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到了什麼?

最近朋友圈裡王陽明又火了,但多是推崇他的成就和影響,對幾個關鍵轉折,如王陽明靜坐格竹子、龍場悟道等都是語焉不詳。想起二十多年前讀過的一本小說對此有過講述,拜網路所賜,搜到了,共同複習一下功課:

 陸隴其所致力的「朱子之學」,重在「格物致知」,以為「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格物就是窮物之理,以至於極,來擴充此心的知識,到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這就是所謂「窮理盡性」。

  但陸象山的看法不同,他認為「心即理」,是一非二,此即為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良知」。如果說一個人定要讀書才會有良知;那麼堯舜並不曾讀書,何以成為聖賢?

  明朝的王陽明,本來也是信服朱元晦的學說的,從格物去致知,所格之物是院子里的一叢竹子,為何竹有節?為何竹長青?竹如何生筍?何以筍可食麵竹不可食?竹葉又為何與樹葉不同?這樣格來格去,格不出一個名堂;而焦勞苦思,到了第七天上竟懨懨成病,很悲傷地在想,沒有這大力量去格物,聖賢是做不到的了!

  到後來,王陽明得罪了權勢薰天的太監劉瑾,被謫為貴州龍場驛的驛丞,那地方在貴州西北的萬山叢中,荊棘遍地,五穀不生,既有毒蛇猛獸,又有瘴氣毒蟲,一到了那裡,便難望再還家鄉。就是王陽明,得失榮辱,都可以置之度外,只有生死關頭卻還看不破;自覺道學之士,這一關打不破是一種恥辱,因而置了一副石棺材,放在住處,自己對自己發誓:絕不以生命為念,如果劉瑾余憾不釋,要來加害,那也隨他,反正棺材已經預備好了!

  有了這樣一個最後打算,便終日端坐,靜等大限自至。但說也奇怪,久而久之,覺得胸頭一團春意,不但忘掉死,而且忘掉困苦。看到跟他來的僕從都生了病,便自己砍柴汲水,煮粥給大家吃;知道大家中懷抑鬱,便又教大家讀詩;在那種生人所不能堪的環境中,誰也沒有心思來聽他忽發雅興,大吟其詩,於是王陽明改了一個花樣。

  他是餘姚人,離紹興不遠,從小就會唱「紹興高調」連唱帶做,還加上插科打渾,僕從都在暗地裡笑他「窮開心」!但是,大家到底是開心了,有了笑聲,病也好了;打起精神來過日子,跟言語不通的苗子相處得很好。

  於是王陽明就想:聖人到了這步田地,除此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樣想來想去想到半夜裡,明月中天,寸心澄澈,忽然大悟,自己所做的事,就是聖人之道!自己心裡就有良知;良知可以自致。不必經由格物去求。這比陸象山的學說更進了一步,而與朱元晦的道理,相距也就更遠了。

  但是,陸隴其不喜歡王陽明「致良知」的學說,另有緣故。

  王陽明的「致良知」的由來,近乎佛家的「頓悟」;他的《傳習錄》中,有「所機鋒」的禪味。陸隴其所討厭的,就是這一點禪味;因為在儒家看,那是異端!

以上摘自台灣作家高陽《清官冊》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1

我理解,王陽明悟道有兩點:1、良知可以自致;2、堅守這份良知,人人可成聖成佛!

這是簡單說吧,難免掛一漏萬,歡迎大賢指正!

推薦閱讀:

TAG:王陽明王守仁 | 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