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那個李白口中的草書天下稱獨步自由草書書法家
公元747,一寺廟內多了一位10歲的孩子,他來寺廟出家。當父母送他來的時候,他並沒有哭,反而感覺鬆了一口氣,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就是懷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草書書法家,李白曾說他的草書獨步天下。
懷素原本姓錢,家境貧困。但是他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種地、放牛嘗遍了生活的艱辛,所以他主動要求父母將他送入寺廟,入寺為僧。父母雖是萬般不舍,但是考慮到孩子是自願的,而且家裡少一個人也可以少一些負擔,家裡的生活或許會好過些也就同意了。於是,男孩就被送進了寺廟,賜法號懷素。
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寺廟的僧人們並不嚴格按照寺廟的規矩嚴格的要求他,他就這樣自由自在的玩耍。但是有一天,他站在牆壁上發獃,原來是牆壁上有很多名人的題字,懷素感覺到好奇,也就用樹枝在地上照著上面畫了起來。沒想到,懷素從此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竟一發不可收拾。懷素悄悄的把寺廟的能收集到的紙都收集起來,但是還是不夠他寫,這讓他很苦惱。
直到有一天,他看見寺廟周圍荒草地中有幾株芭蕉,突發奇想,想用芭蕉葉子來寫字。他就將周圍的荒地除掉雜草全部種上了芭蕉。成熟後,懷素每天摘下芭蕉葉子練習書法,每天消耗很多的芭蕉葉,沒想到不出數月他種的芭蕉葉也不夠他寫,他的師兄們有趣的數了下他種的芭蕉居然有一萬株之多,可見當時的懷素有多努力。
師兄們見他為紙苦惱,就拿來一個厚厚大大的漆盤,讓懷素在上面練習寫字,可以寫了擦掉,師兄想柔軟的毛筆總不會將漆盤磨壞吧,這樣懷素就可以不為紙發愁了。但是沒想到懷素勤奮練習,漆盤越來越薄,終於有一天還是磨出一個洞。
此時的,懷素的書法已經小有名氣了,而且對草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蕉葉為紙」、「磨穿漆盤」的故事傳出寺廟,很多人都慕名來看看這位傳說中的小和尚。可惜,懷素可能是從小自由慣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受不了寺廟的清規戒律,不想被整天束縛在寺廟中。所以他不顧主持的挽留還是離開了寺廟。雖然主持說留在寺廟潛心研究書法終有一天懷素可以成為名家,但是嚮往自由的懷素還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前程而放棄自由。
離開寺廟後,懷素知道自己雖有些名氣但是終究不是名家,他的詩詞也不是很好。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所以他想找一個既可以自由又可以學到東西的大師,到大師那學點本事。沒想到公元759年的時候,著名詩人李白在長流夜郎的途中遇赦放還。八月路經零陵的時候,與懷素相識。他們兩個人一見如故,懷素和李白都喜歡喝酒,他的草書和李白作詩都需要以酒作伴,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激昂的情緒。他們脾氣相投,李白傾其所學教懷素寫詩,懷素也是認真學習,但是每天平平仄仄的學習還是讓懷素覺得太過於拘束。所以懷素沒過多久還是離開了,臨行前,李白看過懷素的草書,對他的草書大加讚賞,寫下了著名的《草書行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學會詩詞後,他還是想繼續學習草書,學習草書自然想到草書第一有「草聖」之稱的張旭,可惜張旭已經過世。所以他想到張旭的弟子烏肜(也有人誤寫為烏彤),
懷素的母親和烏肜的母親是同村的劉姓姐妹,他們也算是親戚關係,而且在這麼出名的書法家面前懷素也是謙虛謹慎,所以烏肜懷痛快的就留下了懷素,將自己身平所學傾囊相授。烏肜雖是名家但是為人低調謙虛,彬彬有禮。很快烏肜就將他從張旭那邊學來的筆法和書法要訣全部教授給了懷素,就這樣懷素跟著烏肜學習了一年多的時間。學習完畢後,他離開了烏肜。臨行前烏肜將自己珍愛的王羲之的《惡溪》、王獻之的《騷》、《勞》三貼合成一本送給了懷素,可見烏肜對懷素的喜愛。
懷素照舊開始了他的自由之路,他不停的走啊走啊,從南走到北,行程近萬里,但是世界還在太大了,他終於累了。此時,已是公元769年,剛好他的一位好友張謂奉詔回長安任 太子左庶子,懷素就和張謂一同進京。懷素到達長按之後,由於張謂的關係有機會在皇家圖書館裡閱讀大量的「遺編絕簡」,觀賞了大量的歷代法帖和名碑。同時結交了很多有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同時,在張謂等人的推薦下,他的草書已經被當時的上流社會所接受,如果此時他看個書法培訓班估計可以賺個盆滿缽滿。
看過眾多的名家法帖後還是覺得自己的作品有待提高,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這麼自由下去,應該靜下心來繼續研究自己的書法。在公元774年,懷素離開了長按,這次他向東行駛,來到了洛陽。懷素的運氣真的很好,這一次他遇到了張旭的另一位高徒—顏真卿。兩位大書法家惺惺相惜,顏真卿本就信佛,遇見僧人就很熱情,更何況懷素還是自己同門烏肜的弟子。懷素也放低身段,跟著顏真卿學習,顏真卿將張旭的十二意筆法完全傳授給懷素。同時告訴懷素,張旭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潛心鑽研,學習別人的書法的同時也要創新。經過顏真卿的一番指導,懷素豁然開朗,不僅學會了張旭的筆法,也學習了顏真卿的創新精神,之後的懷素終於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草書風格。
當時的顏真卿是告假將母親殷夫人的靈柩從洛陽遷葬京兆萬年縣鳳棲原,所以沒多時兩人就分別了。
顛沛流離大半生之後,懷素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曾經的那座寺廟,雖已破敗但是畢竟是自己學習書法的起源地。經過半生的追求自由,懷素終於開始靜下心來潛心的研究書法,他在自己的《自敘貼》中寫下了自己的生平經歷,他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前輩,受過很多前輩的幫助。在他的《自敘貼》中,他用了濃重的筆墨來感謝這些前輩。
之後的日子,懷素一直在家鄉,還寫下了大量的書法作品。公元799年,一生追求自由的懷素與世長辭了,死後很凄涼,不僅沒有建塔立碑,就連墓地也沒記載。但是他卻留給下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首發於我的頭條號 非說不凡 也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非說不凡!推薦閱讀:
※正史中的周瑜
※《三俠五義》白玉堂的歷史原型
※傳奇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歷史上的「三武滅佛」,三武帝為什麼要滅佛?
※遵義會議後,周恩來都做了些什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