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華藝術史綱要(4):從佛羅倫薩到佛蘭德斯

神聖的肉身:喬托和揚·凡·艾克

1.文藝復興萌芽之師喬托

中世紀至文藝復興的過渡時期 歐洲的兩個藝術中心

佛羅倫薩(南部,現義大利)代表人物 喬托

弗蘭德斯(北部,現比利時、荷蘭) 揚·凡·艾克

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 佛羅倫薩人

《升座聖母》(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十三世紀 蛋彩畫(tempera) 典型的拜占庭聖像畫:程式化 人物以正面為主 金色背景

《有天使和先知的寶座上聖母》(The Madonna and Child in Majesty Surrounded by Angels) 1240-1302 奇馬布埃(Cimabue)

《寶座上的聖母》(Madonna Enthroned) 1266-1337 喬托(Giotto)光線不再均勻散布 首次用側面表現次要人物 將聖母強調出來 採用哥特式尖拱 繼承了古羅馬壁畫藝術(Pompeian Styles)

2.喬托的自然主義

喬托恢復了古典時代發源的,中世紀被拋棄的自然主義表現手法,畫匠(程式化)也由此開始轉變為畫家(個性化),因此他常被視為西方繪畫藝術之父

畫匠們對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不斷為他們充當模特,他們從其中最美好的形象中汲取精華,力圖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我看來,應該歸功於佛羅倫薩畫家喬托

——瓦薩里《著名畫家、雕塑家、建築家傳》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 a Ripa),1228,羅馬

聖方濟各上教堂壁畫《泉水的奇蹟》 (Miracle of the spring)光線的運用:既塑造體積感,又傳達宗教意義

《聖方濟各棄父和財產》(Renunciation of Wordly Goods) 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分割構圖 富於戲劇性

阿雷那禮拜堂(The Arena Chapel),帕多瓦,濕壁畫

《哀悼基督》(The Mourning of Christ) 1304-06

出現了人物背面

《猶大之吻》(The Kiss of Judas)1304-06

使聖徒從符號化走向形象化,平面化走向立體化(革命性) 強調觀察的作用,忠於自然,自然才是藝術(知識、素材)的源泉。西方繪畫也從神聖世界毅然轉向了可見世界

3.北方文藝復興畫家

西歐的北部國家(德國、法國北部、尼德蘭,即荷蘭和比利時)位於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邊緣處,從而產生了更生活化、更自然的風格

南方畫家由於距離宗教中心近,所以受拜占庭聖像畫影響大(符號化、平面化、程式化、脫離生活)

壁畫《天使報喜》(The Annunciaton)1442-43,弗拉·安傑利科(Fra Angelico,1395-1455),聖馬可修道院(Convento di San Marco) 13世紀,佛羅倫薩

《梅羅德三聯畫》(The Merode Altarpiece)1425-1430, 羅伯特·康平(Robert Campin,1375-1444)

對日常生活細緻入微的刻畫

《根特祭壇畫》(The Ghent Altarpiece)1432, 揚·凡·艾克 (Jan van Eyck, 1390-1441)

北方畫家都熱衷於城市風景的描繪。北方畫家精確再現日常生活,也得益於繪畫技術的改進——油畫很可能是揚·凡·艾克發明的,即將顏料的溶劑從蛋液改為油延長了乾燥時間,使繪畫更從容,更方便修改,以獲得高度精準的效果;相應產生的多層稀薄油畫顏料的技法,可以獲得更加豐富,飽和度更高的色彩;緩慢有條理的筆觸,可以獲得鏡面瓷釉般的平滑表面。

與偏灰、光線強烈、表面粗糙的蛋彩畫形成鮮明對比

15世紀弗蘭德斯繪畫的特點(小結):濃重強烈的色彩、閃亮的高光、瓷釉般的表面

4.南北繪畫的比較

《阿爾諾芬尼的婚禮》(The Arnolfini Portrait)1434, 揚·凡·艾克

具有隱喻意義的豐富細節,表現了作者對新人的祝福,雖然是世俗繪畫,但也隱含了許多基督教文化

《戴紅頭巾的男子》(Portrait of a Man in a Turban)1433,揚·凡·艾克

第一幅直視觀眾的肖像,3/4側臉

南北繪畫的差別

南方藝術家:以科學的準確性來刻畫自然,如透視法解剖學、縮短法;

明確的輪廓線、清晰的透視法、美麗的軀體見長(貢布里希)

北方藝術家:注重觀察,在造型、尺寸、光線、質感上達到細緻入微的刻畫,並且賦予細節以象徵意義;

表現花朵、珠寶、紡織品等實物外觀見長(貢布里希)

16世紀北方興起了宗教改革,反對偶像崇拜,商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萌芽,中產階級的興起,使得藝術的題材生活化,促進了宗教畫以外其他繪畫題材的發展,如風景畫、肖像畫、風俗畫等

輝煌的神聖:從達芬奇到提香

1.文藝復興的黎明之美

沃爾特·佩特提出的廣義的文藝復興:

「在這個運動中,古典文化的復興只是一個要素或表象。對於我們,文藝復興是一個多面而統一的運動,在其中對理性事物和想像力本身的熱愛,對更自由美好地設計生活方式的渴望,蔚然成風」《文藝復興:藝術和詩的研究》

文藝復興四個特點:

1.對自然的熱情,無限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2.古典主義,對理性和秩序的忠誠,追求和諧

3.自我創造的意識萌發,發現衝突和非統一性的意義

4.人本主義,關注人的存在,肯定現實生活,謳歌健康快樂的生命

發源地:佛羅倫薩

文藝復興創新發展的基本追求(創新點)

1.對通過透視性的科學探索,建立具有三度意義的幻覺空間

2.在客觀的基礎上,追求審美化的再現

透視的三個基本特點:

1.伴隨著距離縮小,而對象相應增大

2.透視縮短(Foreshortened)

3.沒影點(Vanishing point)

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 建築師

是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1296-1436)的設計師之一,將數學應用至建築設計中,使透視法進入了科學發展階段

巴齊禮拜堂(Pazzi Chapel,1441-1460),布魯內萊斯基,典型的文藝復興式建築 強調透視法(如將末影點作為建築的視覺中心)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

文藝復興的美的黎明的使者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1486),桑德羅·波提切利

異教性慾主義神話題材,因此具有離經叛道意味,將裸體作為繪畫的母題,不具有任何宗教說教的傳達,僅僅是對美的張揚和謳歌。甚至為了美而犧牲了解剖結構,被稱為「文藝復興美的宣言書」。(但依然有局限性)

2.自然再創造者達芬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1452-1519)

強調繪畫藝術的跨學科性繪畫乃科學的科學,「自然的子孫」、「神的嫡親」,藝術乃第二自然;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1495-1498)

通過透視法,融入了室內景觀之中(匠心獨具之處);將主要人物置於視平線上將耶穌置於末影點處,從而使耶穌成為了整幅壁畫,甚至整個修道院食堂的視覺焦點、核心;

《蒙娜麗莎》(Mona Lisa, 1503-1505)

新的油畫技巧 暈染法模糊了人物的眼角和嘴角,究竟是上揚還是下垂,而出現了多義性/留下了想像的餘地(猜測的心理暗示)——「神秘的微笑

以廣博的經驗鑄造一種永恆的人生是一個古老的幻想;現代觀念卻認為,人性是在一切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下,由在其自身中對這些方式的綜合而成的。無疑,麗莎小姐既體現了這個古老的幻想,也表現了這個現代觀念。佩特《文藝復興:藝術和詩的研究》

——人類追求永恆性的古典理想和追求個性豐富的現代理想的結晶

3.拉斐爾的古典主義

拉斐爾·聖齊奧(Raphael, 1483-1520)

《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1510)

將主要人物置於視平線上,將核心人物(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置於末影點處,通過多重拱門進一步強化透視(規則幾何體能方便建立起透視感,如畫中阿基米德的方塊)

大公爵的聖母》(Madonna del Granduce, 1505)

無背景處理(首次),以強調人物形體本身,超越歷史的古典美

4.飽滿張力的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1475-1564)

20世紀現代藝術的遙遠先鋒

《大衛》雕塑(David, 1504)

古希臘古典雕塑後期、泛希臘藝術時期的雕塑風格:優雅、寧靜、和諧

《西斯廷天頂畫》(the Ceiling Fresco of the Sistine Chapel, 1508-1512)

不是對既有宗教教義的圖解(符號),而是形體本身作為神聖的展現

《摩西》雕塑(Moses, 1515)

端坐的摩西,從古希臘的四度扭轉到米的二度扭轉(羅丹),凸顯了張力,渾然一體,結實飽滿

古希臘雕塑 站姿 四度扭轉 和諧韻律 均衡秩序

米開朗琪羅雕塑 坐姿 二度扭轉 飽滿張力

對形體塊面的處理,米的雕塑要比希臘雕塑更「緊張」(張力)

《反叛的奴隸》(Rebelling Slave, 1513)

《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 1513)

5.提香與威尼斯的熱情

提香(Titian,1488-1576)文藝復興後期

其特點為張揚的色彩 動感的形體,開創了威尼斯畫派

《聖母升天圖》(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1516-1518)和米一樣強調人物的體態和動勢,以鮮紅的色彩為主調,營造了熱烈的氛圍

威尼斯畫派和佛羅倫薩的古典文藝復興畫派的區別:

造型上,前者傾向於動勢張力,後者均衡寧靜

色彩上,前者暖色調(激烈),後者冷色調(靜穆

《抹大拿的瑪利亞》(Penitent Magdalene, 1533, 1565)

提香的三個特點使其成為了巴洛克藝術的先驅

一,對色彩的激烈渲染

二,對形體動勢的誇張強化

三,對肉體感性的讚美

走向世俗:魯本斯、普桑和倫勃朗

1.魯本斯與巴洛克

17世紀 理性啟蒙運動 三哲人

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596-1650)

貝內迪特·斯賓諾莎 (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1716)

17世紀的 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法國 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1715)巴洛克藝術的最大讚助者

凡爾賽宮(The Palace of Versailles, 1655-82),典型的巴洛克建築

文藝復興追求平衡寧靜

巴洛克追求動感、張力和眩暈

雕塑《特雷西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t.Theresa, 1645-52) 貝爾尼尼(Bernini)

彼得·保羅·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生於歐洲北部現比利時

《擄掠留基波斯的女兒》(The 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 1617)一方面釋放力量,一方面受王權的主宰。表現著權利的慾望,即男性對女性的控制,君王對臣民的控制

《帕里斯的審判》(The Judgment of Paris, 1597-1600,1636)

魯本斯的繪畫——一個代表著帝王權勢、誇耀的、充滿著肉體艷麗的世界,即巴洛克的世界

2.普桑的古典情懷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

《格瑪尼庫斯之死》(The Death of Germanicus,1627)

《阿卡迪亞的牧人》(Et in Acradia egoll, 1637-1639) 「即使在阿卡迪亞也有我」之謎

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均衡、寧靜、水平線上的布局

《台階上的神聖家族》(Holy Family on the Steps, 1648)嚴格遵循宗教意義的三角構圖,按理性原則組織人物畫面

3.倫勃朗的光影人生

倫勃朗(Rembrandt, 1606-1669) 17世紀 荷蘭的大畫家

《夜巡者》(The Night Watch, 1642)

高超的光影手法 使用粗糲的筆觸 不為世人所接受,直至印象派(梵高)的出現,才得到遙遠的回應

《蒙娜麗莎》 古典主義 優美理想

(倫勃朗)《自畫像》 粗率不羈的寫實筆觸 表現了人物內心

4.描繪人世的維米爾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荷蘭風俗畫家

軍人與微笑的女郎﹝Officer and a Laughing Girl﹞1658 年

《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1658-60)19世紀 現實主義繪畫的先驅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1665)和倫勃朗一樣善於光影表現


推薦閱讀:

燕國瓦當, 最後的饕餮藝術盛宴
16-薩爾瓦多·達利-努什·艾呂雅
一幅畫能見證多少悲情與迷戀?
荷蘭的黃金時代與藝術(一)
Peter Doig:Déjà vu

TAG: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