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百心百匠》出品人孫冕:用「匠人」精神做視頻,不惜將房產抵押
「能夠有機緣做這件事情,我想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
言畢,早已是花甲之年的孫冕熱淚盈眶。
孫冕,曾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份彩印娛樂報紙、創辦三九廣告傳播公司並策劃製作了中國第一支名人廣告《三九胃泰·李默然篇》、創辦了有態度的雜誌《新周刊》。
57歲那年,他先後登上了查亞峰以及珠穆朗瑪峰,後者更是讓他創造了兩個世界唯一:全球雜誌創始人中唯一把自己雜誌旗幟舉上峰頂的、全球從北側登頂的年齡最大的華人。
而今,老爺子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百心百匠》出品人。
從紙媒到視頻,行者孫冕的「赤子之心」
10月12日,紀實文化類節目《百心百匠》在北京舉辦開播發布會。作為節目出品人,孫冕在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被譽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今天,我們卻很少去回頭看看,很多工匠藝人已經是最後一代的傳承者,傳統文化正在消亡的今天,我們這代人守土有責。」
發布會結束一周後,在國子監附近的茶社裡,跟組拍攝了一整天的孫冕難得停下來,伴著月色講起他走過的路以及正在攀岩的山。
1977年的廣州,20出頭的孫冕進入《南國戲劇》雜誌做編輯,開啟了他的傳媒生涯。1987年,他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份彩印娛樂報紙」《新舞台》,並出任副主編兼發行廣告經理。
1992年,熱衷挑戰的孫冕創辦了三九廣告傳播公司,拍攝了中國第一支名人廣告《三九胃泰·李默然篇》,電影明星李默然也因此成為了內地首個代言商品的明星。1996年8月,傳媒夢依舊在燃燒的孫冕,做出了有態度的雜誌《新周刊》。
年輕時的孫冕想都沒想過,步入中年後居然愛上了戶外運動。從2003年到2010年,七年時間,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從雲南哈巴雪山到四川四姑娘山大峰,從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到新疆慕士塔格峰,從西藏啟孜峰到印尼最高峰查亞峰,以及珠穆朗瑪峰。
傳統媒體一做就是40年,跨越數座山峰的孫冕,如今越發感知到肩上所負的重任。這一次,他將目光放置在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匠人身上。
「你知道磚雕嗎?知道夏布嗎?唐卡呢?」作為媒體人,這些事物對曾經的孫冕而言,只停留在「聽過」的階段,但它們的深度在哪裡、遠處在哪裡、現在怎麼樣、未來又將怎樣?身處傳統文化魅力漩渦中的孫冕,此刻愈加明了。
2016年8月,孫冕聯合陳凱歌、李亞鵬、王潮歌,共同發起了「百心百匠」。如今,這檔在中國100位匠人和100個名人明星中間搭建了一座橋樑的節目,終於要問世了。
《百心百匠》之於孫冕:「從事媒體以來,最大的收穫。」
「對我來說,能走到這一步,太幸福了。」對孫冕而言,《百心百匠》意義非凡。
2002年,孫冕行跡至香格里拉一個名為九龍的彝族村寨,那裡的工匠善漆器,但這一併未得到傳承的手藝卻斷了足足70年。為了恢復這一手藝,孫冕贊助8萬元,從大涼山請回一些老師傅進行一些修復工作。
一年後,重遊故地的孫冕萬萬沒想到,整個村子的人都在列隊歡迎他,視他如恩人。原來,正是因為他當初出於善意的小小舉動,整個村子的命運被改寫,不僅手藝得到傳承,村民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
「那個村寨里的事一直在撥動我的心。」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與價值,孫冕將他的赤子之心全然傾注進了《百心百匠》。
「本來是要抵押掉房產來做這件事。」孫冕坦言,在項目之初找不到投資,可腳步已然邁出,於是他想到抵押房產。
考慮到小兒子只有三歲,孫冕的夫人一開始極力反對,百轉千回後方才決定支持他,可將所有材料準備完畢的兩人卻被銀行告知,政策不允許。好在有好心人幫助,再加上製作團隊的東拼西湊,《百心百匠》才得以啟動。
「這麼多明星朋友給予支持,拿出他們寶貴的時間,探訪這麼多工匠,在暮年之際,讓我有更大的力量和動力去完成這件事,真的萬分感謝他們。」孫冕表示,諸位名人明星都是零片酬、自願參加這個節目,也正是他們的無言支持,使他每每想來便感慨萬千。
對於要時常跟組拍攝,沒有自己的生活時間,每天醒來便不知身處何地的孫冕而言,《百心百匠》是支撐他走下去的全部動力。
「我們是不是要回頭看看我們心靈的故鄉在哪兒,我們精神的傳統喪失在哪兒?」
回顧我們的民族,燦爛與偉大,隕落與悲哀,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澱了太多東西。在被譽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今天,走得太快的我們或許是該慢下來,想一想,我們的家園在哪裡。
作為一檔紀實文化類節目,《百心百匠》邀請了李亞鵬、李泉、孫楠、柯藍、李艾、許亞軍、吳曉波、馬艷麗、喻恩泰、王潮歌等名人精英探訪民間匠人,一對一向匠人拜師學習傳統技藝。
節目通過名人嘉賓與傳統匠人之間的互動,捕捉現代文明和歷史傳承相互碰撞的火花,用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揭示傳承匠心的意義與價值。
孫冕也好,名人明星也罷,這檔節目的主角無疑是中華傳統文化,以及那些匠人。
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
何謂匠人?何謂匠心?
恐高的孫冕用自己攀登珠穆朗瑪峰時的心境,如此解釋道:「前方大霧瀰漫,身後無路可退,邁出第一步後便要專註於腳下,一步一個腳印。就像匠人,一刀一釜一錘鍊,心無旁騖的走下去,這條路再漫長也有走上山頂的一天。」
採訪當天,正值磚雕一期的錄製,孫冕和老狼在磚雕師傅張彥的帶領下,一同學習磚雕技藝,探尋其背後文化的源遠流長。
張彥,北京磚雕工藝大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以及中國微型古建築創始人,他被北京市政府認定為「北京市磚雕項目唯一傳承人」,他的作品代表著最為純正的北京磚雕。當然,張彥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身份——「北京磚雕張」的第六代傳人。
三歲時,張彥透過門縫看父親在煤油燈下做磚雕。一塊普普通通的方磚,在他父親手中漸漸幻化成為各種形態,或飛龍或鳳凰,看完磚雕再看向燭光中的父親,「他就像看到了一個神明。」
作為「北京磚雕張」第六代傳人,張彥繼承了父輩們精湛的技藝,而他還在上學的女兒張金暉,不僅繼承衣缽,還參與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相關研究,帶動一千人的非遺青年隊投身於對傳統文化的研究。
「老一代手藝人只是專註於做自己手上的事,對外界不太關心,但是年輕一代一旦起來,他們的化學反應將是疊加的。年輕一代對非遺、對中國傳統手工匠的關注,會起到推動作用,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因此,孫冕在項目發起之初便把受眾定位為年輕群體。
對於傳統文化和匠人,大部分人是不太了解的,更別說年輕一代。人們花費太多數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人際圈裡,卻鮮少關注這些默默無聞,獨自盛開的文化。
它們成為民族不斷前進的文化齒輪,卻又被遺忘在歲月的牆角里,被時間的長河侵染上斑駁的銹跡,可饒是如此,它們依舊在運轉,不分晝夜。這力量背後凝聚了太多匠人的心血。
「只要把事情做好,總會有一件事讓人熱淚盈眶。」在孫冕看來,每個匠人都代表著一個行業,這一脈相傳的過程,包含了他們生活的酸甜苦辣,僅此一點便足夠動人。
「一刀一斧一錘鍛,穿越古今,匠心永不變。十指傳藝千百年,前世今生把手牽。」這是孫冕為《百心百匠》主題曲的作詞。正如歌詞所說,匠人的十個手指,構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碑,這個豐碑是靠他們十個手指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假若豐碑塌了怎麼辦?
談及至此,老爺子再次濕了眼眶,「如果可以,我願意一直做下去,一百、甚至更多。」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由綜藝《美女來了》改編的微電影《美女來了》怎麼樣?
※《一虎一席談》有什麼看點?
※對貴州衛視《非常完美》綜藝節目有什麼評價?
※《中華好詩詞》第五季裡面的選手白娟為什麼被評價為成語女神?
※《奔跑吧兄弟2》「撿漏大王」王祖藍要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