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智庫發布2017年全球人工智慧報告
2016年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的融資規模達到92.2億美元,是2012年的5.87倍,這說明了什麼?
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這預示著什麼?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企業數不到200家,僅為2015年的一半;但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整體融資額度卻超過2015年的兩倍。我們又能從中解讀出什麼?
人工智慧,儼然成為各國、各科技企業競爭的下一個戰場。《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7)》基於海量數據,描繪出人工智慧全球發展的最新趨勢,展示出各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態勢,也清晰地體現了中國各地的發展情況。
該報告由烏鎮智庫(wuzhen-institute)出品,鳳凰科技、新華網、新京報、南方都市報以及Xtecher聯合發布。自7月27日起,每周四發布一個篇章,依次為框架篇、產業篇、投資與融資篇、細分領域篇。以下是《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7)》框架篇精華解讀。
全球AI領域三個重要數字:60%、70%、80%
從2000-2016年,全球新成立的人工智慧企業達到8107家,其中超過60%的企業誕生於過去五年間。全球人工智慧融資規模累積達到288億美元,其中超過70%的融資發生在過去五年內。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獲得的投資次數達到6827次,其中超過80%的次數是在過去五年內完成的。
在2012-2016年的五年間,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新增5154家,是此前12年的1.75倍;全球人工智慧融資規模達224億美元,佔2000-2016年累積融資規模的77.8%。僅2016年的融資規模就達到92.2億美元,是2012年的5.87倍,與2000-2013共計14年累積的融資規模相當。
在2012-2016年的五年間,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新增5154家,是此前12年的1.75倍;全球人工智慧融資規模達224億美元,佔2000-2016年累積融資規模的77.8%。僅2016年的融資規模就達到92.2億美元,是2012年的5.87倍,與2000-2013共計14年累積的融資規模相當。
美國坐實第一吸金大國,吸納全球72%投資份額
具體到國家層面,雖然中美兩國在AI領域的競爭態勢,常常為媒體所津津樂道。歐美國家的媒體,諸如《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都曾撰文發表過類似的觀點,認為中國將在人工智慧領域超越美國。但就AI企業數、融資規模等角度來看,中國的人工智慧實力距離美國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從人工智慧企業數量上看,2000-2016年,美國累積新增人工智慧企業數3033家,佔全球累積總數的37.41%。中國累積新增人工智慧企業數1477家,佔全球累積總和的18.21%。不過,從每年新增AI企業數占當年全球AI企業總數的比重上看,美國的比重在不斷下降。2000年時,美國當年新增AI企業數佔全球AI企業總數的45.8%,2016年時下降至26.19%。中國則從2000時的7.5%,上升至2016年的23.74%。
但在人工智慧融資規模上,美國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美國依然是吸金能力十足的國家。2000-2016年,美國人工智慧融資規模累積達207億美元,佔全球累積融資總額71.8%。中國在這17年間,人工智慧融資規模累積達到27.6億美元,僅為美國的13.33%。雖然中國目前已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第二大吸金大國,僅次於美國,但兩者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北京領跑全國,中國15%的AI投資聚上海
具體到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2014-2016年三年是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在這三年里新增的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占累積總數的55.38%,融資規模佔總數的93.59%。
從省市發展的情況上看,無論是新增人工智慧企業數或是融資規模,北京均領跑於全國,其融資規模於全國比重超過50%。其後為廣東、上海。京粵滬三省市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重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海的人工智慧企業數佔全國累積總數的15.17%,但融資規模卻僅佔全國累積總數的5.57%。對比北京、廣東,上海平均每筆融資的規模並不大。北京、廣東平均單筆融資在千萬美元以上,而上海僅為400多萬美元。
最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全球大學,哪些高校的人工智慧實力最強呢?與2016年的全球大學人工智慧影響力排行榜相比,排名第一的依然是麻省理工學院。在前三十名上榜的大學裡,僅有兩所高校來自亞洲。具體是哪兩所,除麻省理工學院外,還有哪些高校上榜呢?
推薦閱讀:
※假期遊玩篇之烏鎮、杭州六日游
※烏鎮學生情侶三日游攻略
※烏鎮攻略-上海出發
※這樣的烏鎮,你還想去嗎
※汀雪·記丨木心美術館日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