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 銀牌和銅牌獲得者誰更開心

「有些人僅因為自己是世界第二的拳擊選手或世界第二的划槳手而羞愧自殺。他即便擊敗了整個世界唯獨一人無法超越,在他看來,也一文不值;他強迫自己打敗那個人,只要一天屈居第二,他的世界便沒有精彩。」1892年,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在自己的基礎書籍《心理學原理》中這樣寫道。

James 的看法與眾所周知的心理學理論相同:一個人的實際成就不如他的主觀成就重要。例如,你知道樓下同事業績增長10%前,你可能會為自己業績增長超過5%而興奮不已。但有沒有可能一個業績增長5%的人反而比那個提高10%的人更開心?也許當Arthur只預期3%的增長但實際竟是5%,而Emily預期15%的提高,但只收穫10%時,確實Arthur儘管客觀上低於Emily,但她更加滿意自己結果。

在2010溫哥華女子自由式滑雪奧運會頒獎儀式上,首先上場的是來自美國的銅牌得主 Shannon Bahrke,然後,是來自加拿大的銀牌得主 Jennifer Heil,最後,是同樣來自美國的金牌得主 Hannah Kearney。

在競技體育中有明確的贏家和輸家。在奧運會上,金牌得主贏得比賽,銀牌得主成績略低,銅牌得主表現再次。人們可能認為,他們的幸福與他們的表現應該對應,即金牌獲得者是最開心的,其次是銀牌得主,隨後是銅牌得主。你可能會認為,銀牌得主 Jennifer Heil 會比銅牌得主 Shannon Bahrke 更開心,但為什麼 Shannon Bahrke 看起來好像更稀罕她的銅牌?

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 Victoria Medvec,Thomas Gilovich,和托萊多大學的 Scott Madey 認為,這種現象可以用反事實思維解釋。也就是說,人們將客觀成就與「本應該」取得的成就比較。

最明顯的反事實思維便是銀牌得主總是糾結差點得到金牌,重點總是放在得到第一和沒有得到第一的區別。然而銅牌得主精力集中在差點沒有獲得獎牌,這是得到獎牌和痛失獎牌的差異,不存在第一和第二的比較。正是因為這種不協調的對比,使得銅牌得主,雖客觀成績遜色於銀牌得主,但內心更滿意,更快樂。

為了科學地研究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聚焦1992西班牙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具體來說,他們拍攝賽後立即宣布獲獎者的過程以及頒獎儀式,並給本科學生觀看,要求他們給每個獲獎者打10分制的幸福指數,從「表明尺寸」的1到「狂喜」的10。

平均下來,在賽後立即宣布獲獎者時,銀牌得主得分4.8,銅牌得主得分7.1。隨後一天,在頒獎儀式上的銀牌得主得分4.3,而銅牌得主得分5.7。統計分析表明,無論立即獲勝後,還是後來在頒獎儀式上,銅牌得主都明顯比銀牌得主開心。」

2006年,美國舊金山大學心理學家 David Matsumoto 和世界柔道雜誌的 Bob Willingham 聯手觀察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會柔道比賽運動員的面部表情,來驗證這個結論。他們收集了來自35個國家的84名運動員在三個不同時間點的表情:比賽結束後,頒獎典禮時,獲獎感言時。

總之,他們發現,十四個金牌得主中十三個在比賽結束後微笑,二十六個銅牌得主中十八個微笑。然而,沒有一個銀牌得主比賽結束後微笑。更有趣的是,面部表情顯示銀牌得主有悲傷(43%)有蔑視(14%)也有面無表情(29%)。這不僅意味著銀牌得主沒有金牌得主開心,正如 Matsumoto 和 Willingham 寫的,「那意味著離散,意味著負面情緒。」

然而在頒獎儀式和獲獎感言時,銀牌獲得者更有可能的微笑。事實上,96.4%的運動員這個時候會不同程度的微笑。然而,仔細分析表明,比起金牌和銅牌得主,銀牌得主的微笑並不真誠而是形勢所迫。金牌和銅牌獲得者更有可能顯示杜興式微笑,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微笑常常表達正面情緒。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比賽結束後表現真正愉快的運動員更有可能在頒獎典禮時和獲獎感言時表現出相同的情緒。相反,比賽結束後不開心的運動員,在頒獎儀式上同樣不會開心,儘管事實上,大多數運動員會笑。」

其實失去也是另一種收穫

推薦閱讀:

TAG:抑鬱症 | 抑鬱 | 奧林匹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