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總要給農資人一個交代!

2017前半年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狀態下即將過去了,也許沒有被形容的那麼嚴重,但用這兩個詞來表達農資市場再合適不過。電商、糧價、氣候因素是本年度農資人探討的最多的話題,可是事實不以想法而改變,該來的終究會來,有的人庸人自擾,有的人真心感覺到撕心裂肺的痛,其實,農資界哪一年又不是這樣呢?

當我們的生活陷入低谷時,每個人都在期盼,期盼自己早日走出低谷,好像轉個彎兒,迎接自己的就是燦爛的太陽。但生活並不以幻想兒改變,逆境中需要變革,不斷地改變自己,修正自己才能找到更加合適的前進方向,但是,前途漫漫,新的一年仍然不容樂觀。

農資展會異常火爆

2016第二十二山東植保會

2016第三十一屆中國植保會

基層農資市場卻日漸難做

中國農資市場現狀

近年來,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產業政策調整,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急劇擴大、農資電商的崛起、農民種植和耕作觀念的轉變、嚴重的大範圍氣象及其次生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資市場特別是農藥。化肥以及種子市場,市場低迷,需求不振,庫溢價跌,總的形勢是主次混沌,撲朔迷離,詭異難測。亂象紛呈,走向不明,形勢嚴峻。特別是優良種業(如蔬菜)9%以上的市場被國外進口種子所控制,同比價格高出國產種子2%,這不僅是中國種業的損失,同時還加大了全體國人的消費負擔。傳統的農耕工具已基本淡出市場。各種農業機械工具市場雖有國家興農傾斜扶持政策的推廣激勵機制,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農機產品銷售不盡人意,旺季不旺,補貼效果不夠明顯。

一、淘寶逼停實體店的情景正在農資界上演

2016年的一整年,農資電商忽如一夜春風來,瞬間走進農資人的生活,有些腥風血雨的味道。農資電商的銷售是開放的,有些產品的價格低的嚇人,特別是零售行業,一時間零售市場就亂了套,這就是對零售體系衝擊的一個掠影,而且批發商的同類產品也賣不動了,於是農資人紛紛尋找替代產品,你說農資電商這不是在作死這個現有農資流通體系嗎,對了,說對了,就是如此。

二、農產品價格難有大反彈,農戶缺乏購買慾望

決定農戶土地投入的不是病蟲草害,不是籽粒飽滿、葉肥根壯,不是對土地的熱愛,也不是靠用營銷理念去衝擊吸引,而是種地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發達國家糧食生產早已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銷售都已形成了科學的穩定體系,人家的糧食賣的便宜也能賺錢,而我們卻不能。

三、市場競爭慘烈,你死我活蠶食利潤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各級農資經營單位還是要生存,低迷的市場就要用強勢的手段去刺激,生產企業刺激批發商拿貨,批發商刺激零售店拿貨,零售店刺激農戶拿貨,先不管這個環節花費了多大的代價,在起碼還賺錢的前提下,各自變化著不同的花樣方式,逼到最後,只能忍痛砍掉一部分中間環節,至於是批發商先死還是零售店先死,但用戶不會死,對於用戶來講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用到更加便宜的放心農資。

四、農資銷售更是良心

一個農戶拿著一株葉尖帶黃的植株,沒有任何其他癥狀,只是葉尖有點淡黃。農資店老闆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農民又哄又嚇,真菌葯、細菌葯、葉面肥、調節劑,實實在在給農民裝了一大袋。但是真實情況呢,可能就是因為高溫引起的輕微生理性黃化,高溫過了,什麼事都沒有。但農民卻因此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農民經不起小題大做的折騰

以上都是造成基層農資市場困境的原因,但如果你深入探訪到下面每一家農資店,又會發現更多深層次的原因。

1.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經銷商是最被動的,除了能決定賣誰的貨以外,別的基本上沒有主動權。辛辛苦苦的推廣一個產品,有反應了,農民認可了,銷量開始往上走了,其他的經銷商一擁而上也開始賣了,坐享你的推廣成果,反過來講你沒有你的唯一性東西,怎麼能凸顯你整個店的品牌呢。

2.缺少真正的實用技術

農資店主不光要能賣農資,也要掌握一些種植技術,不但是能解決病蟲草害,而且能讓農民增產增收,病蟲草害只是種植過程中的一個產物,農民要的不是過程,要的是結果。

3.對產品在乎價格不在乎價值

同類產品只關注價格,卻不關注使用效果,化肥不關注吸收率,只關注價格,農藥不關注實際技術指標,只關注同等含量、同種劑型什麼價格。

4.沒有綜合服務能力

農資店不應該單單是只賣農藥肥料,而是一個解決農戶從種到收的綜合服務平台,教農民種,幫農民賣。綜合服務能力越強,未來發展越好。

5.沒有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

現在農資的市場如果你還是悶頭只賣自己的產品,讓自己成為一個閉環肯定是不行的,互聯網+農業大勢所趨,農資人也需要對接互聯網,需要通過農業軟體來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目前農業市場適合農資人使用的軟體很多,有注重農資銷售的,有用解決農技問題轉向農資銷售的,以及致力於為農資人分享農資信息、拓寬農業人脈、發掘潛在商機以及展示農資使用效果的。

結語

縱觀當前的農資行業,市場疲軟,價格震蕩,農資市場所呈現的不確定性導致農資經銷商的發展生存面臨著風險,同時也蘊含著機會和挑戰。隨著農資行業整合腳步的臨近,農資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減少了企業的數量,這對曾經生活在相對幸福「襁褓」中的經銷商造成了直接性衝擊,農資流通領域中的經銷商及終端門店的數量越來越少,農資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資經銷商想要發展,原來的發展模式必須要改變,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的路上緊跟「互聯網+農業」的普及腳步,與時俱進,借力前行。


推薦閱讀:

未來農資的發展方向
劉祖軻:農資行業洗牌迎來千載難逢絕佳時機

TAG:農資 | 互聯網+ | 農民農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