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應不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chenxizhilu88,文中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這個故事距今比較久遠了,我已經忘記從哪本書上讀到過。(我一度懷疑這個故事是我自己腦補的,如果記錯了,希望大家指正)上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個金融天才名叫馬科維茨。這人聰明到什麼程度呢?他在1990年獲得的經濟學諾貝爾獎源自1952年的著作《資產組合選擇》,而1952年時小夥子剛剛博士畢業。這篇文章最初來源於他的碩士畢業論文。當他寫作這篇論文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數學推理,缺乏必要的文字描述。結果是這哥們的論文理所當然的----被槍斃了。天才就是這麼的不可理喻,金融學的曠世神作居然不被人理解。經過一番修改並且加入了股票的理念,馬科維茨最終通過了答辯,並且於1950年和1952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來,馬科維茨和他的學生威廉·夏普(科班出生的學生都知道這個大牛吧?就算不知道的人應該也知道夏普比率)用市場組合估計方法創立了著名的CAPM模型,一起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獎。

今天,我們就從這個諾貝爾獎大牛的神作開始討論:雞蛋究竟該不該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馬科維茨(Hary M.markowitz)1990年因其在1952年的博士論文《資產組合選擇》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早已在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並且被廣泛應用於組合選擇和資產配置。但是,我國的證券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於該理論是否適合於我國股票市場一直存有較大爭議。

人們進行投資,本質上是在不確定性的收益和風險中進行選擇。投資組合理論用均值—方差來刻畫這兩個關鍵因素。所謂均值,是指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單只證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權重為相應的投資比例。當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紅派息和資本增值兩部分。所謂方差,是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我們把收益率的標準差稱為波動率,它刻畫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理性投資者在給定期望風險水平下對期望收益進行最大化,或者在給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對期望風險進行最小化。因此把上述優化投資組合在以波動率為橫坐標,收益率為縱坐標的二維平面中描繪出來,形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上有一個切點,其波動率最低,稱之為最小方差點(MVP)。這條曲線在最小方差點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對應的投資組合稱為有效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效邊界一條單調遞增的凹曲線。

其基本思想:

1、風險在某種意義下是可以度量的。

2、通過考察各種風險的相關性有可能互相抑制風險,或者說可能「對沖」。因此,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要「分散化」。

3、在某種「最優投資」的意義下,收益大意味著要承擔的風險也更大。

上面的說法過於學術,讓我用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一下:資產組合理論介紹了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它告訴我們:在1市場有效,2投資者是風險規避的,3投資者在期望收益率和風險接觸上選擇投資組合,這三個假設前提下,對於相同的收益率,我們能通過組合的方式獲得最小風險組合。對於相同的風險,我們能通過組合的方式獲得最大收益率組合。最後,無數的最優解形成了我們的有效邊界,在有效邊界上的組合是理性投資人的選擇。

我相信很多讀者心裡還是犯嘀咕,還是聽不懂怎麼辦?更加通俗一點的解釋是這個理論用數學的方式解釋了雞蛋為什麼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通過對雞蛋的組合進行調整,我們可以對同風險的組合選取最優收益率,對同收益率組合選取最小風險。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不是,現實和理論是不同的。的確如此!明眼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的市場不是有效的,巴菲特和索羅斯也多次公開批評市場有效假說和隨機漫步理論的錯誤。既然如此,為什麼資產組合理論還被廣泛運用於組合選擇和資產配置?大多數人也會建議你分散持股,分批建倉,這都是為什麼呢?

其實投資組合理論只說了分散投資一半的精髓,另外一半隱藏在價值投資理論中。我們知道價值投資四大基本要素中能力圈是唯一一個由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和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最大的區別便來自於巴菲特喜歡集中持股而格雷厄姆喜歡分散持股。下面,我們來看看巴菲特的能力圈理論是如何對傳統資產組合理論進行補充。

資產組合理論的局限性主要來自於目前的A股僅僅是弱式有效,信息存在較強的不對稱性。要最大限度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需要依靠能力圈理論。

如上圖所示,假設A,B,C分別為三種不同的股票(或者為三類不同的板塊亦可)。對於能力圈範圍內的B,C我們有較好的認知,而對於A我們存在很明顯的認知盲區。我們最優的選擇是持有B,C股票的組合,而不把A股票包含在內。倘若我們想要將A股票包含在內,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如上圖所示,我們需要擴大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完全覆蓋A,B,C股票組合才能將A股票選入我們的股票池。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資產組合理論的指導下尋找A,B,C股票組合的最優解。所以,投資的另一半精髓在於投資自己能力圈範圍內的投資品,不懂的堅決不投。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和研究擴充自己的能力圈,以期有更多的組合可以降低風險,擴大收益率。

總結

今天的文章是想要告訴大家持股不要過於分散!對於散戶朋友來說,同時持有2-3隻股票足矣,研究過多的股票的結果只會貪多不精,讓你的生活過於疲憊。過多的股票組合併不能很好的降低你的風險,而很可能剝削你的利潤。(比如有的朋友持有高度相關的三隻創業板高估值股票,最近的行情基本就是在看哪個股票跌的最慘)即使一隻股票跌,2隻股票漲,平衡之後的收益也寥寥無幾。所以,集中持股,深入研究是散戶朋友最可行的方式。大鎚通常只集中持有一到兩隻股票,這樣的過程是很難熬的,當我看著自己推薦的一眾白馬股(復星醫藥,大華股份,匯川技術,格力電器等等)一路狂奔,而自己的永輝仿若老牛拉破車,進一步退三步地緩慢上漲,心裡的失落不言而喻。但是,如果你對自己持有的股票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有充分的自信,你便敢於全倉持有它。事實證明,永輝的價值在最近得到了兌現,全倉持有永輝的不菲收益證明了我的投資選擇的正確性。

曾經有朋友質疑我推薦永輝只是運氣,而頻繁炒短線換股的朋友卻已經通過大量換股的方式排除了運氣的成分,所以他的方法也許更加行之有效。對此,我想反問一句,三千多隻股票敢於全倉持有某一隻,並且在大部分個股普跌的格局下堅定持有獲得不菲收益,這是否也是另一種實力的體現呢?

在2017的下半年,讓我們期待大盤是否能印證我最近的兩個觀點:1、大盤已經到達底部區域2、中小盤中有價值的股票將會迎來估值重構。投資風格和偏好將會進行切換。

題外話:中小盤成長股見底的邏輯(本文寫作與6.6晚間)

我認為目前中小盤成長股見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估值見底,15年的創業板牛市主要來自於小盤的高成長潛力,白馬股和藍籌股的低增長與之相形見絀。資金一定會去追逐估值相對較低的中小創。當這種成長被證偽的時候,白馬股和藍籌股的穩定回報率重新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在綜合考慮中小板大量爆雷和貨幣收緊的現狀,資金的風險偏好急劇下降,所以白馬和藍籌便是投資者最好的避風港。一旦中小板估值殺到位,小盤股估值接近卻擁有更高的成長性,聰明的資金可能面臨重新配置資產的需求。

2、系統性風險危機隱現。目前的情況已然非常危急,大量股票的價格已經接近大股東平倉線,配資資金不斷被平倉導致閃崩。監管層一定會合力救市,(放緩IPO和增加資金投放量)保住不發生系統性危機的底線。倘若市場繼續弱勢下跌,因為質押臨時停牌的個股將會大量出現,這將會改變目前市場資金的供求情況。有價值的中小創將會是反彈的急先鋒。

歡迎關注 我的微信公眾號 宸熙之路(chenxizhilu88)我將在公眾號獨家發布周評,日評和股票估值分析。以後會在公眾號推出更多的福利回饋大家!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點贊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就有動力分享更多的投資乾貨。讓我們一起見證複利的威力!感謝大家支持!謝謝!


推薦閱讀:

股票技術指標哪些最常用?
「80後真正的機會在2019年」
超跌票的看法
蔣菲究竟會不會炒股?
學生有一萬塊閑錢投資什麼好?

TAG:股票 | 投資 | 炒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