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疼痛到骨錯縫!
順著這定義,關節活動到接近極限的角度時,肌腱韌帶上的本體受器受到牽張而做痛,關節也因疼痛所以沒有辦法完全的伸展或屈曲,繼續執行它的功能或到達它應該到的角度,這是從癥狀面定義的骨錯縫。
再回到脊椎骨的例子,有些脊突雖然歪歪的,可是脊上韌帶並沒有張力增加的現象,旁邊的肌肉也沒有翻旋稜線突起的地方,雖然是歪歪的卻是因為(底座)骶髂歪了,整個排列結構順著歪上來了,而是呈現的被動適應狀態,這種情況下不能認定是錯縫。但是醫生調動脊椎的時候,常常著意在骨體摸到哪一節骨頭歪了,就給它個鐵板燒或用個膝頂把它頂回去,讓排列看起來或摸起來比較順。這種操作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細談下來,脊椎因骨盆而傾斜,若再加上日常生活的使用,周邊的肌肉如兩側胸肌或前鋸肌的收縮的狀態不同,會對肋骨產生不對稱的歪拉,脊椎於是會產生更多額外左右偏斜的現象。此時連結上下兩椎體的韌帶及肌腱,同樣的並沒有真正出槽,只是被周邊不平衡的結構張力帶歪了。
如果強加外力把歪斜的關節調平回來,把他們打開或擠回去,其實把沒有問題的結構打亂了,雖然外觀上是比較正的,卻製造了真正的錯位了,所以,如果醫生不去考慮周邊組織肌肉韌帶牽拉的整體結果,而只整復脊柱本身骨體結構,很多病人常常越整越痛,醫到後來也常常好不了,或者剛調完時有改善回去又痛,這是診所里不難見到的現象。
再舉一例,比方說網球肘,其實就是二頭肌收縮過度了,但是二頭肌收縮過度,三頭肌張力也會跟著增加張力增加不會出現在單一條肌肉,它的拮抗肌力就會跟著加碼,使關節的活動能夠順暢進行,但是拮抗兩頭張力仍有些微差別,二頭肌收縮過度把橈骨拉歪的時候,伸肌三頭肌肌腱的肌肉走向會發生改變,長度會變長,簡言之,肌肉不當施力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新的壓力,肌肉有時候會不斷的收縮來保護自己,收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問題因此產生網球肘,屬於出力會痛一類,表現出來的是拿不起來杯子,水罐,重物等。
像這樣伴隨肌肉使用而產生的疼痛若能把筋骨調回正位,疼痛會很快消失(甚至能止牙痛)自然,引動本體感受器所發出的傷害警告,告訴大腦不可以再繼續使用該條肌肉,是保護性的措施,而不見得是發炎性的真正傷害,即使肌肉正在疼痛的情況下繼續工作產生真正的輕微傷害,也不宜直接認定病因就把這傷害本身,因為這種傷害是可以被處理而復原的。
推薦閱讀:
※年紀輕輕就有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
※【體態糾正】我-不-要-O!型!腿!
※肌肉張力對動作發展的影響
※頸椎病的自我診斷和康復
※康復師設立獨立門診必定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