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社恐加喪貨,死在了高爾夫球場上

1.

我很粗略的把全人類按照性格分成三種:

內向原教旨主義者:生而內向,完全不在乎周圍的人怎麼想,自己玩自己的。不因為自己是內向而感到抱歉和負疚,不會努力的裝作自己很外向social的樣子。

外向狗: like literally 像狗一樣外向。

內向修正主義者:生而內向,但是會在乎周圍的人怎麼想,自己玩自己的(但是會小心的向著四周張望)。因為自己是內向而感到抱歉和負疚,會努力的裝作自己很外向social的樣子。

普遍來說,內向修正主義者活的很彆扭,有些內向修正主義會不由自主為了迎合周邊的人做出一些很傻逼的事情。

我,是一個典型的內向修正主義者。

2.

兩周前。

經理:Jason, 下下周高爾夫團建,你要不要加入?

我(卧槽這尼瑪太中年了我周日在家宅著看書看電影不要太舒服我為什麼要去你們一群中老年人自己玩吧!):Sure, absolutely, count me in.

一周前。

經理:Jason, 下周高爾夫團建,Just want to cofirm if you still want to come

我(卧槽還好你和我confirm給了我反悔的機會我周日在家宅著看書看電影不要太舒服你們一群中老年人自己玩吧!)Yup for sure see you in Sunday.

3.

公司在高爾夫群郵件中用小字寫了dress code

我讀東西是不看小字的。

於是,今天早上在高爾夫場人集合的時候,老闆們是這個風格:

我是這個風格:

老闆看到我的時候很禮貌(但是也很努力的)只看我的臉。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打了一個嗝。

「sorry Boss, too much pepsi」

3.

客觀公允的評價,高爾夫是一種很有儀式感的裝逼。

本質上就是一群體能下降不能在籃球場上鬥牛的中老年人為了彰顯自己still got it而發明的一種由【揮動胳膊擊打小白球】+【優雅的扯犢子】+【坐電瓶車】的所謂運動。

由於高爾夫對場地幾乎變態的要求和相對昂貴的訓練成本,這項運動的門檻就是【有錢】+【有閑】+【胳膊還在】,當然重點是前兩項。

我是喪貨。我沒錢沒閑,胳膊主要用來干一些羞羞的事情。我踏上高爾夫球場的第一刻起就開始焦躁的流汗,聽說這是階級差異在無產者面前毫無掩飾的鋪陳開來時,對其施加的一種幻滅感。

不過電瓶車坐著挺有趣,坐在上面翻山越嶺的時候,我想起了我那十八線小縣城老家。

娘啊,您的電瓶車的電瓶還好嗎?兒子這時候好想親手為您換一塊電瓶。兒子現在要去跪舔老闆了,娘可以遠遠的守護為兒嗎?

4.

老闆打球,是不撿球的,即使打飛了也不會。就好像老闆去喝酒,是不會回收酒瓶賣錢的。

我打球,要麼掀開一塊土,要麼把球打飛到天涯。掀開土的話我一般會尷尬的笑笑,擦擦汗,用腳把崩裂的草皮踩回去,如一名樸實的中國農民。打飛的話,我一般會飛跑去撿球,因為兜里一共也就二十個左右,打飛了就沒了。A decent man can never walk in this world without his balls in his sack.

我穿越灌木,池塘,樹林子,山丘的那一邊,找到我的球,然後大吼一聲,i found it ! 然後興奮的飛跑回來。

這種事情做多了,覺得哪裡有點怪。

我打了十八個洞,我每個course會撿五次球左右,來回算兩百米的話,我撿了90次球,跑了一萬八千米。

老闆笑眯眯的看著我,欲言又止。

我愣愣的看著他,突然一個畫面從我腦漿的海平面上升起:

我打了寒戰,帶出了個嗝。" sorry Boss, too much pepsi"

5.

喪貨,是跑不了一萬八千米的,至少不能做到跑完一萬八還能保持健全穩定的心智。

在高爾夫球場呆了六個小時之後,老闆有點小疲勞,喝著budweiser和啤酒小妹聊著天。

我已經累到開始亂說話。

我平日是一個安靜的人。主觀意志力壓制住了狂躁的內心。當意志因疲勞而消卻的時候,我狂躁的一面就會顯現。那個我,我自己都怕。

老闆要在啤酒妹前裝個逼,擊打個目測至少一公里的long drive。手一抖,球飛,飛越樹叢,落入了半公里外的池塘,隱隱的出來一片水花聲。

我愣愣的望著池塘,嘟囔了句:

Mother earth is now pregnant. You are fucked

老闆一臉驚恐的看著我。

6

今天跪舔老闆失敗,回去的路上,兩人相對無言。

我微信聯繫了老娘,她說小區電瓶車修理鋪在招技工。

我問老娘電瓶車修理鋪團建什麼內容。

娘說他們單位團建是組團足浴。

我寫好了簡歷,用QQ傳了過去。

完。

************************* 彩蛋:被我傷害後默默眺望遠方的老闆


推薦閱讀:

蘇格拉底經典勵志語錄
周芷若這個綠茶婊
凡是太聰明的人,都是很不幸的人
不要給90後員工做「培訓」
職場媽媽到底應該做全職媽媽還是回歸職場?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