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關乎每個家庭的片子,不應該冷門

提到香港TVB電視台,你們能想到的是什麼?

各種高收視率的電視劇。

其實TVB在拍攝紀錄片方面也很在行。

今天,阿布找到了一部2016年TVB出品的高分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直擊香港目前幼兒和小學教育的殘酷。

《沒有起跑線》

The Treadmill Runner

這部《沒有起跑線》將會客觀細緻的講述香港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思想和孩子們所經受的壓力,相信看過這部紀錄片之後會讓所有的家長沉思良久,從新思考對於孩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本片將會追蹤四個真實的家庭,詳細講解香港的教育風格。

四個家庭涵蓋了身懷六甲的孕婦、升上幼兒園和小學最後考中學DSE的家長和孩子,看看這些家庭的家長和子女怎樣為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一切,拚命爭取。

影片在一開始就通過其中一個家長的敘述直接把香港目前大部分家庭的狀況交代清楚了。

如果在香港你想要活的很瀟洒的話,你有兩件事是不可以做的:

1、不要買房子

2、不要生孩子

然而說的難聽一點的話,這位家長所說的根本就是廢話。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都覺得房子一定是必須要買的,房子現在已經變成了剛需。

現在談婚論嫁的年輕人們之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有房嗎?」

這兩年大陸購房已經進入了火熱期,香港這種經濟更加發達的地區肯定在很早以前就進入購房熱潮了,而且香港的房價相比於大陸的話,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於第二點,阿布覺得更不可能了。

對於孩子這一方面,我認為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個孩子。

當然,那些丁克家庭和生育困難的除外,前者是思想問題後者是生理問題(無惡意)。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也就是在這種思想的催生下,香港目前的「非人式」教育制度出現了。

紀錄片中採訪的第一個家庭,媽媽有個在阿布看來很神奇的思想,叫做「贏在子宮裡」。

媽媽在孩子只有五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不斷地尋找幼嬰園(幼兒園前期),而且每天按時聽胎教歌曲,聽英文兒歌,用她的話說「孩子在肚子里習慣了這些英文,出來之後就不會過於排斥」。

之所以這位媽媽會有這樣的思想出現,主要還是因為她的第一個孩子沒有上過很多學習班,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發現別的小朋友都有各種各樣的才藝,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會。

有的家長在孩子六個月的時候就讓他上學習班,那時候自己的孩子還在地上玩。

家長的心態,都是怕輸給旁邊的孩子,總是想著學習班越早上越好,興趣班越厲害越好。

而且像我們常見的鋼琴八級小提琴八級之類的在家長心中已經沒什麼用了,他們現在的想法是學越是沒有見過的樂器越好。

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學習的音樂也好舞蹈也好都能達到能夠表演的級別,這裡你要注意一下,他們說的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取得表演級別。

所以在孕婦看來,第二個孩子,她一定要讓他贏在起跑線上。

就在阿布還認為「贏在子宮裡」這種思想很神奇的時候,更神奇的來了。

叫做「贏在射精前」。

為了能夠在合適的月份讓孩子進入比較好的幼兒園。

夫妻二人在要孩子之前算好月份,懷孕大概是九個月,什麼時候射精正好一月份出生就什麼時候要孩子。

為了證明她們的思想是對的,媽媽們還邏輯清晰的給我們解釋。

想要上一個好的中學就要上一個好的小學,想要上一個好的小學就要上一個好的幼兒園,想要上一個好的幼兒園就要上一個好的幼嬰園,想要上一個好的幼嬰園就要算好射精日期。

阿布看到這裡的時候真是為這些操碎了心的媽媽們感到勞累。

而造成她們有這麼做法的,和香港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係,某些特別出名,多人競爭的學校都只收一個月的寶寶,一年只收十個。

如果你的孩子月份錯過了名校的招生日期那麼肯定就進入不了這所學校了。

而且這些名校的招生要求都很高,孩子的簡歷上如果寫著很多的技能和獲獎記錄的話肯定機會就大一點。

「證書一張都不能少」是這些媽媽們一直堅持的理念。

其中一位媽媽直言她的老公經常說她變態,因為她給孩子的壓力簡直太大了。

畫面中她的孩子根本不想去上音樂班,每次上音樂班都會哭,說媽媽「我不去,我會乖」。

多麼可憐的孩子啊,然而媽媽秉著「我是為了你的將來」的想法還是狠心的離開。

這些媽媽們永遠都不會想,自己的孩子究竟喜不喜歡他現在所學的東西。

相比起媽媽們,爸爸們的思想明顯要開明很多。

爸爸們普遍對於讓孩子這麼小就承受這麼大的壓力表示有些不贊同。

第一個孕婦的老公就說過:「孩子這麼小就上這麼多學習班好可憐。」

結果話音剛落,媽媽就反駁了一句:「你沒有學位念書更可憐,不認字更可憐。」

爸爸聽完,只能一臉無奈的認同老婆的觀點。

爸爸們多是從理性的角度出發,他們想的是,孩子每天上這麼多的學習班真的有用嗎?他們真的會把知識都學會嗎?

現在香港家庭的想法都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全才,所以讓孩子儘力的學習更多更雜的知識與技能。

韓寒在《零下一度》文集中有一篇文章說過——

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

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給拿掉。

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們一味的想要培養全才,讓孩子涉獵各個方面,到頭來,我們培養的孩子很可能全面平庸。

很明顯的是,大部分家長都不去想這些問題。

很多家長都是跟風去的,看到別的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去學。

據不完全統計,香港兒童平均每星期參加3.5個興趣班,最多11個。

影片還邀請了兩位香港的主持人來體驗孩子們的一天。

通過他們的感受來告訴我們,一個孩子每天究竟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多重的勞累。

而且經過TVB的採訪:

有38%受訪的小學家長表示子女每天的遊戲時間不足一個小時。

有19.1%的家長表示子女每天根本就完全沒有娛樂時間。

超過50%的受訪兒童說父母最令人傷心的話就是踐踏自己的能力。

但是超過30%的受訪父母認為以子女的弱點來開玩笑是可以接受的。

與8年前同一調查相比,2016年香港兒童感到快樂的百分比從73%下降至57%。

這些都是香港當今教育制度造成的後果。

阿布看完之後想說的是,我們真的一定要讓孩子在本應該享受親情、享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的時間段里經歷這麼多的痛苦嗎?

望子成龍,表面是表達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實際上這句話是一個極度自私的貶義詞。

為什麼要望子成龍,你自己都沒有成為龍,你為什麼要為孩子施加這麼大的壓力。

很多家長都是自私的,他們沒有完成的願望,都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替自己完成。

不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真的想讓孩子上學習班的話,是否應該遵循一下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興趣呢。

孩子羽翼還未豐滿,還不能張開翅膀在點綴著白雲的藍色天空中飛翔,就被自己的父母親手摺斷了羽翼。

更可怕的是,家長們對此毫無所知,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幫助孩子在羽翼上鍍金。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推薦閱讀:

鳳凰大視野2004年目錄
《人生果實》他們的故事,99%的人都夢寐以求
鳳凰大視野2005年全47期目錄
如何評價紀錄片《超級工程第二季》?
《荒野間諜》大火,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做到的?

TAG:紀錄片推薦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