品往往都廣受讚譽。

文化的傳遞需要鮮活和有吸引力的載體,以高雅文化的定位推廣傳統文化,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諸如京劇、詩詞、書法等傳統文化在中國年輕群體中尚且頻頻遇冷,遠不及電影、電視、小說等大眾文化形式的普及度和喜愛度高。世界範圍內影響力非凡的美國電影、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等,都是以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載體與本國社會歷史內涵相結合。相較於「言情文」 「穿越文」 「總裁文」等網路小說類型來說,如同「新大陸」般的玄幻小說講述著國外不曾了解的中國特色文化,又雜糅西方精神和流行元素。對於不同文化體系下的受眾而言,這類文化產品既是有趣、日常、新鮮的,滿足獵奇和窺私的心理; 又是基於普世價值觀的內容和大眾文化的傳播模式,使他們擁有輕鬆舒適的閱讀觀看體驗。

2. 作品翻譯中異域特色與精準表達相結合

話語並非是中立的,其背後涵蓋著一整套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心理等各個層面的價值和意義。不同的文化語境使得玄幻小說在翻譯的過程中受到極多的挑戰,充滿東方想像力的的內容要求翻譯者在符合英文語法規則的同時,儘可能還原中文語義的細節含義。

如何做到翻譯的信達雅,將中文的豐富意涵用符合目標語言語境的方式精準地表達,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面對兩種文化間難以找到契合對應的內容,簡單採用字字直譯的方式,使得語言背後的意蘊和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消耗良多。比如中文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在英譯本里多譯為「Hǎi shuǐcháo,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ò。Fú yún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翻譯文藝作品的目的與原則是盡量使語言通俗易懂,並保持作品的風格和意涵。因此,建立一套標準化的翻譯話語體系,結合中國文化加以闡釋,才能在傳播作品的同時,展現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和歷史沉澱。

3. 優秀文化單品生產與成熟文化產業體系建設相結合

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認為,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過去更側重於主流官方口徑,如文學藝術獎、電影節、版權輸出等。此次的網路玄幻小說熱,將中國流行文化滲透進外國讀者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當前網路文學的產業鏈條仍待完善成熟,大多網路文學作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作品更新帶來的直接收入,如作品的更新頻率和長度直接影響其作品熱度和網友打賞,許多網路玄幻小說成為滿足現代需求的消費式創作和消費式閱讀的產物,篇幅長達數百萬字,日更數千字,語言鬆散拖沓,情節高度相似。此外,由於寫作的准入門檻低,文化水平不一的作者湧入小說市場撈金,有學者批評, 「仙俠、玄幻小說的受眾趨向年輕化,對於那些文化知識水平與素養並不高的青年甚至是少年來說,這些小說濫用文化歷史素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因而,建設完善的文化產業體系,依託成熟的文化生態而非單純依託高熱度的文化單品進行傳播成為當務之急。網路玄幻小說對外傳播中出現的自發翻譯、在線閱讀、粉絲社區等現象,意味著以作品為中心的文化產業鏈正在建立,影視改編、遊戲策劃、衍生產品等文學作品大IP ( 知識產權) 的開發,將帶動文化生態的對外輸出。全球化使得中國文化作品站上世界舞台,在面對他國成熟強勢的文化市場衝擊時,中國文化產業仍需政策傾斜和經濟補助,以鼓勵中國原創的、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創作,支持優秀文化人才的成長。

總之,中國網路玄幻小說的海外傳播,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傳播精粹的、傳統的「中國文化產品」向傳播大眾的、普世的「中國的國際化文化產品」傾斜的必要性。中國文化的傳播應基於共同的價值觀念,減少文化間衝突,將作品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緊緊構連,通過大眾文化載體與中國文化內涵的結合、作品翻譯中異域特色與精準表達的結合、優秀文化單品生產與成熟文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結合,進行打動人、有共鳴的中國文化對外傳播。

文章來源 | 邱凌 韓婕 《網路玄幻小說的文化雜糅及跨文化傳播解讀》

南方周末 《「願『道』與你同在 中國網路文學闖入英文世界」》


推薦閱讀:

江蘇一養豬場「地下藏毒萬噸」,這位大哥舉報後,政府重獎他30萬元 | 深度對話-轉載
10年前他比馬雲還牛,卻硬是把一手好牌打爛!
搜狐暢遊怎麼樣?聽說每年招人之後,試用期過了就刷掉一大批?
講政治的王小川:在張朝陽周鴻禕馬雲身邊遊走18年,熬到搜狗上市
搜狗是搜狐的優質資產嗎,為什麼?

TAG: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