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用的跑步APP是什麼?
說我們平時跑步,使用頻率最多,除T恤、短褲、跑鞋,就屬紀錄數據的手機APP。
隨著國內跑步人群增多,類似APP層出不窮,但大浪淘沙,它們之間的戰爭早已結束,剩下的不多。
跑步APP的江湖,曾經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在APP商店中鍵入「跑步」,會蹦出數以百計的應用,絕大多數APP的功能重複,不值一提。
按照市場佔有率的大小以及功能側重點的不同,最具代表性的跑步APP主要有咕咚、悅跑圈、Strava、Runtastic、Nike+ RunClub、Movescount!
在如此眾多的跑步APP中,到底哪個最符合用戶需求?哪個才可以被稱之為最強?下面勇氣君就逐個深度分析這幾款最常見的跑步APP,幫大家選出其中最強!
常見跑步APP面面觀
我們按個說說這些APP。
咕咚是國內最早一批跑步APP,今年中旬再次獲得5000萬美金融資,是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跑步APP之一。從其產品角度觀察,其一級目錄包括活動圈、發現、運動、商城、我的共五個版塊,其中「活動圈」中設置有跑步相關話題內容精選和關注人物動態,「發現」中設置有賽事、活動、運動團和俱樂部。從這些設置中可以看出,咕咚最重視的是內容運營和社交,其中社交以話題和帖子形式實現,主打線上社交平台搭建。
悅跑圈是國內另外一家具有鮮明特色的跑步APP,其一級目錄包括我的主頁、精選+專欄、開始跑步、跑友圈和更多。其中包含功能最多的一級目錄是「精選+專欄」和「跑友圈」,「精選+專欄」中設置有精選專欄和活動、精選話題、精選狀態,專欄設置有跑步相關知識的介紹版塊,這部分與咕咚類似,主要是以話題加帖子的形式運營內容。
「跑友圈」中主要設置有跑友動態、我的跑團、賽事活動、排行榜等,這部分承擔的功能是社交平台搭建,方式為線上活動,最主要活動是線上馬拉松。
與上述兩個主打內容運營+社交平台的跑步APP不同,樂享動主要滿足的是跑友另外一部分需求。樂享動的一級目錄包括我的、動聽、發現、俱樂部、開始運動。其中的一級目錄「動聽」中包括運動歌單、電台推薦和本地播放,當頁面停留在「動聽」中,完全可以將之視為一款音樂播放器,這就是樂享動的特色,用自製音頻內容和預設的歌單滿足跑者運動時要打發無聊的需求。
Strava是國外市場佔有率極高的跑步APP,但在國內卻很少人用。從產品本身來看,Strava可以說是跑步類APP的標杆。其一級目錄包括狀態欄、搜索、記錄、個人資料和更多。其中狀態欄和搜索是核心功能體現區,「狀態欄」中主要是加入俱樂部、關注好友、參加挑戰、記錄消息流,記錄又包括活動記錄和路段兩部分,路段的主要功能是比較你與曾經跑過相同路段的跑者之間的成績,並形成排名,並可以據此獲得成就,類似勳章,這部分主要發揮社交的功能。
「搜索」中設置有特色俱樂部推薦、俱樂部、挑戰,可以選擇加入挑戰和俱樂部。Strava的功能非常清晰且全面,運動記錄、數據分析、社交性、競技性,可以說幾乎滿足所有跑者的需求,這也是Strava能在國外如此成功的原因。
與Strava在國內受到的冷遇不同,Nike+ RunClub則很受歡迎,除去2006年便進入中國的先發優勢外,出類拔萃的UI設計和龐大的社區是其始終佔據跑步APP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另一款在國外普遍受到歡迎的跑步APP是Runtastic,藉助涉及生活、健康和訓練的APP矩陣,通過不同APP間的數據共享來覆蓋更大範圍的跑者用戶,與其他的跑步APP發展思路不同。還有Suunto旗下的Movescount,主要是配合品牌可穿戴設備使用的APP,其中軌跡生成3D視頻的功能比較有趣,但Movescount並不算跑步APP。
從產品角度分析,現在存在於國內市場的跑步APP,都已經不再是簡單具有運動記錄功能,這其中主要原因是記錄功能更加專業、詳細和準確的GPS手錶的普及,如果繼續堅持簡單的運動數據記錄,很快便會被市場淘汰。 為應付這種變化,Strava的做法是主動增加導入GPS手錶數據功能,並在此基礎上增加社交功能。國內的跑步APP,在這方便相對創新的加入內容運營,並在簡單的留言、點贊、圈子等社交功能呈現方式之外,增加了線上活動來增加社區的活力,並取得很好的效果。悅跑圈CEO梁峰曾經說過:
悅跑圈CEO梁峰
「體育運動的魅力主要有三個:一是參與感,二是成就感,三是勝負。雖然不少跑步軟體做了很多記錄跑步距離、測試跑步的系統,卻沒有解決本質問題:如何讓用戶真正跑起來?」
如果一款跑步APP確定自己是在為跑者服務,就應該努力滿足跑者對參與感、成就感和勝負的需求,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存活,這也是悅跑圈、咕咚和Strava能夠存活,並活得很好的原因。咕咚是款好產品嗎?
在問答社區知乎中,有許多關於跑步APP的問題,其中有不少是對比咕咚與悅跑圈,把所有答案從上到下看過,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誇悅跑圈,貶損咕咚。
2016年5月末,咕咚召開主題為「一起跑,更美好」的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已經完成C輪融資,金額為5000萬美金。2016年末,咕咚創始人申波在接受懶熊體育採訪時說:「從咕咚這個產品的數據上說,用戶量已經超過7000萬。」
一邊是大型社區中幾乎一邊倒的差評,一邊是資本市場的備受追捧,以及超大的用戶量。這不禁讓人迷惑,是什麼原因讓咕咚處在如此矛盾的位置?2010年,申波與好友自籌50萬,從硬體著手,並輔以網站,做關於健康和運動的互聯網公司,同時推出名為「健身追蹤器」的手環設備和「咕咚網」,前者收集健身數據,後者做數據分析和社交分享,軟硬結合。
咕咚創始人申波
此時的咕咚主要依靠生產銷售硬體設備實現營收,月出貨量在1000台左右,申波說「當時公司的狀況,養活4人團隊不成問題。」咕咚網存在的價值主要是輔助硬體銷售,為購買用戶提供後續服務。 成立1年後,咕咚獲得來自盛大的22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做硬體出身的申波計劃用這筆錢增加硬體產品線。據統計,咕咚在獲得融資後數月間,在全國各地開設超過10個分支機構,產品線增加到10數條,從自行車智能碼錶、只能體脂秤,凡是跟健康和運動相關的數據,咕咚都有對應的產品能夠測量,並實現線上的分析和分享。 2012年初,咕咚逐漸意識到使用數據線上傳數據的老式「健身追蹤器」已經過時,借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無線實時連接手機端的「智能手環」更加符合用戶需求。而手機端能隨時接受數據的工具是什麼呢?就是咕咚APP。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發展最為熱烈的2013年,已經實現千萬級營業額的咕咚手環,就被申波砍掉,他的理由是:「消費電子在中國就是價格戰主導的市場,咕咚的目的是提供服務,而不是做硬體本身。」
咕咚手環
雖然砍掉硬體的研發和生產,但並不是放棄多年在硬體上的技術積累。
在確定咕咚APP為主營產品,並將主要精力放在運動社交產品的開發、運營和升級外,咕咚用開源的方式轉變為「可穿戴式數據服務平台」。 「在智能硬體領域,咕咚不再推出消費類新的硬體產品,而且通過咕咚的硬體開源方案、咕咚ROM(含咕咚運動演算法)以及咕咚APP和第三方硬體公司合作,給他們提供方案以及數據服務,打造自己的運動大數據平台。所以咕咚現在已經是已經一家懂智能硬體的軟體互聯網公司了。」將主要精力放在運動社區運營的咕咚,在2013年底便實現APP近1000萬用戶量,並在2014年3月完成A輪6000萬融資,隨即在2014年11月份完成3000萬美金的B輪融資,達到2000萬用戶量的目標。 在運動社區打造上嘗到甜頭的咕咚,在2015年決定在全力打造社區的同時,增加更多的贏利點,據新經濟100人報道: 「2010年創辦的咕咚,原本研發銷售可穿戴設備咕咚手環,從2015年開始全面轉向另一套做重、做深的路徑:通過運動社交聚攏相似愛好的人群,再運營賽事IP,以及電商。」 2016年初,咕咚實現6000萬用戶量,電商業務月銷售額也增長到數百萬元。在2016年中旬,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完成C輪融資後,申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說:
「在完成C輪融資後,我們實際上將做三個方面的事情,第一是將組建多支獨立團隊,負責將社交平台擴展到多個運動種類;第二是打造自己的各種賽事活動,包括線上和線下的馬拉松比賽;第三是對已經有的活動做服務。」 在5月31日的與分眾傳媒達成戰略合作的新聞發布會上,申波還說: 「咕咚將繼續專註全民運動社交領域,通過擴展更多運動品類、產品和服務,圍繞「數據+內容+賽事運營+增值服務」全面服務運動健身人群,打造閉環的「全民運動生態系統」。」 從咕咚整個發展過程來看,運營發展策略經歷了從硬體生產銷售,到移動互聯網運動社區打造,再到現在的全民運動生態系統的建立;盈利模式經歷了從最初的硬體銷售單線收入,到現在的線上馬拉松活動、線下自主IP賽事運營、售賣廣告和電商平台搭建等多元收入。整個脈絡極其符合一個健康的互聯網公司發展軌跡,加上用戶基數大、平台和流量入口打造的理念、多種卓有成效的盈利模式,自然備受資本市場青睞,獲得大額融資不在話下。
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咕咚處在一個非常矛盾的位置,備受資本青睞,卻在用戶中飽受批評,同時擁有7000萬的龐大用戶群體。 用戶直接面對產品,他們不管產品所屬公司估值多少,是否為資本市場寵兒,如果產品無法滿足需求,自然給出差評,並棄之不用。咕咚之所以備受用戶詬病,問題還是出現在產品上,眾多知乎用戶在評價咕咚時,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點:
「咕咚沒有反作弊系統,總能在跑量排名中看到動輒500公里以上月跑量大神;線上馬拉松的運營,咕咚做的不好,郵寄獎牌需要1個月;定位不準,使用體驗不好;APP體量過大,耗電嚴重;增加關聯性不大的運動模式。」從用戶反饋來看,咕咚在產品層面真的存在諸多缺陷。但為什麼他能實現用戶量持續穩定的高速增長呢?
從前文中或許能知曉一二,藉助先發優勢,咕咚在市場處於空白的時候,加上手環的銷售,積累大量的種子用戶,在接下來的3~4年內,咕咚在國內跑步APP領域沒有像樣的對手,自然穩步累積用戶,且大部分用戶養成使用咕咚的習慣,這是咕咚能在隨後競爭對手出現的情況下,卻依然沒有出現用戶大幅度流失的主要原因。隨後的咕咚,開始布局全體育,自行車、登山,甚至冰雪運動,憑藉咕咚APP的強大流量,吸引到更多空白用戶。 另外有一個大家可能沒注意到的細節,在完成B輪3000萬美金融資後,創始人申波表示相當部分資金用於市場推廣,而2014~2015年間,恰好是咕咚APP用戶量大幅增加的時間段。 當然,咕咚不斷改善的產品設計也不能忽視。 正因如此,咕咚在備受用戶吐槽的同時,依然能保證用戶的穩定快速增長。 作為跑步APP,咕咚或許並不是吸引力最大的好產品,但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它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並值得資本注入。 咕咚,這看似矛盾的混合體,在未來的相當長時間內,將依然佔據跑步APP的重要位置。悅跑圈殺出重圍的幾大殺招
「悅跑圈殺出重圍的幾大殺招」,在敲出這個題目之前,按照「知乎」精神,我們先不要著急問「為什麼」,而是看看「是不是」: 「12月14日2016創業黑馬社群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備受關注的創業黑馬top100強榜單也全面揭曉,成為各領域關注的焦點,成為此次唯一上榜的跑步類APP。」 「在《2016上半年中國App分類排行榜》中,運動App跑出一片天。悅跑圈僅次於小米運動排在運動類榜單第二位。」 「一年半的時間內,粉絲井噴式的增長近1000萬用戶,日活躍用戶數達35萬,在中國董事局網、中國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中國市場最具影響力體育品牌50強」榜單排名36位,悅跑圈成績斐然。」那在幾百個運動類AAP中,悅跑圈憑什麼殺出重圍了呢?悅跑圈CEO梁峰最開始精準地分析了市場和用戶需求: 「梁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團隊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混跡各大跑步聊天群,他們發現,跑步群里有三個話題是聊得最多、最熱門的:第一是曬跑步軌跡,第二是有漂亮的美眉穿著漂亮的衣服在拍照,第三是跑步者在風景如畫的馬拉松賽道拍照。」社交和娛樂,這一鮮明特點至今也是悅跑圈千變萬化不離其中的要訣。在此基礎之上,他們首先突破了一些跑步類APP一直無法解決,或者說大家一直沒有用心在做的事情,防作弊: 「其中一個措施依靠體現為 app 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的功能——防作弊。中國老百姓的心理導致極少數人會選擇通過作弊來實現相對出色的成績,悅跑圈在第一個版本的 app 就將這個功能內嵌了進去。到現在,防作弊功能已經能夠排除 98% 的作弊行為,這對於一個需要公平公正公開氣氛的體育社區來說很重要。」 防作弊機制在一開始不僅成為了悅跑圈有別於其他跑步APP最鮮明的特色,也為悅跑圈拉攏了最原始的用戶,更是為下一步社交需求做了重要的鋪墊。 放眼國際跑步app,線上馬拉松並不是悅跑圈的獨創,國際知名運動累類APP Strava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歐美地區大範圍內應用,但「線上馬拉松」在國內,絕對是被悅跑圈一手炒起來的,也是他的第二大殺招: 「兼顧工具性和社交性,讓悅跑圈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體育 app。但真正讓悅跑圈顯得與眾不同的,還是「線上馬拉松」的出現。很多同行跑的概念在 2013 年甚至更早就已經出現,但悅跑圈首先將這個概念引入了馬拉松中。」 線上馬拉松精準地抓住了馬拉松報名難的現狀,以及馬拉松愛好者獎牌控的消費心理,一經推出,立即點燃了2015年的跑步市場。「悅跑圈的粉絲井噴式增長發生在2014年1月。結合廈門馬拉松,悅跑圈開展起線上馬拉松,結果,其用戶以日均三萬的速度在飛速增長」。「線上馬拉松」因此成為了2015年跑步圈的關鍵詞。悅跑圈聯合創始人齊宇表曾經示:
「有人會擔心我們跟線下馬拉松有競爭的關係,但實際線下馬拉松組委會非常支持並且熱衷和我們合作。而且由於體驗的不同,我們還是引導和推薦用戶有機會還是去參加線下的馬拉松。」 熟悉悅跑圈的朋友,還有一部分是從悅跑圈高調跨界宣傳、整合營銷中,從別的「圈」被吸引過來的: 「可口可樂、寶潔、雷克薩斯、寶馬等這些國際大品牌正在和悅跑圈進行合作。但是梁峰並不認為這些大牌是他的客戶,他把它們稱之為「戰友」。悅跑圈在線下擁有眾多「跑團」這一精準的用戶群體,加之還擁有線上線下越野賽事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這對有宣傳需求的商家來說極具吸引力,而悅跑圈與大品牌聯名露出,「傍大款」吸粉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覷。」 梁峰曾經透露過這種玩法的商業模式: 「比如與可口可樂、海底撈這種注重跑步文化的企業,贊助完成活動,會有一些廣告植入, 在這樣的跑團活動中,悅跑圈會設立中轉站台,合作商家入駐,完成該環節馬拉松的跑者可以消費食品、飲料,包括裝備補充,按摩等服務,持續納入到悅跑圈的獎勵機制中來。以上活動頻率在一月一次,最終,會回歸到線上。」 綜上所述,「防作弊機制」最開始打開了悅跑圈的差異化市場,「線上馬拉松」是真正讓悅跑圈登上角逐爆款運動APP的舞台,而整合營銷、聯名跨界再次把悅跑圈推向了更廣闊的領域。當然,悅跑圈還有更多的玩法,比如每場大型馬拉松的「悅跑客棧」,悅跑圈的內容欄目「悅跑說」等等。 我們回過頭來再仔細分析下「悅跑圈」的名字:悅——娛樂,好玩;跑——跑步運動;圈——社交屬性。其實它的戰略一開始不就是蘊含在這個名字里了嗎!跑步APP之間的戰爭已經結束!現在留在用戶手機中的那幾款,以咕咚和悅跑圈為代表,都是滿足了用戶或對記錄、或對音樂、或對社交一種,甚至多種基本需求!
如果你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悅跑圈、咕咚時,它們的樣子,經過無數次迭代,它們早已不是原來的它們,或許就在你看這篇文章時,它們已經再次更新,這就是科技產品的江湖,瘋狂的成長,否則必將被淘汰。
<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