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里你所不知道的秘密(下)
沒錯,《三字經》開篇所講述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唯一沒有展開教授孩子們的,是今天人們最為看重的那些具體的實用知識。
就是說,《三字經》開始教的其實是原則,是規範。告訴我們做人的行為準則,告訴我們做人的道德與責任。告訴我們人與生俱來的美好天性和後天的教化。
兒童啟蒙讀物有兩大類,一類是在規定的年齡段里必須接受的教育內容,就是說,當一個兒童到了規定的年齡必須接受這樣一種教育,要知道這樣一些知識、內容、規則。
還有一類知識與內容,是孩子們在幼年或者少年某一個時間段里應該掌握的。不苛求具體在哪個年齡段必須學習和掌握。
《三字經》是屬於哪一類呢?
《三字經》在它形成的時候,是按照規範的教材來做的,也就是說孩子們接受的最初的教育就是《三字經》。就相當於今天我們孩子在學前班或者一年級所接受的這樣一種規範教育。
我們今天的兒童教育,上小學或者上學前班所必須接受的教育,大都是以具體的實用知識為主,比如數字、車輛、天氣、問候,等等。德育的教育內容也有,但比較零散和不系統,同時,既不具體,又很抽象。這個我們後面會詳細說到。
《三字經》的規範教育裡面講到了那麼多做人的原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歷史,包括人文,這樣一些內容。孩子們能接受得了嗎?它為什麼要給孩子們講這些呢?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就接觸到了中國古人所秉持的兒童教育理念,和所遵循的教育原則。
我們先來看看兒童教育的特點。
這個理念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個原則就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如果把人的大腦比作倉庫,我們往裡放東西的時候有兩種不同的方法,我們看哪一種往裡放的東西多,對將來有影響。哪一種方式放的東西少,對將來的影響小。
比如說,我們在一個空的倉庫里,我們不管有什麼東西拿來,直接放進去,來了就往裡放,我們發現用不了多久,它就堆砌起來了。堆砌起來之後,以後放的時候就不太好放,它很雜亂,占的地方又很大,有很多東西就是一個平面,你佔一個地方,整個大的空間就沒有用了。
另外一種方式,是把這個大的空間給它格式化,做成很多不同的空間。有低層的、半空的,用有形的框框做了很多空間的隔離。這個時候我們再往裡放東西的時候,比如說一些大的東西放到哪裡,有些東西不怕壓的它可以摞起來的,我們往哪裡放,它可以在空間上面走。有一些小的,屬於同一種類型的,你給它放到一個格子里。
這樣一來陸續往裡放的過程中,它就自己成了一個體系,你未來去尋找它,就會很方便,這個空間使用的效率就會非常高。這種情況就非常像《三字經》里的教育和今天我們這裡教育的差別。
古人發現兒童的教育,它和成年人的教育是有截然不同的差異的。對成年人來說,因為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觀,認識事情的準則,還有一些方法,所以,他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取有所舍,做好自我的管理。但是對孩子來說,他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另外對孩子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孩子的成長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在這之前的時間段里,他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你無論怎麼改造他,他都可以去適應你改變自己,就好像一團柔軟的麵糰一樣,你怎麼揉它,怎麼去塑造它,它都能夠按照你的要求去變形、改造。但是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它就已經不再具有這樣一種可塑性。
用人間的事情打比方,就好像我們燒制瓷器,燒制瓷器之前,在製作泥胎的時候,泥是用水活起來的,它是柔軟的,不管你怎麼變形,怎麼塑造它,它都可以去改造。可是當你放到窯里去燒的時候,高溫加熱燒過了之後,你把它再拿出來,這個時候它已經沒有辦法做大的改變了。你仍然可以改變它,但是屬於打磨、修修補補、上色,它原來的資質是怎樣的,是脆,還是堅硬,還是有裂痕,都已經註定了,你只能在這個基礎上小打小鬧的修補它。
也就是說,古人在兒童教育的觀察中,他發現了這樣一個特點,所以他就在孩子剛剛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給孩子去打基礎,而不是急於去給他增加很多具體的知識。
我們知道具體的知識什麼時候學都可以,你今天不認識碗,你將來什麼時候認識都可以,你即便叫不出這個碗來,你拿這個碗吃飯也不影響你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但是一個人在成長時期,他做人做事的很多規則如果不給他定下形來,他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就沒辦法受益,就會使他走很多彎路。
我們舉例子來說。
比如我們看到公路旁那些樹,我們會覺得看起來很舒服。我們知道是經過園丁的修剪,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園丁修剪,我們只是看到這個樹長的主幹筆挺,沒有一些瘋枝水杈,未來會成才。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園丁去做修剪的時候,那麼它就是一個灌木叢,它很多枝椏都去影響它養分的分布,它的主幹得不到養料,就沒辦法長得筆挺,未來也很難成才。
我們再看古人。古代有學徒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出社會之前,工作之前,他要跟著一個有特殊技藝的人當徒弟,比如鐵匠、木匠、染匠等等。這些學徒去的時候,師傅是不是叫他趕緊學藝的,而是學做人,學尊師愛長,學虛心的對待客人,學吃苦耐勞和能承受,塑造這樣一些美好的品行。過去的學徒都是三年學徒,在學徒期間,其實就是磨練的過程。先學做人,後學做事。等到三年學徒期快滿的時候,師傅才開始教你相關的技藝。
這個過程看起來好像是很沒有意義,好像是用這樣一種方式來控制徒弟,其實不是的。是因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他如果不能做到尊師愛長,他如果不能去做瑣碎的、細緻的、繁雜的事情,躬下身來去做這些事情,他如果不能對客戶非常謙讓、禮敬,他未來在從事這個技術行業的時候,他不會走得很遠。所以這個其實是教他做人,教他把自己的身子骨練得結實和強壯。
古代武術的傳授也是這樣的。師傅帶徒弟,徒弟來的時候,他不是先教你功夫,他通常是先教你去練基本功,扎馬步,一蹲很長時間,一蹲就蹲一年。然後是練臂力,練定力,都沒有純粹技術在裡面。打熬身體,增加吃苦耐勞的能力,然後他才去教授徒弟真的功夫。這就是古人在教育方面所表現的形式。
《三字經》中所蘊含的匠心和智慧,以及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準則,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教益。
《三字經》里你所不知道的秘密(上)
推薦閱讀:
※讀圖,走過定窯興衰(系列之一)
※快樂的一天--天津市學廣藝院小作家
※揭子建盞中看到宋代油滴應有的樣子
※經典詠流傳|古人文化需要被更多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