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終身學習&常見的學習誤區
【回顧】前面三課,我們分別了解了髓鞘質在形成技能中的作用,艾利克森刻意練習的特徵,以及兩種記憶系統是怎麼配合工作的。
這三課並不是分開的,而是互相聯繫的有機整體。比如說,刻意練習有助於促進髓鞘質的形成,而刻意練習又可以促使工作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整體地學習如何學習,並在實踐中運用,才是「學而時習之」。
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
包括義務教育在內的教育系統是社會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假定進入教育系統的學生和家長都遵循系統本身的指引。舉個栗子,從小學到高中,即所謂的初等教育的每個階段,都有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標準。
所謂的標準,就是一個flag;flag的方向,是風的方向。比如說《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就指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總目標是: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這就是方向。
有人會覺得,這大而無物,不好操作啊。沒錯,因為課程標準是一個自上而下的系統,所以9年義務教育又劃分為三個學段,每個學段三個學年,各有細化的目標。然後規定每個學段的課程內容——這就是教科書內容的來源。
學生使用的教材、升學考試等教育過程中為人熟知的要素,基本上都是課標指引下的產物。換言之,進入了教育系統,即選擇在框定的範圍內接受教育。
學生(家長)在一個限定了範圍、規則的框架內競爭,誰能更好地理解規則,誰就更容易在競爭中獲勝。所以,本質上教育跟足球比賽是同構的,都有規則和邊界。
規則必然帶來某種程度的束縛。比如很多人喜歡批評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的應試教育。這些人不知道或不理解應試教育是當時經濟基礎薄弱的約束條件下的保證教育公平性的最優選擇。
誰都知道素質教育是更好的東西,國家也想搞啊,問題是:誰掏錢?(素質教育很花錢的說。)
當然,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國家財政有錢了,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有能力負擔額外的教育成本了。教育生態的宏微觀和二十年前比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有明顯的提升,各種教育培訓機構雨後春筍地冒了出來,等等。
這是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在「發號詞」說過,這裡再啰嗦一遍。每一個不想被時代拋離的人,都要有一項站住腳跟的本事:終身學習的能力——不管你是想保持現在的生活方式,還是想有一天完成階層的穿越。
終身學習,首先是一種態度,其次才是一種能力。
下面做個態度的小測試:
你想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嗎?A 不想擁有,因為有錢、任性;B 先把應試教育搞好先,上了大學再考慮;C 在學生階段學習怎麼提升學習能力
選A的土豪請讓路,下面我們只跟選B、C的同學聊聊。
研究表明,形成技能迴路的髓鞘質在35-40歲之後,總量上呈緩慢下降的趨勢,和人的生理機能衰老基本同步。儘管神經科學家認為,大腦的適應性和可塑性超出了早前的預估,但是注意,超的有限。比如很多職業運動,最佳的開始訓練年齡是10歲之前,過了這個窗口,難度呈底數大於1的指數函數的曲線上升。更重要的是,形成新技能迴路的最大障礙不在未能的技能,而在已能的技能。
學習技能同樣如此。如果你習得的是應試的技能——這是很難遷移的,會使你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感到不適。上過大學的很多過來者都有體驗,經歷高考後的他們(包括在下)對學習有一種逆反式的體驗。這是一部分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選擇放縱的原因。
如前所述,我們今天有更優的選項:提升你的學習能力。選C的同學想像一下,輕輕鬆鬆地把中考、高考搞定,還把大學給上了這種感覺。
三個誤區
我們將學習能力分為三個維度:動機、習慣、方法。(如下圖)
(學習的最佳狀態當然就是:有良好的動機和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方法)三個維度展開都是非常大的課題,所以,下面談的是在動機ok,習慣ok的約束條件下學習方法的問題:三個常見的學習誤區。
1、學習=刷題
動機ok,但是和行動力不匹配的一類同學(及其家長)會把成績不佳自我歸因為做題太少。這是對學習的認知中的流傳最廣的一大誤區。
首先,刷了很多題,也考不好試的悲催同學也很多···
其次,反過來,「做題少」、「不勤奮」只是成績欠佳的表面癥狀。好比病人發燒,是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燒退了病就好了呢?未必吧?
實際上,「成績不好=做題太少」這個誤區產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練習太少,而是有效練習太少。
什麼叫做「有效」?我們對「有效」的定義有三條:
甲、是否有助於理解基本概念;
乙、是否有助於與其他知識建立聯繫;
丙、是否有反饋糾錯的過程。
2、Deadline效應
拖延症現在成了一個廣泛的話題。有期限的任務,對拖延症患者而言,有個Deadline效應:非要拖到最後一刻,壓力才能達到觸發行動閾值。比如中小學生的寒暑假作業,大學生流行的考前一周惡補一學期的功課。
在Deadline催逼下的最後一刻努力,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有效:
- 課程難度不高;
- 文科類的需大量記憶的科目。
第一種情況容易造成對自身學習能力的錯覺。一般而言,隨著課程難度增加,這種方式就玩不下去了。
第二種情況,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學習周期的記憶是短時性的,會出現考後即忘的情況。參考第1課講的髓鞘質的形成就知道了。
3、筆記錯覺
介紹學習經驗這件事,經常會聽到諸如: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建立錯題本之類的學習建議。
這些經驗靠譜嗎?讓我講個故事先吧。教育界有一位很有名的王金戰老師,他在人大附中任教的時候,同時帶過一個實驗班和一個普通班。猜猜哪個班的筆記做的好呢?
我們來看看王老師的原話:
實驗班的學生沒有幾個做筆記的,上課瞪著眼,手裡拿著筆,連紙都沒有。我講到某個地方,學生的手就開始動,甚至有時候眼睛看著黑板,手在下邊演算。結果我一個題講完,學生的答案也就出來了。例如,我列出一個題目來,我一邊列一邊講思路,結果學生的思路基本能跑到我的前邊,我這個題抄完了,他們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但是普通班是什麼情況呢?我講題,在黑板上寫,學生在下邊抄,我寫完就開始講了,學生還沒抄完,他們就先顧著抄完。所以他們的筆記做得都很認真,但是記筆記的目的是把老師講的話基本上原封不動地照搬到筆記裡邊——光顧著抄筆記了,老師講的內容他都顧不上聽,或者聽得似是而非。這樣完全是本末倒置,記筆記的目的本來是對聽課的一種補充,結果這些學生上課的主要任務是記筆記,聽課倒成了次要的。
好學生不做筆記,更好的學生連線都不劃。據說張五常的兒子讀書時,課本都是嶄新的——他老爹還經常告誡他,不要太用功學習喲,悠著點喲;千萬不要考滿分喲,七八十分就可以了喲;上了大學後再慢慢發力喲。
所以,「經驗」都是因人而異的。從學習機制的角度看,課堂筆記意味著記下老師講的「正確」的東西。筆記的目的是為了給「內化」知識慢的學生重複練習、建立神經迴路的機會。然而,記筆記的學生,常常會把做筆記誤作已經掌握的知識本身。
而實驗班的學生不需要記筆記,是因為他們的內化速度快,輸出順暢,再筆記的話就多餘了。
你說是不是?是不是?
【總結】:上述三種學習誤區幾乎都屬於「經驗」的誤區,都可以追溯到對人的認知、學習機制缺乏充分的認識。
對誤區一,刷題(練習)的目的是形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迴路。根據刻意練習的原則,這個迴路要通過對錯誤有效、及時的反饋獲得。
對誤區二,需要意識到髓鞘質的構建成牢固的結構需要時間,因此有間隔地重複是必要的。每天練習一個小時,一連十天,和一天連續練習10小時,花了同樣的時間,哪一種比較高效?不言而喻。
對誤區三,有人說他一聽就懂,一做就錯,那根本是假懂。知道(懂)到形成技能,唯一的途徑是正確地練習。
你以為你真的知道啊?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Got it?
預告:下一課,還沒想好。
推薦閱讀:
※孔慶東是「沒文化的流氓」嗎?為什麼他也能做教授?
※這裡有你們要的百科全書
※連?父母證?都沒有,你也敢生孩子?
※如何讓孩子盡量避免被洗腦?
※如何指出他人言論中的邏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