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的真相(十七)公案是給誰看的?

學佛的真相(十七)公案是給誰看的?

  一位初學佛的朋友,問了我許多問題,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倒不是沒有辦法回答,教理里都有,禪宗的忽悠也有,但是,都沒有用——早說過「不可思議」了,怎麼還是都想著「思」和「議」呢。

  別的地方也差不多,不管是網路還是生活里真學佛的,大部分人也是窮追不捨的想琢磨出個答案,想在文字里做出點結論來,做的到嗎?做到了又有多少用處?那麼寶貴的時間,為什麼不去做點實際的功夫呢?

  其實,無論什麼事情,最重要的都是「真修實證」,嘴皮子上的功夫千好萬好,真做起來一觸即潰的,不可勝數。「說得千步,不如行得一步」,踏踏實實做點實際的工作,才是正理。真想知道的話,怎麼問問誰都沒有用,還是要自己真修實證,自己「親眼看到」,才能明白「本地風光」到底如何。

  某朋友電話,給我講了一個他覺得很佩服覺得很有啟發的佛家故事,他以為是禪,以為是有悟性,也以為是公案。

  說是一個廟裡有一個漂亮的尼姑,一起禪修的一個小和尚愛上了她,給她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情書。結果第二天,尼姑站起來當眾對小和尚說:如果你真的像信中說到那麼愛我,就當著大家都面擁抱我吧。小和尚落荒而逃。

  我聽完了以後表示很抱歉:根據我的判斷,這是文人編的。做故事看,無妨,作公案解,無稽。

  自古以來,把聰明當成智慧的,把自作聰明當成聰明的人,不知凡幾。 

  還看到過不少附會於佛家的故事,什麼在佛前求了幾百年暗戀某人的蜘蛛啊,成全某姻緣的佛啊,等等。

  當然編故事是文人的專利,想像力又是文人的特質,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反而會怪罪文人沒水平,但是作為讀者,還是需要有一些基本常識,以免看故事的時候被忽悠到以為那是真事兒,還跟著某些自作聰明的文人一起搖頭晃腦,覺得自己悟出了什麼,就比較無奈了——當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您要是真悟出點好東西,那也不錯,不過,您明白了好東西,並不能改變他是忽悠的事實。

  問題是人家寫故事的那些人,沒跟你說我在教你學佛啊,人家只是寫了一個故事,而已。

  南老師說,人的一輩子就是「自欺欺人被人欺」,誠不我欺也。

  那麼多人談公案公案的,到底公案是什麼呢?

  說穿了,就是一些祖師的言行記錄。有些是課堂筆記,有些是經曆紀實,有些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

  一位禪師,一生中一直在修行,一直在做徒弟帶徒弟,一直在學習講課教學,再加上答疑,加上與外來客人的對答等等,有些精彩的回答或者說法,就被記錄了下來,以作為後來人的參考資料。

  這些參考資料里,有關於修證的,有關於經義的,有關於點化的,有關於甄別的,有的是提供如何悟入的經驗的,有的是考驗你是否證悟的,有的是作為權威與標準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謂「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但是,不管怎麼用,不管是什麼內容,針對的都是內行——也就是說,公案只是「內部參考資料」,不是給外行用的!是給修行人做參考的,不是給不相干的人看熱鬧的——就像我們看醫生的醫療記錄,也許有點明白,也許自以為,但是,大部分情況,其實是看不出個所以然的。

  公案的使用對象,是內行對內行,而不是為了獵奇的人,也不是當故事看的人,等等。

  公案里記錄的對象,老師是權威,學生是修學多年基礎深厚的人,問題不夠好不夠重要,根本就不可能記錄下來。尤其是經過歷史的淘汰,去粗取精,我們常常見到的那幾本輯錄,都是沙裡淘金出來的。

  比較奇怪的現象是,現在的時代,喜歡談公案,喜歡拿公案說事兒的,基本上都是不太沾邊兒的人。一個個舌燦蓮花口若懸河,可惜全都是看著玩兒的人,真參禪的修行人,反而少談或者避談公案。

  奇怪?還是不奇怪?

我在「莫效文人亂解禪」中說過的,公案是內行對內行用的,不是我們這種門外漢用的,如果說是想看個熱鬧,看著好玩兒,自個兒糊弄糊弄自個兒,懂點皮毛,得點禪趣,開心一下,也倒罷了。若是看了以後就覺得自己明白了,懂了,可以做人家忙活了一輩子都沒明白的人的老師,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那就明顯是自欺欺人自作聰明了。

  我經常對朋友說,那套什麼自信的鬼把戲很可笑,你有能力,覺得自己可以做,做就是了,該幹嘛幹嘛,不需要自信。沒有能力,就該去學本事培養能力,空對空談信心有什麼用?信心與勇氣是有關係的兩回事兒。不懂裝懂硬充,那叫忽悠或者莽撞。

  篤學之,慎思之,才是真正做學問的路子。老祖宗的東西搞不明白,拿別人的渣滓充數,不知所云。

  不要以為禪就是風花雪月,看看公案打打機鋒玩玩兒文字遊戲,那是某些人自誤誤人的想法,那只是你看到的「冰山一角」。

  出現在公案里的那些人,都是一輩子修行,一輩子就忙活那事兒——我在上一篇里已經列舉了一些從小出家的人——人家真做功夫的時候,沒有人記錄,因為那就是他們的生活,「不言而喻」。他們差不多每天都是三四點起床,半夜睡覺,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參禪修行,幾十年念茲在茲。當然還有更多內容,比如戒律上,有無數的規矩,甚至斜眼撇嘴都不行,說話含混都不行,吃飯吧嗒嘴不行,走直路腳是歪的都不行。然後旁邊的每個人都可能是考察你的,也許考察三年,也許考察九年,考察期合格了,才真正允許你出家做和尚——你以為做真和尚是那麼簡單的么?現在很多矇事兒的和尚,憑什麼做「三寶」讓人天敬仰呢?

  我們拿什麼來告訴自己比這些人聰明能幹?我們有什麼資格告訴看了幾本書的自己比他們懂?沒有經過一天專業訓練的人,成天覺得自己比專業選手更懂專業,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更奇怪的是他們還覺得自己理所當然振振有詞,好玩兒。

  你看不到,就以為人家沒那回事兒,怪不了人家,只能怪自己無知加眼拙。其實道理很簡單啊,人家一輩子當和尚參禪,好幾十年的時間,去掉打機鋒的那幾回幾分鐘,其他時間都在幹嘛?難道天天都在打機鋒忽悠人?修行啊,做功夫啊,研究教理啊,戒定慧三學啊,等等不一而足。當人家閑著啊?人家沒寫,我們不能想不到,讀書要頂門之上別具一隻眼,信之?

  我們付出過什麼?一分鐘真正的努力都沒做過,什麼功夫都沒有,怎麼敢說自己懂了?

  人家專業的人不說,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懂。我們這些不懂得人亂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不懂。

  那些以為自己有資格對禪或者禪宗說三道四的人,你的戒定慧三學有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時間,有多深的造詣?

  一條戒律做不到,一個咒語都念不好,一次入定都沒做到過,都是拾人牙慧再加上自作聰明,就以為自己明白了,然後就開始覺得別人都不對,自己最聰明,到哪裡都否定別人肯定自己,這樣的人,能相信嗎?

  禪師們那些似乎是花里胡哨的說法或者機鋒,人家在談什麼,你真的明白么?那些談話對象都在說自己幾十年得到的經驗,你沒走過那一遭,真的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么?

  行得一步,說的一步,行得千步,說的千步。我們這些行了半步都還是歪歪斜斜的人,說出來的話,有可能靠譜嗎?

  密宗的米勒日巴尊者說過一句話,足可引以為戒:不要把理解當成證悟,不要把證悟當成解脫。

  所以,我一向不支持解釋公案。道理很簡單,內行用不著你解釋,他該懂就懂,不懂就下工夫。外行也用不著你解釋,他一定不懂,不是懂錯了就是毫無用處。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自作聰明的事情,還是少做的好。

  有很多人談如何證明證悟的問題,似乎振振有詞,以為抓住了「悟」抓住了佛法的痛腳。我只能苦笑,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個很可笑的問題,或者說是個偽問題,也是個自作聰明,自欺欺人的問題。

  為什麼?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四種清凈明誨.第一決定清凈明誨
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佛說:如何讓一滴水永不幹涸?
葉曼走了
學佛的真相(十一)佛法中關於不同意見的看法

TAG:禪宗 | 佛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