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聲討日本捕鯨 但為什麼日本就是無法放棄鯨肉?
如今的東京新宿歌舞伎町,已經幾乎是因為風俗店的大量聚集而惡名遠出的繁華街。在街里一處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卻有一家很整潔舒適的吃鯨館子。這是家有著寬大吧台的割烹料理店,環境多少有些古舊,牆壁上貼了不少鯨的圖片。即使在日本,能像這裡一樣吃到鯨肉的地方也不算太多。
佐藤是這裡的常客,他看起來有60來歲,來自下關市,日本西端的下關港因作為捕鯨船的母港而出名。佐藤每次必點鯨刺身拼盤,鯨肉、鯨心、鯨舌、鯨皮,在他看來,這種不加任何烹飪的新鮮肉塊才能品嘗出食材的本來味道。鯨肉的口感柔軟,但感覺筋較多所以比較有嚼勁,具體說來有些像嫩牛肉。好吃,但並不讓人覺得出奇。
「我小時候並不知道牛肉和豬肉的味道,如果說吃肉指的就是吃鯨肉,如果說吃培根,那指的就是吃鯨培根。」 在佐藤看來,鯨作為一種介於牛與魚類中間的肉類並沒什麼特殊,烹飪方法也多數和其他肉類無異。
不過和佐藤的淡定自若相比,店裡的很多年輕食客還是在把鯨當作一種稀罕物來品嘗。日本人對鯨的接受度如何,或許要到魚市場去找找答案。
東京的築地市場,因其規模之大而在世界上有著響亮的知名度。不過,在上千家批發商中,也只有兩家鯨肉批發商。
大塊紅黑色的的肉被擺在案板上,這是小鬚鯨。國際捕鯨委員會、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等組織和條例都對捕鯨進行了多項限制,但並非是禁捕所有種類的鯨。小鬚鯨屬於被允許捕獲的品種,但長鬚鯨等珍稀品種就被列為了禁捕的品種。
2014年3月,聯合國海牙國際法庭做出判決,要求日本終止在南極海以科學調查名義進行的捕鯨活動。南極捕鯨受到限制之後,小鬚鯨的肉源減少了很多。但並不是越稀少價格就會越高,實際上,日本人對鯨的消費量是在常年持續減少的。
「鯨肉的銷路大多是餐廳,超市偶爾也可以買到,但生意並不是很好。」築地市場鯨肉批發商介紹說。
佐久間淳子是位自由記者,曾在綠色和平組織中任職,過去10年中她一直在調查日本捕鯨問題。根據英國BBC新聞曾報道過的佐久間淳子的統計數據,2015年日本的人均鯨消費量僅在30克左右。
如果捕鯨是日本的一項傳統文化的話,為何現在吃鯨的人會這麼少?
千葉縣南房總市,是日本關東地區唯一沿岸捕鯨的城市。南房總市同日本其他沿海小城市一樣,有著漂亮的海灘,陽光和煦、從靜謐的海灘可以看到廣闊的太平洋。
在不遠處的小漁港里停著幾艘漁船,岸上有幾個男人正在修補漁網,其中就有鯨漁師庄司義則。儘管日本房總半島有400年的捕鯨歷史,現在從事捕鯨活動的僅有「外房捕鯨」一家公司,庄司義則就是這裡的社長。
庄司義則很高,有日本男人中少見的大塊頭,說話的語調平緩但態度堅決。他堅持認為「討論捕鯨的成破利害並加以優化是一件好事,但並不代表就可以一刀切地禁止捕鯨」。他現在每年大約要捕14頭鯨,其中多為拜氏鯨。
在庄司義則的加工廠中,鯨肉可以被製成鯨肉乾、鯨肉漢堡餅、以及類似牛排的鯨排。「九州的人們喜歡吃鯨,」庄司義則這樣介紹說。其實很多生活在日本南部各地的人也好這一口兒。
庄司義則指了指旁邊正在切割的肉塊說:「這個將被用醬油和酒腌制,然後製成鯨肉乾。」巨大塊的暗紅鯨肉在被切割的過程中流出紅色的血水,沿著操作工人的PVC工作服流到地上,場面有些驚悚。
每年夏天,當地政府會短期開放鯨的捕撈,庄司義則會將這段時間捕獲的鯨保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供應。在加工廠內部的冷庫里,有一箱一箱的鯨肉。
其中,像火柴盒一樣大小的標準肉塊,是在南極海域科考捕鯨的日本鯨類研究所帶回來的小鬚鯨肉。庄司義則從研究所中買回這些鯨肉,買鯨的錢將會被研究機構用作贊助金。「這些鯨肉,會被做成壽司,」他說道。
庄司義則認可捕鯨必須根據種類,那些瀕臨滅絕的鯨種是需要保護的。「比如說白長鬚鯨就不可以捕撈,但是像小鬚鯨這種數量豐富的鯨類,我們在日本沿海捕撈時為什麼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庄司進一步解釋說:「過去的400年里我們都在食用鯨肉,我不認為漁業和捕鯨有多大的不同。捕鯨和釣魚有什麼區別呢?」
儘管捕鯨的爭論在於是否會導致瀕危鯨種數量的下降,但日本漁民真正在意的是那些數量並不稀少,可以合理捕獲的鯨種的捕撈權。在他們眼中,一部分人類並不能賦予鯨這個物種特殊性。
庄司義則有時也會到當地的小學校里教授與鯨相關的知識,他也會邀請學生們參觀鯨解剖。庄司在授課的過程中並不會故意隱瞞國際上對日本捕鯨的聲討,也不會將其作為一件正確的事教給孩子。和各國的生物課堂一樣,這裡的教室中也掛著很多鯨的照片,其中還有用來說明鯨種類的圖表。但不同的是,在南房總市的孩子們看來,鯨是一種食物。
儘管在根據考古和古籍的記載,從日本的石器時代起就有一些地區的人們捕獲鯨食用的記錄。但因為受捕獲難度較大等原因影響,吃鯨在日本古代並沒有形成全民的日常飲食習慣。近代捕鯨的一個重要理由在於鯨脂可以提煉成鯨油,鯨油曾是重要的照明和工業用油脂,因此多數沿海發達國家都有捕鯨業和捕鯨傳統。19世紀末,以獲得鯨油為目的的捕鯨業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而衰落。所以日本捕鯨是出於文化,這一理由多少有些牽強。
日本最近一次的鯨消費高峰期是在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期。鯨被作為二戰後日本人和動物園的主要蛋白質供給源,截止到1970年代,日本動物園中食肉動物的主要飼料都是使用鯨肉。捕鯨在1964年達到高峰,全年約有24000頭鯨被捕殺。隨著後來日本的食材逐漸豐富,外國進口肉量增多,鯨肉的重要性不斷降低,所以在當下來看捕鯨也並不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在說到「到底為什麼日本要堅持捕鯨」這件事時,BBC新聞東京特派員Rupert Wingfield有自己的觀點。
Rupert Wingfield在一次日本政府高官的內部座談會中曾詢問過這個問題,高官的答案驚人地坦誠。在這位高官看來,「現在鯨肉的商業價值並不算很高,南極海的捕鯨行為既非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也讓國際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再過上十年(南極捕鯨)或許就會消失。」
「為什麼不現在就終止呢?」在場的其他記者追問。
高官回答說:「現在很難終止,主要出於重要的政治理由。」
政治理由,或許才是日本捕鯨不能明說的真正目的。日本人對於鯨肉的需求逐年下降,冷庫里尚有大量的鯨肉儲備,對於捕鯨的堅持並不在於他們要吃,文化的原因也居於其次。重要的是在於博弈,對於極其依賴漁業的日本來說,捕鯨是他們研究、觀察、控制海洋漁業的棋子,主張南極捕鯨權主要是出於政治訴求。堅持日本沿海的捕鯨也大致同理。
據9月27日「參考消息網」的一篇報道中顯示,日本在東北外海的年度捕鯨行動中捕殺了177頭鯨,其中包括43頭小鬚鯨和134頭鰮鯨,據日本水產廳稱捕獲鯨魚的數目是事前所規定,
這條消息再一次將日本捕鯨的話題推到人們眼前,冰島、挪威等捕鯨大國的捕鯨現狀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不過,走低的鯨肉消費量也算是日本民間對捕鯨事業態度的一個側面反饋。
在故事的開頭,那個吃著鯨肉長大的佐藤,在談起如果不能再吃到鯨肉是否會感到悲傷時,他的態度並不糾結。
「捕鯨不是必要的產業。吃過一次牛肉之後,就發現鯨也不是非吃不可了。」
推薦閱讀:
※別讓爸媽感覺孤獨 | 社會隔離和孤獨的健康風險
※追砸運鈔車被擊斃的男子被賠了180萬,賠的合理嗎?
※祝大家新春快樂
※「打破沉默者」為何能成為2017《時代》年度人物?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