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課本之外的「長平之戰」真實情況是什麼樣?

中國歷史課本之外的「長平之戰」真實情況是什麼樣?

《大秦帝國之崛起》·《長平之戰》觀感

從小學過中國歷史的我們,都聽說過長平之戰。腦海中大致的印象是長平之戰在秦趙兩個國家之間展開,其結果是秦勝趙敗,趙國被坑殺40餘萬士兵與降卒。過程中,趙軍主帥先是堅守不出的廉頗,後來被秦人用間計與收買,換成了紙上談兵而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最終導致兵敗誤國。

期間的插曲是,趙括的父親趙奢批評他只會紙上談兵,並警告趙括不應被重用,若統帥趙軍只會誤軍害國,並且趙母還曾面王力諫趙王不要重用趙括,但趙王不聽,結果聽讒言而用了趙括誤了自己的國家。

中國歷史課本對此戰雖有提及,但內容不多不詳盡,而且其中令人不解之處頗多:起初,長平之戰打起來的原因是什麼?具體的導火索是什麼?過程中,小人的讒言是如何說服趙王用趙括換下廉頗的呢?這當中小人究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即使替換掉廉頗,為什麼一定是趙括呢?有無其他人可替代?為什麼其他國家沒有參與?結果中,趙軍都降了,為什麼秦軍還要坑殺降卒?坑殺降卒之後,兩國又發生了哪些事件?影響上,本次大戰對秦趙兩國今後有什麼影響呢?

上述問題,歷史課本並沒有給出答案,直到我最近看完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後,才撥開歷史迷霧,找到問題的答案。

據《大秦帝國之崛起》講述,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殲滅戰,改變了戰國時代的國際格局,加速了中國古代第一次大一統。

01時局

戰爭發生在秦國的秦昭襄王(贏稷)與趙國的趙孝成王(趙丹)時期。當時的秦國經過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之後強大起來,又歷經秦惠文王與秦武王兩代君王的努力,國力大增,國勢日盛,向東合縱五國打垮齊國;向南攻取鄢郢,征服楚國,向三晉大地將韓國與魏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秦昭襄王在位中期,秦國確立了對山東六國每一個國家的優勢,東出之勢,統一之心昭然若揭。

當時的趙國,在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之後,又經過趙惠文王,共兩代先王的改革與努力之後,迅速強大起來,國力,尤其是軍力大增,成為山東六國之首,也是秦昭襄王時期,唯一一個以一國之力打敗秦軍且不懼秦國的國家。當年,趙國的馬服君趙奢率趙軍在閼氏之戰中殲滅8萬秦軍。

如此一來,趙國成為了秦國東出攻取天下的唯一對手與強敵。欲統一中國,秦趙必有一戰,但都不知道這一戰何時到來。

歷史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秦國東出之勢已成定局,但導火索由趙國親自點燃。

當年,確定東出戰略的秦國決定由近及遠,遠交近攻,欲先攻打離秦國邊境最近的韓國,並派兵切斷了韓國首都新鄭與邊地上黨郡的聯繫。敵不過的韓國只得投降,並將戰略要地上黨郡割讓給秦國。

孰料,上黨郡軍民憎恨經常侵略韓國的秦人,不甘心將上黨割讓給秦國,於是在郡守的帶領下,違抗王命,私自將上黨獻給了趙國。

如此,趙國在不費不一兵一卒,並擁有民意支持的情況下,擁有了上黨郡,擴大了地盤,於是欣然納之,並派重兵去接管與把守上黨郡。

秦國在前頭流血犧牲,結果到手肥肉被趙國吃了,當然不甘心。憤而派兵強奪上黨郡,自然而然與趙國幹上了。

趙國上黨守軍不敵秦國,最終還是丟了上黨郡,並退回趙國國內。心中仍然憤憤不平的秦軍窮追不捨,將戰火一路燒到了趙國的戰略要地——長平關。

這就是長平之戰爆發的歷史背景與導火索。可以說,長平之戰是一場意外之戰,是被韓國拖入坑中的坑趙之戰,原本是秦國打韓國,結果演變成秦趙大戰,當年誰也沒有料想竟是這樣的結局。

02識局

戰火燒到了趙國本土長平關之後,趙國人吃驚了不小。因為長平關是趙國的軍事要塞,也是通往趙都邯鄲的唯一屏障,一旦長平關失守,那麼首都邯鄲將直接暴露在秦軍與秦劍面前。

趙國人不得不重視起來。但他們認為在長平關,趙軍佔盡天時地利與人和,於是派出老將廉頗出征。

廉頗到了長平關前線之後,與秦軍展開小規模的較量,發現攜帶勝利之威的秦軍果然厲害,若雙方對攻,趙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於是,決定依據長平關的地形地利,高築牆,廣積糧,採取防守態勢,保守對敵,謹慎應戰,藉此拖住秦軍,拖垮跨越國境遠距離來作戰的秦軍,讓秦軍在數月之內不戰而退,或者說知難而退。

在朝堂議政時,故去的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不同意廉頗的戰爭策略。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趙括夸夸其談說,秦軍跨境作戰,雖攜勝利餘威,但卻是在趙國本土,對於趙軍而言,趙軍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而且雖然秦軍英勇,但經過胡服騎射之後的趙軍同樣強悍,此時應該與秦軍對攻,採用攻勢為妥,與秦軍一決高出。趙括的意見得到了趙王叔、平原君趙勝的支持。

但趙王考慮及朝臣都支持廉頗,同時趙王覺得廉頗作戰經驗豐富,趙括經驗不足,所以任用廉頗為妥。

廉頗也分析認為,趙軍對陣秦軍並無必勝之把握,不如先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他還認為,秦軍遠距離作戰,糧草後援接濟困難,而且戰線過長,補給是大問題,因此堅持不了很長時間。

沒想到廉頗錯了。秦國很能堅持,而且能堅持很長時間。在秦昭襄王看來,雖然他從未想過如此之早地與山東六國之首的趙國交戰,但是,秦國東出之勢已定局,既然秦趙早晚必有一戰,那麼這一戰提早到來又未嘗不可。

秦昭襄王分析,若秦敗趙勝,秦國大不了退守到函谷關內,守住關口,繼續韜光養晦,反正趙國也攻不進關內;若秦勝趙敗,即秦國大出之勢無人可以阻擋,一統天下的進程也必將大大加快。

很顯然,對於戰爭層面的認識,秦趙兩國有大不同。秦國是站在攻謀天下的高度著想,而趙國是站在保全本國的角度出發,在認識層面的高下立判。

03變局

由於秦趙對決,誰都沒有必勝把握,因此雙方在趙國本土的長平關展開長期對峙,這一對峙就是3年。

3年,不僅超出了秦昭襄王的預估,也大大超出了趙國君臣的預估。原先以為只需幾個月的戰爭竟然持續了3年之久。秦趙兩國開始扛不住了。

3年的對峙,秦趙兩國在長平關共屯兵40-50萬人,除軍士的口糧外,運輸線、補給線等相關的各項成本支出讓秦趙兩國越來越力不從心。

用《孫子兵法》中孫子的說法是: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理,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在對峙的第3個年頭,中國大地出現旱災,糧食出現了絕收的情形。因此兩國國內糧食吃緊,饑民出現。而且其餘五國都在觀望這場戰爭,都不敢輕易向任何一方借糧,如果借給了loser,害怕有一天勝者會怪罪自己。

面對如此情形,秦王與趙王各自從自我做起,節衣縮食,要求王公貴族都跟他們一樣,節省下來糧食送往前線,給將士們吃。

當然這些舉措對於解決糧食困局無濟於事。尤其是對於趙國來說,情勢危急,前線將士吃不飽飯,國內饑民遍地,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局面,戰爭越持久,情勢越危急。

不同的是,秦國由於地盤大,又坐擁天府之國的巴蜀,關中無糧,還可以從巴蜀大後方遠調至前線來,因此局面要相對好一些。相比,趙國的縱深就沒有那麼大,而且處於塞北之地,根本無糧可調,因此局面在不斷惡化。

漸漸地,苦熬了3年之久的趙國,人心思變,希望尋找方法來解局,以結束這場戰爭。

解局的路徑無非是兩種。一是:和談;二是開戰。

但趙王想著是一邊和談,一邊找外援,進行合縱攻秦以圖開戰結束戰爭,畢竟趙國堅持了3年,並不想輸。

在和談方面,趙國由於搶了秦國的眼中肥肉上黨,既惹怒了秦國,也惹惱了韓國(我自家的土地是要給秦國的,結果被趙國搶了去),因此和談並沒有佔住理兒,況且秦王根本不想和談,一心要打敗趙國。

在合縱方面,本來深受秦國欺負的魏楚打算和趙國結盟出兵,但是秦國派出終極大魔王——武安君白起。

(由邢佳棟飾演的秦國武安君白起電視劇照)

白起是戰國名將,號稱人屠,令各國諸候聞風喪膽。因為凡是有白起參與的戰爭,無一不是秦國勝列國敗的結局。白起不只是常勝的將軍,而且是百戰百勝的將軍。

白起接到秦王的接令,出使懼秦久矣的魏國恐嚇魏王,最終嚇得魏楚兩國退出盟約,因此合縱策略宣告失敗。

趙國不得不以一國之力對決強秦。

04對局

和談與合縱均告失敗後,趙國只有一條路:開戰。

在開戰之前,趙王將廉頗從前線召回朝堂議事,沒想到廉頗仍然堅持認為要防守,還要再堅持幾個月。並且廉頗還說,現在開戰時機已過,若是3年前開戰,趙軍佔了天時地利人和,或許佔據先機,未嘗不可一戰,但如今時機已過,堅守仍是最好也是最慎重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廉頗這番話說得有點不負責任。3年前開戰你是反對的,3年後又說當時開戰不失為一個好時機;3年前防守,你只是說數月敵可退;3年後,又說數月敵自退。廉頗這話根本不靠譜,這完全是站在一個軍事統帥的角度在考慮問題,完全沒有從趙王的角度考慮問題,因為趙王還需要考慮國內老百姓的生活。

戰爭進行到這種局面,防守又不知守到何時,趙國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等死,還是找死?

此時趙王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是找死,與秦軍決一死戰。

於是,趙王聽了叔叔平原君趙勝的建議,將趙括召來。趙括認為天時地利人和,趙軍並沒有失去,趙軍強悍仍然可以一戰,他堅持主戰,甚合王意。

這時,秦趙兩國的間諜出場了。

秦國間諜打聽到趙王想要開戰並且還要更換主帥之後,立即報告國內。秦國得知,趙括要換廉頗後,決意造輿論幫助趙國換將。(主意這是秦國一慣做派,打不過對手,就想辦法讓對手換將。秦滅趙時,同樣用間計替換趙將李牧)

首先,秦國派人重金賄賂趙國大臣,讓他們在朝堂支持趙王的開戰意圖,並狂贊趙括的才能。其次,秦國在國內放風,通過四處打聽秦國情報的趙國間諜散播假消息,「秦軍不怕廉頗,不怕趙軍,唯獨怕馬服君之子趙括。」

這樣一來,內外扇風之下,用趙括換下廉頗就成為了必然。縱使後來,趙母力勸趙王不要讓兒子趙括當趙軍統帥,但趙王心中的開戰主張已不可動搖。

為何趙母的規勸起不到效果呢?關鍵時刻,就是被秦國收買的趙國奸臣從中作梗,力勸趙王任用趙括。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趙括劇照)

也許有人問:為什麼必須是趙括呢?因為這是秦趙兩國都希望的人選。

對於趙國來講,趙括主戰,甚合趙王意圖;同時,趙括論兵,讓他的父親趙奢駁不過他;而且趙括是打敗過秦人的趙奢之子,自古以來父業子承,況且趙括還主管練新兵,還受到趙國奸臣與王叔平原君的支持,有民意基礎。

對於秦國來說,趙括是個年輕的將軍,但並無實戰經驗,因此容易被打敗;同時趙括有名無實,只會紙上談兵,並無實質才能,再就是趙括因沿襲父親盛名統兵讓人心服。

由此可見,趙括對於兩邊來說都是一個「理想」的人選。趙國是看錯了人,秦國是看對了人。

另外,這裡不得不說的是秦國兩國的間諜管理制度。秦間知道找趙王身邊的人拿到一手情報;而趙間只會道聽途說,不會核實情報的真假,其中武安君稱病不上前線的假消息就沒有核查到,這很不專業,因為沒有相互映證。

秦間與趙間的用度不一樣,秦間大方,自然是得益秦國的財政實力做後盾,趙間也小器了,沒有錢買到真實有用的情報,因此只能靠道聽途說,結果獲得了假情報,還幫助敵國傳遞了他們想要傳遞的情報。最終誤君誤軍而誤國。

《孫子兵法》對「用間」給予了非常高的認識。孫子曰: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這在長平之戰中是多麼重要啊。因此,我覺得軍事等競爭性場景中,必須要用多路間諜,培訓間諜的專業性,同時在捨得投入,因為這是一項以小投入可以改變大戰局的事情。

05敗局

真正的對決開始了。

秦國密秘地派出了卧病不起的武安君白起上前線,取代前軍將領王齕擔任總指揮。而趙國這邊的將領是趙括,他仍然心存僥倖地認為百勝將軍白起不會上戰場。

先期發起攻擊的趙軍離開了廉頗苦心經營了3年之久的營壘,渡過丹水向秦軍營壘發起進攻,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掉入白起布下的陷阱。

兩軍交戰中,秦軍投入了40萬,趙軍投入了45萬。結果是,秦軍戰死20萬,將20萬趙軍圍住使其不能突圍。趙軍戰死25萬,並且營壘盡失,陷入了圍地。

被圍困的20萬趙軍數次突圍未果,只能在秦軍的包圍圈中,餓以待斃。在援軍不至,苦守40餘天無望的情況下,20萬趙軍在飢餓與絕望中,放下武器,選擇向秦軍投降。

秦軍受降後,將自己手中不多的軍糧分派給了20萬趙軍。

接下來,就該如何處置這20萬趙國降卒了。這是白起與秦昭襄王面臨的選擇。

如果收留這20萬降卒,秦軍根本無法消化與分化,因為人數太多了,一旦秦趙再開戰,這20萬降卒將是反秦的第一力量,況且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趙人人心難降。

如果殺了這20萬降卒,那麼,秦國與秦軍將背負的是殘暴的罵名,不僅如此,在今後的攻伐戰爭中,秦國的敵人只會跟拚死一搏,再也不敢投降,因為有先例在前投降也是一死,秦國征服列國遭遇的抵抗將會越來越重。

如果放了這20萬降卒,這些降卒回到趙國,回到家鄉之後,不會感恩秦國,只會積蓄復仇的力量,3年之後,緩過勁來,勢必又會成為秦軍的死敵,屆時不知道又將會有多少秦軍死在這批放歸的趙卒刀劍之下。

分析利弊之後,秦昭襄王決定殺降。因為,他認為這20萬降卒被殺滅之後,那麼強大的趙國將再也無16歲以上的成年男子,國力與國勢必將從此陷落,並使之數年甚至十幾年、數十年都難以形成抗衡秦國的力量。

不過,秦昭襄王並沒有給白起下詔書,而是給了一張空白的詔書,讓白起自己決定。白起當然領會秦王殺降的意圖。為秦國與秦王計,就下令在夜裡諸殺了20萬趙軍降卒。

但白起從此對秦昭襄王產生了怨恨。因為秦昭襄王給空白詔書就是不想自己承擔殘暴的罵名,卻把這一罵名推給了白起。自此,白起背負了一個不信不仁,無情無義的罵名。

忍著巨大的委屈,白起向秦王建言,趁勝追擊,攻打邯鄲,滅掉趙國。不料,秦相范雎害怕白起功勞太大,以後會騎到自己的頭上,於是建議秦王停止進攻。而此時的秦昭襄王害怕經歷長平之戰的秦國追滅趙國會大大折損自己的力量,而給另外五國可乘之機,也同意叫停白起的繼續進攻。

恰逢此時,趙王親赴秦國,認輸、割地、求和、訂約。秦王欣然同意,讓白起收兵回國。

回國後,白起對秦王失望透頂,自此,再不聽詔令,拒絕帶兵出征,選擇遠離戰場。君臣之間的嫌隙與怨恨不斷增大,最終,秦王賜死了一代名將白起。

半年後,趙國毀約,不履行諾言,秦王發兵圍攻邯鄲,趙國請來魏楚幫忙,在邯鄲之戰大敗秦國,一度攻至秦國河西,並在西周國以天子名義邀約六國攻秦。

無奈,當時的山東六國都被秦國像割韭菜一樣,割掉國力與軍力,縱使六國合縱結盟形成聯軍,卻由於力量弱小,被秦國打垮。

這一戰下來,秦國確立了1>6的絕對優勢,對山東六國像扭柿子一樣容易。自此,由秦國主導的統一戰爭與統一進程開始登上中國歷史舞台。


推薦閱讀:

趙王為什麼要在長平之戰讓趙括代替廉頗,真正原因你知道多少

TAG:長平之戰 | 周朝秦國 | 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