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網易雲音樂的「音樂社交」構想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音樂播放軟體,以「眾多高品質音樂」、「幫助發現好歌」和「音樂社交」為主要核心賣點。其中最突出的是「幫助發現好歌」,整個產品以「歌單」作為骨架梳理所有內容,輔之以個性化推薦演算法,幫助用戶挖掘很多優質的長尾歌曲。

雲音樂當前所處的階段

針對產品的不同階段,產品功能重心偏向不同:

  • 產品導入期:重點突出高品質無損音樂下載、通過歌單發現好音樂外加導入歌單,吸引一大幫音樂愛好者

  • 產品成長期:大量積累優質歌單,建立個性化推薦系統,音樂評論、歌詞分享,快速擴大用戶體量

  • 產品成熟期:打造品牌認知,繼續提高用戶體量和粘性,探索商業化

當前雲音樂的月活用戶超過3000萬,我認為已經進入成熟期,所以產品功能策劃將往提高活躍度和探索變現方向考慮。

雲音樂在當前階段下可能的發展方向

  • 深度社交化,提高用戶粘性,增加音樂內容的分發維度

  • 利用電視選秀節目、演唱會O2O直播購票等打造明星效應,和熱門活動的版權合作

  • 設置更多場景化分類,滿足用戶精準需求(如睡前、跑步、開車等)

  • 提供獨立音樂人交流、原創作品、音樂周邊產品等

在這些選擇中,我認為最值得一做的當屬音樂社交。原因如下:

  • 促進用戶活躍和使用時長,增加用戶用眼睛看雲音樂的時間

  • 形成良好的社區氛圍,可以形成壁壘和差異化
  • 利用社交數據可以完善用戶畫像建模,反過來改進音樂推薦演算法
  • 為粉絲經濟做鋪墊,探索除了聽歌收費以外的商業模式

音樂社交在商業化的潛能

美國音樂產業在2016年上半年的零售額是34億美元,而國際唱片協會的報告顯示中國15年音樂的銷售額僅有1.69億美元,僅相當於一部普通電影的票房收入。

從數據看,QQ音樂從發行數字專輯開始算起,總共賣出了2000萬張,但是收入才剛過1億。另一方面,儘管中國用戶的付費意願在提升,但是擁有1億日活的QQ音樂,付費用戶數量只有不到1000萬,相比spotify有接近萬分之一的用戶都是付費用戶。

如果說當前國內的音樂流媒體是一個百億級的市場,那麼偶像娛樂行業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高曉松也說過「在國內,讓粉絲為音樂付費,8塊錢他都不幹,但是你讓他為偶像,8000塊錢他也買」。首先利用社區將音樂粉絲群體圈住,然後開發消費者的新需求,圍繞音樂和歌手本身,從廣告到巡演,從衍生品到音樂眾籌,甚至VR演唱會,都具備很大的想像空間。而這一切,都是基於用戶對平台有重度粘性的,因此我認為音樂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當前雲音樂社交模塊存在的問題

首先分析一下當前雲音樂除了音樂評論以外的社交功能:

  • 動態和好友內容,採用的是普通的FEED流產品的設計,從觀看者角度看,裡面的內容基本是一些默認關注賬號發布的內容,以及根據聽歌喜好做的推薦演算法。我估計設計者一開始希望的是營造類似Facebook或者QQ的好友聽歌動態,卻無奈普通用戶根本不發布內容,所以只能用上述內容作為填充。回過來思考普通用戶為什麼不發布,從動機考慮,大部分人分享音樂的動機都是向自己的好友安利好歌/隱晦表達情緒/ 彰顯格調等,這些的前提都是「大量的真實熟悉的好友」,那麼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更明智的選擇。同時聽音樂往往會在工作、走路、上下班途中,發布社交狀態也缺乏足夠的場景支撐。

  • 附近,將這個功能做的最好的是陌陌,LBS往往跟荷爾蒙捆綁在一起,是一個純社交向的功能,而不太適合興趣社區。從用戶需求看,聽歌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行為,和地域屬性弱相關,並不在乎周圍的人在聽什麼。

  • 話題,是由官方小編髮起的話題活動,沒有一個明確的內容分類和傾向,基本是最近的時事熱點,和其它社交軟體沒什麼區別。有很多話題很難發布相關的音樂狀態,從結果來看用戶參與度都比較低。

總結一下,雲音樂「朋友」模塊採用的「好友動態」的FEED流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簡單通用,用戶上手容易粘性高;缺點在於當關注關係還未建立起來時,用戶會明顯感覺到「動態里的內容我不感興趣/與我無關」,最重要的因為缺乏需求和場景導致發布意願很低

因此,在重構社交功能的關鍵在於,讓用戶主動或被動地發布更多動態,然後精準地將這些動態分發到對此感興趣的其他用戶中

所以接下來重新構思用戶如何願意在雲音樂願意使用社區功能,先從用戶的需求開始考慮。

確定社區的目標用戶,建立用戶畫像

定義目標人群和他們的需求:

  • 普通用戶,想要知道自己的好友(需要是非常好的朋友)最近在聽哪些歌,最好能在聽歌方面有一些互動

  • 音樂愛好者和KOL,對音樂有鑒賞能力並且願意為陌生人整理推薦歌曲,在各自領域(如搖滾、民謠)等有深刻見解社交活躍者,以年輕人為主。這幫用戶活躍在以微博、豆瓣、知乎為代表的興趣向社區中。具體可以分為:

  1. 追星族,願意為偶像歌星花大量時間和金錢,使用貼吧、微博等社交媒體尋找偶像的諮詢消息,經常看偶像的視頻。
  2. 二次元人群,他們很年輕而且非常熱衷於線上社交,與追星族不同的是,他們去中心化社交的意願更強,互相的交流也更頻繁。
  3. 影視愛好者 無論是國外的spotify還是國內雲音樂的排行榜中,影視周邊音樂的熱度一直都很高,而且任何一部影視動漫作品往往都會配套一系列配樂。
  4. 純社交愛好者,他們會在same、nice等年輕人社交平台活躍,參與各類話題活動,互相結交好友。

  • 歌手明星,他們需要一個和粉絲溝通交流的平台,如果說微博是和粉絲溝通的平台,那麼雲音樂這邊可以定位為「和樂迷交流的平台」

  • 草根歌手/選秀藝人/網紅,他們想要的是一個將他們培養(我更願意說「養成」)的平台。區別於YY和映客那種秀場賣場模式,真正的歌手更希望類似傳統選秀那種堂堂正正的模式

  • 針對用戶需求,設計的功能

    圈子

    1. 粉絲圈 即明星粉絲主頁,分為功能區、內容自動聚合、原創帖子3部分,並且直接關聯歌手詳情頁(可以直接收聽歌手的音樂、觀看最新MV)。資料區主要是官方整理的歌手行程動態、應援、打榜等,還有與其相關的優質歌單,偶爾可以邀請明星本人來和粉絲互動。內容聚合可以將和某個明星相關的,所有被PO到社交網路上相關活動的圖片視頻等聚合起來,依次來滿足追星族獲取明星資訊的需求,補充UGC內容的不足。原創帖子區,可以讓用戶自由發布和歌手、歌曲相關的隨筆、感想、資訊,作為粉絲交流平台。 粉絲圈之間需要營造一定的競爭感,充分激發粉絲的動力。例如設立圈子打榜,根據各個圈子內發布、互動數進行實時排行,月冠軍可以獲得APP開屏等獎勵。

    2. 影視圈 類似豆瓣書影音主頁,但是聚焦於影視作品的音樂。類似wiki的結構化內容,會收錄該作品相關的歌曲、歌單,對配樂賞析做一些普及性介紹,以及相關演員藝人的主頁鏈接,然後粉絲們可以在互動區溝通交流。
    3. 話題活動 我更願意稱之為輕貼吧模式,即在一個特定的主題下用戶可以隨性發布帖子,更加去中心化,每篇帖子的內容沒有傳統BBS那麼重,可能就是一張圖、一首歌、一段感悟。還有好玩的語音帖,用戶可以錄製一段音頻發布,唱一首歌或者念一段詩。通過內容,當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溝通起來。
    4. 用戶可以申請發起普通話題,例如某一個明星和另一個明星的CP話題,或者類似於「睡前推薦一首安靜的歌」這樣的音樂話題。

    圈子(tag)最大的價值就是

    1. 引導用戶發布內容
    2. 以合適的topic匯聚一批批興趣相同的人
    3. 通過圈子將明星主頁、歌單等社區外的功能串聯起來,詳見下圖

    豐富好友動態、沉澱好友關係

    展示好友動態最好的方式當然還是信息流,關鍵是讓每個用戶能通過各種途徑產生有價值的內容,從而才能組成可消費的信息流。既然很多用戶不願意主動在雲音樂發布狀態,那麼就可以將他們的一些日常操作提取出來,呈現給他的好友,例如

    • 近期頻繁收聽的音樂

    • 點贊、分享等有互動操作的歌曲
    • 新撰寫的音樂評論

    導入熟人關係,可以讓可靠的內容源增加,方式有

    • 引入微博、通訊錄好友
    • 引入二度好友關係
    • 附近的人,靠真實頭像辨識同學、同事

    除了好友動態外,還可以適度增加一些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補充

    • 訂閱圈子下的熱門優質動態、follow的歌手的最新動態
    • 演算法推薦內容
    • 全站熱門內容、新鮮事

    圈子和動態流的整合

    我之前思考過圈子(BBS模式)和動態流(FEED模式)的優劣,其實BBS模式最大的優點是新人容易融入,發布門檻低,缺點在於弱化了關係鏈導致留存偏低容易讓人玩厭。而強化好友關係又是FEED模式最擅長的。因此我構建社區選用了圈子(BBS)吸引用戶使用+動態流(FEED)提高用戶粘性+私信(IM)幫助沉澱關係的融合模式。其中圈子通過「多種帖子格式+圖片、純文字、純音樂等」的輕量化發布更適應移動端的發布。

    實用工具型功能

    • 情侶模式

    兩個用戶可以實時按相同的進度聽音樂;情侶皮膚;共享歌單

    • 音樂專欄

    音樂專欄的寫手資格為申請制,有資格的用戶可以撰寫長文,專欄中可以自由插入多首歌曲、多個歌單。音樂專欄在動態流中享有更高的曝光權重,且優秀的專欄文章有固定板塊展示。

    數據預期

    • 提高用戶目光停留屏幕的平均時長30%(核心指標)
    • 用戶主動發布的內容提高100%(核心指標)
    • 用戶平均關注數提高50%(核心指標)
    • 建立起活躍的粉絲圈/影視圈(日均活躍人數>1000)超過1000個;建立起具有影響力的粉絲圈/影視圈(日均活躍人數>10000)超過50個(核心指標)
    • 話題下總參與度提高30%,活躍數量(日發布帖>10個)提高40%
    • 用戶在動態流中產生的互動量提高50%
    • 社區帖子的日均分享量提高30%

    風險評估和控制

    強化社交功能後潛在的風險如下:

    • 「音樂社交」和雲音樂最核心的「發現好音樂」的產品定位偏離,主次不分

    • 增加功能導致的產品使用門檻變高,信息架構變複雜

    • 社區模塊,尤其是粉絲圈和影視圈的設立,導致運營成本提高
    • 用戶對一些使用記錄自動上傳到動態而導致的隱私問題的擔憂

    針對以上風險,提出的預防策略:

    • 音樂社交的主要承載板塊位置不變,僅在第三幀做試驗,不影響到主流的聽歌路徑;同時「朋友」板塊的設計結構不變,還是tag(圈子、話題)+feed(動態)的結構設計,信息架構沒有更加複雜

    • 粉絲圈等設計和歌手主頁、歌單主頁相串聯,使社交板塊的功能和音樂板塊不脫節
    • 在話題、圈子等處引導用戶發布和音樂相關的動態,屏蔽一些無關的自拍等內容
    • tag(圈子、話題)採用用戶發起、用戶管理的模式,官方只負責審核和監控,發動UGC的力量管理社區
    • 設置中心允許用戶開始無痕迹模式使用軟體,所有動態不會被公開

    總結

    以上是我對音樂社交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我認為音樂社交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從中可以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法,有機會希望可以和大家談論交流。


    推薦閱讀:

    012—產品經理養成記(知己)
    一些古典互聯網思想的探討
    產品和運營基礎:如何設計好用戶觸達的場景
    PM的江湖(3)- 你是喬布斯嗎?
    屢次面試失敗,如何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做產品經理?

    TAG:網易雲音樂 | 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