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產品體驗報告

一、體驗環境

二、體驗產品

2.1 戰略層

產品定位:給予用戶怎樣的價值預期?

以影視劇產品為主,輔以在線小說、電影票、商城、直播以及追星社區,為用戶提供視頻、商城、購票、閱讀等多種生活服務,旨在為用戶打造一個更貼近生活的全方位娛樂產品。

需求分析:用戶?場景?需求?

市場分析:市場有多大?

根據易觀數據統計,截止2016年5月,綜合視頻領域月活用戶規模達到3.5億,愛奇藝以1.7億的月活躍用戶規模居於綜合視頻類產品第二名,落後騰訊視頻2000萬,而領先於行業第三優酷視頻6000萬。

廣告是移動視頻產品主要收入來源。根據艾瑞諮詢統計,2015年中國在線視頻移動端廣告市場規模為97.5億元,較2014年的33.1億元增長了195.1%,預計2016年及未來幾年中國在線視頻移動端廣告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2 範圍層

基礎功能:影視劇分類篩選,搜索,觀看歷史,緩存,評論,收藏,切換清晰度,調整亮度,VIP會員,分享,彈幕。

特色功能:

1、 掃一掃續看

滿足用戶移動端續看的需求。

當用戶在愛奇藝PC網頁發現一個精彩的節目,而又由於某些原因必須要出門時,「掃一掃移動續看」的功能能夠非常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2、「樂活」生活服務

滿足用戶對於其他娛樂、生活服務的需求。

作者認為「樂活」這一版塊的功能並不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而是商業變現的需要,愛奇藝在自製劇上投入大量資金,而售賣廣告位不足以cover成本,自然催促著產品團隊不斷探索其他商業模式,而「樂活」正是因此誕生。從截圖中可以看到「樂活」中文學、電影票、商城和直播四個版塊每一個都是內嵌的APP,這使得愛奇藝這款產品變得很重很臃腫,違背了「做減法」的產品迭代邏輯以及張小龍、Google所提倡的所謂「好的產品是讓用戶用完即走」,但是,不能因此片面地否定「樂活」,畢竟在用戶體驗要素中,戰略層本來就包含兩個方面——「網站目標」和「商業目標」,企業不是公益組織,犧牲部分用戶體驗換取收益,無可厚非。只要愛奇藝能好好利用這部分收益打造更加優秀的自製劇來讓用戶受益,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益大於損失的策略呢?(PS:作者體驗時,愛奇藝商城特別卡頓…其他正常)

3、 泡泡

滿足用戶基於娛樂、追星的社交需求。

覆蓋用戶最廣的兩個需求是「新聞」和「社交」,而「社交」天生所具有的「粘性」,使得微信用戶即使想「用完即走」都「走不了」(所以全中國只有張小龍敢說那句著名的「真理」)。互聯網時代的任何階段,總會有人想做「社交」。愛奇藝就做了一個名為「泡泡」的追星社區,給予其Tab標籤位的極高待遇。實際上「泡泡」就像是一個內嵌於APP中的APP,其結構之複雜就像是一個迷宮,引導首頁巨大流量流入,通過「電視劇」「明星idol」等標籤精確引導分流,讓用戶自己找到自己的「追星部落」,然後深陷在「迷宮」中相互評論、發布帖子、上傳視頻、相互私聊,最終忘乎自我,無法自拔……

4、 VR模式

滿足用戶通過VR眼鏡享受更佳視覺體驗的觀影需求。

VR這趟風口沒人願意錯過,「國導」張藝謀入局創業,基本上為VR的爆發埋下了伏筆。愛奇藝提早布局VR很有遠見,作為一個影視劇分發平台在產品中提供VR功能,正在茁壯成長的VR製片方想要找合作平台時自然會首先想到愛奇藝而不是騰訊視頻(即使是行業第一)。愛奇藝想在VR領域建立競爭壁壘,除了拼談判還要拼技術,提早布局提早踩坑,挺好的。

5、 自動跳過片頭片尾

滿足用戶跳過無趣內容區間的需求。

我們正處在一個浮躁的時代,微博取代了博客,微信取代了電話,1分鐘不到的PPAP取代了真正的好音樂,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難以集中,而佔據至少7分鐘的片頭片尾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於這個時代(除紙牌屋等,美劇基本上都沒有片頭曲),愛奇藝這個功能實乃順應時代的節奏。

6、 視頻打賞

滿足UGC內容生產者通過視頻內容獲取收益的需求。

作為一款越來越具有「平台」色彩的產品,除了在PGC模式下斥巨資購買版權、自製網劇,在UGC模式下建立內容生產者的激勵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儘管中國消費者「為內容付費」的習慣尚未養成,但在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愈加重視的政策背景下,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視頻平台的收入結構中廣告方的貢獻將會降低,付費用戶貢獻的收入將不斷升高,而打賞機制、分答的付費偷聽機制則屬於過渡時期的表現形式。中國Netflix的誕生將不是遙遠的夢。

2.3 結構層

產品功能結構圖:

業務流程圖:

2.4 框架層

頁面布局:文字、圖片、button的位置是否合適?

Tab「視頻」:

Tab「樂活」:

Tab「VIP會員」:

Tab「我的」:

2.5 表現層

產品UI(界面體驗)

產品整體以黑綠白三色調為主,icon與操作欄背景色具有很好的色調統一性。美中不足的是「愛奇藝文學」「愛奇藝電影票」「愛奇藝商城」「奇秀直播」「泡泡」這些內嵌的「小APP」擁有自己的色調,或綠或橙或紅或紫。

產品UE(交互體驗)

產品採用當下流行的標籤切換式頁面邏輯,與微信等主流App一致,簡單易用。

三、用戶評論摘要

中國地區2016年10月25—2016年11月24日的產品評價統計如下,

可以看到iOS用戶對於愛奇藝的評價存在兩極分化,53%的用戶給出了最高評價,接近30%的用戶給出了最低評價,下面分別挑選一星評論5則及五星評論5則,

(這什麼鬼......)

用戶對於產品不滿之處包括:網路連接問題,閃退問題,登錄方式問題,追星社區運營問題以及用戶資料保密問題。作者在體驗時也遇到過7次閃退、「愛奇藝商城」無法載入的問題,產品功能缺陷還較大,開發同學請加油。

再看看AppStore中的好評,有水軍刷分的,有敷衍了事「好好很好」的,有給了滿分還吐槽的,有抱怨廣告的……當然也有愛奇藝的鐵杆粉絲。作者認為,好評有水分,希望愛奇藝團隊能有效過濾無效好評,看清用戶的真實反饋。

四、總結

SWOT分析:

一點想法:

提高信息搜尋成本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信息匱乏,一個是信息過載。愛奇藝屬於後者。

站在用戶的角度,體驗產品時作者最大的感受是愛奇藝這款產品正變得越來越重、越來越複雜。打開首頁,雜亂的信息流撲面而來,用戶在打開這款APP之前,其價值預期很明確——只有看視頻。「愛奇藝」這三個字在中國網民心中幾乎與「視頻」可以畫上等號,很難想像「愛奇藝」變成一個「生活服務平台」的那一天。當用戶打開這款產品,發現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內容越來越吃力,相比之下其他產品依然「不忘初心」,保持著簡潔清爽的界面,用戶會毫不猶豫離開,去擁抱「方得始終」的競爭對手。

站在產品的角度,騰訊視頻、優酷土豆的背後是T和A,和它們爭奪影視劇獨家版權難度越來越大,資金吃緊,再加上自製劇成本不斷攀升,加重了愛奇藝的競爭壓力。產品的改變,是財務報表的驅使,很無奈但是很現實。

建議:

  • 開發團隊抓緊debug,反映閃退問題的用戶不在少數。

  • 適當控制產品變臃腫的趨勢,從目前AppStore的評論來看用戶還沒有對此感到反感,團隊可以多留心用戶的反饋。

  • 把握VR,儘快建立VR技術壁壘,為迎接下一個引爆點做準備。

推薦閱讀:

4· 獨家解析|老九門的中插廣告亮了,古裝劇年代劇的植入從此任性開掛!
愛奇藝和優酷哪個更好?
視頻時代,B站和愛奇藝試比高
5080萬付費會員和37億元虧損:愛奇藝的招股書都說了啥?
愛奇藝:一家技術驅動的娛樂公司

TAG:愛奇藝 | 分析報告 | 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