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靜靜地遲到"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吃一塹,長一智」是一個古老的諺語,意思是: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增長一分才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畫風卻往往不是這樣的!

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困惑:

我家孩子,同樣的錯誤犯好幾回了,總不長記性!

育兒專家說,要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我也確實這麼做了,但似乎沒什麼效果啊!下回該怎樣還是怎樣,一點用都沒有!

. . . . . .

為什麼會這樣呢?

別著急,先聽我給你講一個前不久發生在我女兒身上的小故事。

1

那天,是周日。

和往常一樣,小妞午睡起來,要跟我去遠在靜安的雅馬哈音樂中心上課。原本18:10分的課,帶小妞坐個地鐵過去,大約也就單程50分鐘的路程,可她不喜歡坐地鐵,一定要我帶她換乘2輛公交車,搗騰20幾站路,花上1個半小時才行。當然,這也沒什麼,小盆友喜歡坐公交車看看馬路上的路人、風景,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事先預估好路上的時間,提前出門就OK。

然而,那天她卻賴床了!!!

可能因為中午入睡的時間拖得有點晚,當我像往常一樣15:30去喊她的時候,她不願意起來,對我一個勁兒地說:還想再睡一會兒。幾次下來,竟委屈地哭了。

於是,我也不勉強她。

大約16:00 小妞自己爬起來了,她似乎已經察覺到今天起晚了,急吼吼地穿衣服、收拾,等到我們一起出門,已經超過16:30了。

2

照這個時間,坐公交可能就來不及了,於是,我和小妞商量:今天時間晚了,咱們坐地鐵去吧!

「不要!不要!我要坐公交車!」

於是,我們手拉著手朝車站走去,當距離車站只有200米的時候,眼看著一輛725開進站,停了下來。

快跑!我抱起小妞一路狂奔,一邊跑還一邊喊:等一下!等一下!

然而,最終公交車還是「無情」地開走了. . . . . .

懷中的小妞急得直跳腳,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725間隔的時間特別長,錯過了一輛,就起碼還要再等10分鐘。

原本就緊巴巴的時間,現在更危險了!

我嘗試著又問了一次小妞:咱們要不要去坐地鐵?

她咬了咬嘴唇,吐出兩個字:不!要!

3

此時,內心有個聲音開始翻騰:真是倔脾氣!自己貪睡還非要坐公交車,今天鐵定是要遲到了!40分鐘的課,學費要140呢!真會給你老娘燒錢!

我們娘倆就這樣頂著寒風在車站靜靜地等著,誰也沒有說話。

一陣陣的寒風,將我焦躁的情緒慢慢吹散:著什麼急,生什麼氣呢?既然一次「遲到」已經在所難免,為何要去破壞孩子的一次寶貴的挫折體驗呢?

當我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我才看到:孩子正在一旁不安地搓著衣角,時不時地向遠處張望。

「等著急了吧!車子怎麼還不來呢?」

小妞略帶疑惑似地看看我,不作聲。

4

公交車終於來了,小妞迫不及待地上了車,找到常坐的那個位子坐了下來。

一路上,她沒有像平時那樣一會兒看窗外、一會兒唱歌,她緊緊地握著座位前的扶手,使勁兒來迴旋扭著,眼睛死死地盯著公交車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時間。

. . . . . .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傳來了整點報時的聲音。

六點了。

可我們還在路上,還有五、六站路,十分鐘之內是不可能趕到教室上課的。

小妞像是發現了這一事實,開始用力將座位前的扶手往前推,彷彿這樣可以讓公交車開得更快一些. . . . . .

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

5

終於下車了,小妞也顧不上喊我抱了,拖著我就向前跑。

待我們三步並成兩步跑到教室門口,裡面早已傳來了音樂聲,我一看手錶:18:20,我們遲到了10分鐘。

推開門,悄悄地走進去,小妞火速脫下外套,立馬進入到了上課狀態!這在之前幾乎是很難做到的。

課程結束,當我們走出教室,小妞扯扯我的手:媽媽,對不起!今天我錯了。以後我不賴床了!「

我微笑著蹲下身,抱緊了她。

6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如何才能幫助他們學會反思總結,在今後的生活中做出相應的改變,是父母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然而,關心則亂 。

養孩子,難就難在大人對於自身情緒的把控上。生活中,父母經常會因為著急而忍不住責備孩子。

最常見的話術就是:

你瞧!讓你不聽話,現在. . . . . . 了吧!

殊不知:孩子原本就擁有智慧。當他們因為自己的行為體味到了「自然後果」時,會感到難受。

此時,父母溫柔的陪伴,接納與寬慰,才能幫助孩子真正從情緒中走出來,靜下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總結;

如果此時,父母任由自己焦慮的情緒肆虐,喋喋不休地進行教育,那麼孩子會感覺被「落井下石」,注意力反被吸引到與父母的情緒對抗上去,而忽略了本該反思的事件本身。

如此,好端端的一次 "挫折經驗」,就這樣被玩壞了!

設想當時,如果因為心疼錢,把情緒發泄到孩子的身上:讓你貪睡!讓你脾氣倔非要坐公交車,看!遲到了吧!

那麼結局,必不會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沒人意識到「寄宿制」對中國孩子帶來的慘痛傷害(值得每個家長認真讀的文章)
有多少人輸給了父母不同意?
老人吃點零食好---孝敬父母的又一選擇
90分鐘,11個問題,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次「應考」全記錄
寶寶高熱不退,這3個誤區您必須知道!

TAG:父母與孩子 | 生活習慣 | 家庭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