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名》連載2 故事的大背景——歐洲兩皇之爭
故事發生在1327年冬天在義大利北部一座修道院中。風光綺麗的義大利北部山區(見封面圖)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幾年前的冬天隨友人坐慢火車穿越過北部山區,風景秀麗,當地很多建築還是保留中世紀風格),所以是修道士修道的好場所。故事的主角方濟各會的英國教士巴斯克維爾的威廉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命令去調查該修道院的教士的異端行為(比如教士強奪山裡農家少女為娼妓,教士之間搞基友,當然搞基這個事情在如今已經在很多基督教國家甚至我國台灣省已經是政治正確的一部分,但那時絕對屬於撒旦惡魔的行為)和一起離奇的殺人事件。
為何主人公威廉前面要加一個巴斯克維爾的地名,主要因為在歐洲,人名重複率太高(這跟聖經的傳播有關,當然也跟當時歐洲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有關,唯一書本就是聖經,所以聖經在中世紀保持文字和文化的傳播貢獻巨大,很多人都喜歡取聖經中出現過的名字,所以歐洲大陸,雖然語言不一樣,但很多名字在不同都廣泛使用,當然加上了各地語言習慣有所變化,著名的例子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名字Mary以及變形Maria、Marilyn、etc),為了區別開人物,所以一般都自報家門。這有點像我國古代,如自報常山趙子龍,南陽黃忠等。
而威廉為何要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原著中文翻譯版用的奧匈帝國皇帝,應該屬於翻譯錯誤,14世紀歐洲還不存在奧匈帝國這個辭彙,那是19世紀的事情了)派到這個教堂呢?那這個帝國的皇帝又是誰?關於中世紀歐洲君主,我們知道最多的就是什麼什麼王,比如路易國王、維多利亞女王、特蕾西亞女王、腓特烈二世、獅子王(oh,不好意思是獅心王)查理,等等。還少有人聽說什麼皇帝(當然,有人要說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了,哪是中世紀前的歐洲,至於後來的俄國彼得大帝,由於一直遊離於歐洲政治的中央,所以也聽聞不多,特別是被好萊塢電影宣傳得太少)。
OK,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什麼人物。長話短說,自公元8世紀查理曼大帝短暫統一歐洲後,歐洲迅速分裂為三塊。東邊這塊就是東法蘭克王國,後來就成立了神聖羅馬帝國,區別於500年前滅亡的羅馬帝國。歐洲很多國家有個癖好,羅馬這個詞絕對不是只一個城市,更是一種榮譽,一種可以給自己貼金的東西。要不,你想德意志這個地方,當年屬於蠻族哥特人,也就是哥特人的分支滅了羅馬帝國(西哥特人分支有倫巴第、汪達爾人,從德國打到西班牙,再到北非,再從北非迦太基渡過地中海北上攻陷羅馬,這是一個很值得聊的話題,有空繼續展開),如今他們卻要把自己的國家名字加一個羅馬,說明文化上他們已經認同了當時的羅馬帝國,覺得叫羅馬錶明自己不是蠻族是對羅馬帝國的繼承。更有意思的,有個東歐斯拉夫人的小國居然也自稱羅馬,就是羅馬尼亞(尼亞這個詞在很多歐洲甚至非常國家出現nia or ria出自於拉丁語,就是什麼什麼土地/國家的意思)。
好,當然,這個神聖羅馬帝國(以後簡稱帝國)一直是個很鬆散的聯邦,皇帝都是7-11個選帝侯選(一般是地方主教如美因茨大主教或者大公國以上級別如巴伐利亞公國和波西米亞王國)出來的(聽起來是不是很民主?),當然某些時間也有世襲的。帝國自8世紀建立直到1806年被一代梟雄拿破崙佔領而成功取締。很長一段時間,皇帝對帝國根本就沒有控制力,帝國由100多個小國和城邦組成,各小國之間通行,還要交過路稅(這一點很像英國統治之前的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印度很長時間只是個地名,根本不是什麼統一的帝國),所以帝國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這也是到工業革命前,這個帝國是當時歐洲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來自當時文化藝術高度發達的18世紀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很不客氣評價他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總共六個字,被全部否定,這評價也是夠狠的(比如,有人對一個白富美說,你既不白,也不富,更不美。。。LOL,這個句式是不是殺傷力很大)。當然,伏爾泰的時代已經是18世紀了,那時候帝國已經日薄西山,當然被人鄙視,有點大清末年被東洋人鄙視的感覺。
可故事中的帝國是14世紀,那時正是帝國如日中天時期,帝國疆域一度控制了義大利的北部,當時義大利北部城邦如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都是帝國實際或者間接控制範圍,當地土豪都是支持帝國的。OK,說完了一個皇帝,那兩皇中另一個皇就是指教皇了。當時的教皇把天主教總部從羅馬遷到了法國的阿維尼翁,主要是因為當時法國國王堅定支持教皇(這也可以理解目前為何法國依然是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而宗教的改革發生在了德國),而在義大利(當時已經是共和國了),教皇和教廷由於作惡太多混不下去了。
教皇遷都後,羅馬就變成了馬戲場和妓院(書中描述用詞),一度荒蕪(有位當時拜占庭帝國也就是在如今伊斯坦布爾的東羅馬帝國的旅行家遊記中記錄那是的羅馬很多地方已經雜草叢生,只有在廢棄石碓中才能找到羅馬曾經的輝煌,這樣的描述,其實在今天的羅馬斗獸場附近那個公園中也能體會到)。
當時的教皇約翰22世跟法國國王一起,繼續剝削教徒和群眾,特別是對當時興起的義大利北部新興資產階級商人的剝削,所以那些地區的當然心理上是厭惡教皇和比較傾向於帝國皇帝統治的。哦,對了,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教皇和法國國王一起乾的,就是一夜之間通緝絞殺了所有教廷忠實的衛士聖殿騎士團而獲取了騎士們的財產,關於這個事情有很多經典的電影如《達芬奇密碼》,這屬於後話了,有機會專門聊聊這個事情。
Anyway,教皇在這個時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人物,而是以上帝名義對人民進行剝削,所以仁慈而洞察一切的上帝派了德意志皇帝出來對付教皇,也正是在德意志地方出現宗教改革,開啟了基督教的新歷史。那時爭論很大的是,教皇是否有立帝國皇帝的權利,因為帝國的皇帝都需要獲得教皇的加冕才能被正式承認。這時候的皇帝都跟教皇掰了,而且皇帝的軍隊已經開進到了義大利北部。在這個背景下,皇帝派威廉到義大利北部來這個修道院調查異端事件,其實只是個名號,目的是為了了解義大利北部地區各修道院在支持皇帝和教皇之間的態度。而正是此時,恰好在這個修道院中發生了離奇的殺人事件,這才導致威廉決定在這裡破案,從而故事得以展開。。。。。。
下一節介紹在小說口述人阿德索和威廉背景介紹,以及方濟各教派、天主教本篤會、多明我會教派的差別和爭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