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看雕工,玉雕大師的真實水平暴露無遺

一件玉器的雕工該怎麼看?除了說「細緻」「精細」「工挺不錯」,你還能用點什麼詞?

可能一些在行業內待久了的人,還會說「線條流暢」「層次豐富」「人物傳神」……我覺得吧,你這有點亂呀,明明說的是雕工,你卻說了很多藝術方面的評價!

雕工細緻的蘇作玉雕作品

工藝這個詞兒也是個複合詞,包含了「工」和「藝」兩個層面,就如同「藝術」的概念也包含了「藝」和「術」兩個層面。「工」或「術」指的是雕刻技術,「藝」指的是藝術造詣。(這裡感嘆一句,從這兩個詞中「藝」位置的變化,就能分辨出兩者重心的區別,造詞的人真是厲害了。)

玉雕的加工

明白了「工」指的是什麼,也就知道了評價雕工具體針對的對象了。

那麼如何去評價一件作品的雕工呢?筆者總結出了三個維度——雕刻的精度、技法技巧的難度和加工的複雜程度。搞懂這些,大師的作品你也能看出個一二三。

先來說說雕刻精度。其實這裡邊也包含有三個層次,首先是精細,也即處理的講究程度;其次是精準,主要指準確嚴謹;第三點就是精鍊,沒有多餘的部分。

均勻流暢的古代遊絲毛雕線條

通常大家都能注意到的精細,比如同樣是玉雕作品上的一根線條,大師可能會把它處理得寬窄均勻、深淺一致,才能給人流暢平滑的感覺。而一般的玉雕藝人可能就無法做得到了,他只知道這裡要雕一個線條而已。

精確的機械圖紙

而精準就比較好理解了,仍舊以線條舉例,一根線條該到什麼位置就到什麼位置,不超出邊界。做過室內或工業設計的人可能會更有體會,你設計的這個圖紙,每根線、每個面它的長度度一定要精確,超過就會出問題。

素活碧玉凈瓶

當然在玉雕中,能最能體現雕工精確性的就是不做紋飾的器皿素活。在行業中,也的確有「素活難做」一說。因為沒有了紋飾對實現的干擾,人們在欣賞時,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器物造型上,任何地方稍有偏差或不對稱,大家立馬就看出來了。

雕工差而不夠「精鍊」的作品

至於精鍊,也很好舉例,人物的衣褶,如果能用兩根線條表現出來,那麼一定不要再雕第三根。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屬於藝術層面,也確實有一定的因素,但是這和雕工是也有很大的關係。雕工到位,線條的表現力出來了,才能去做減法。

薄如蟬翼的青玉薄胎器皿

再來說說技法技巧的難度。我們經常會聽人說「絕技」「絕活」這樣的事情,其實指的就是技術技巧的難度。正式因為這種技法技巧難度係數高,只有某一個人掌握,所以才稱謂「絕活」。

一體雕成的白玉鏈子瓶

當然一個人之所以能掌握「絕活」「絕技」,必然和他深厚的經驗積累,以及對技術技法的熟練程度有關。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熟能生巧」。北宋文豪歐陽修說的很好,賣油翁能從銅錢孔往葫蘆中倒油,而錢不濕的秘訣就是「惟手熟爾。」

創意巧雕《鍾馗醉酒》

在玉雕中技術難度高的工藝也有不少,比如不足1毫米的「薄胎」工藝、活環活鏈技術、一模一樣重量相同的"天下有雙瓶"等。這些難度係數較高的工藝,隨著時代的進步,工具的革新等因素變得不再稀奇,但作為歷史上雕刻藝人對雕工的極致追求,依然值得我們欽佩。不過,筆者並不提倡在當代的玉雕藝人都去追求這些,重要的還是構思創意,把材質利用好了。

雕工複雜的鏤雕玉爐頂

最後說說加工的複雜程度。由於玉雕本身加工難度較大,因此雕工比較值錢,行業里常有一件玉器的價格是「料一半工一半」的說法。民間一些不了解玉雕的人,也就認為工越多越值錢,「滿工」「滿雕」成為一件玉器價值高低的衡量指標。這當然是一個誤區,因為玉雕加工是做減法的過程,工多也就意味著損耗越多。尤其在今天子料按克重計價,山料也不便宜的情況下,雕工也在日趨精簡。

紋飾單一而過程繁瑣的漆器剃犀工藝

不過工的複雜程度也為並不全部是指紋飾的繁複,也可能是加工工序和裝飾的多少。這個可能在玉器中體現的不是很明顯,但在其他工藝中會比較突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漆器的製作,有時候為了獲得某種特殊的裝飾效果,可能需要繁複加工很多遍。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知道大家學會了沒?

看看下邊這張「天工獎」的最佳工藝獎作品,在評論里把你的看法寫出來吧!

2106年天工獎最佳工藝獎獲獎作品《留得枯荷為魚歡》

局部細節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要求刪除)

推薦閱讀:

單單憑几張圖片,你是如何區分是什麼玉的?籽料?山流水?山料?和田玉?青海玉?俄玉?抑或是韓玉?
這樣的玉雕能值多少錢?
淺談玉雕需遵循天理和喚醒
稱玉雕為藝術,是名副其實,還是意圖貼金抬身價?

TAG:玉雕 | 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