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伴侶、和孩子、和老人,如何溝通?
我推崇的3種溝通模式:
1
《非暴力溝通》「我信息」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或者:事實、感受、影響
「你信息」是以你開頭,通常帶有對別人的忠告,指責,評判,要求。「你信息」很容易帶有咄咄逼人的氣勢,「我信息」更容易表達我的脆弱。
「我信息」會讓孩子了解家長的需求,促使孩子自覺的配合。「你信息」容易讓孩子產生內疚,覺得自己不夠好,孩子感覺不好,容易和家長對抗。
例子:
事實---媽媽要去送孩子,然後去上班,寶貝穿衣服磨蹭,洗臉刷牙磨蹭,吃飯磨蹭等等
感受---著急,憤怒
影響---寶貝上學遲到,媽媽上班遲到。
「你信息」我們很容易本能的跟孩子說:「快點,你能不能快點,你能不能不磨蹭了。」稍微思考一下,我們變一下方式,運用「我信息」:寶貝,我現在很著急,我需要7:40出門。因為我需要先把你送到學校,然後去上班。我希望寶貝按時上學,媽媽按時上班。
媽媽著急---對孩子說「你能不能快點!」---孩子認為,「我不好,我給媽媽添麻煩了」
媽媽著急---對孩子說「我希望能夠按時上班」---孩子認為,「我可以讓自己快點,來幫助媽媽按時上班」
2
我命名為「馬上行動溝通模式」:在學習動力學派家庭治療師培訓的課程,以及在和伴侶,和夫妻,和家庭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發現家庭里,很多矛盾衝突來自於家庭成員用指責,攻擊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家庭治療師要給家庭成員呈現這個互動是怎麼引起對方的不舒服,促使他迴避情感聯接或者是促使他被動攻擊,消極抵抗。之後,家庭治療師會展示另一種溝通方式,一種促進家庭成員互動配合馬上行動的溝通方式:
「媽媽著急去上班,我們需要馬上出門。如果馬上出門,你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如果孩子說不出,我們可以去推測,你找不到合適的衣服穿,還是找到衣服,穿不進去?還是你會忍不住和貓咪玩一會?或者是,你不了解時間,需要我提醒?
找到孩子面對的困難,媽媽就可以提供相應的幫助,比如,幫孩子選出衣服,或者是幫助他穿上比較費勁的套頭衫,或者是和貓咪呆3分鐘,然後去洗臉刷牙,或者是媽媽每隔10分鐘,提醒一下孩子。
不是敵對的態度:「我要上班,你能不能快點?別磨蹭了!」
假設對方是願意配合的,呈現合作的姿態,為馬上行動提供啟發性思考。當我們假設對方是願意配合的,我們呈現給孩子的也是一個善意的,關愛的狀態。他會願意配合我們。而不是陷入被動攻擊,消極抵抗的狀態里。
很多家庭里,孩子會拖拉,睡覺很晚,自己的事情不著急。比如寫作業,比如整理書包,比如洗臉刷牙,這是很多家庭里,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不著急,媽媽會著急,本能的催促孩子:「你去洗臉刷牙,你去整理書包,你去寫作業」等等,當我們這樣跟孩子說的時候,孩子什麼反應?他會馬上去做嗎?很多時候,孩子不是馬上去做,他會對媽媽的催促有不滿的情緒。為什麼呢?
我們傳達的是關愛,孩子聽起來是干涉和控制。
怎麼和孩子交談,孩子會感受到關愛和支持?
「這幾天,我們沒有把事情安排好,我們早晨上學總是遲到,晚上睡覺也很晚,在時間管理方面,我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你需要我什麼幫助?
」有的孩子能夠說出他面臨的困難,有的孩子說不出,我們可以更具體一些:
「你認為寫作業這件事,是晚上睡前寫合適,還是到家就寫,或者是吃完晚飯寫,哪個對你來說比較合適?你認為整理書包是在睡前整理合適還是早上出門整理合適?」
如果孩子不是拖拉到很晚才寫,而是邊寫邊玩,一點作業,要寫到很晚,我們可以以支持的姿態和孩子交談:「這幾天,我看你作業用了很多時間,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需要我幫你嗎?」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弄清楚,是他不認識字不會讀題,導致無法順利的寫作業,還是因為書桌旁邊放了一些玩具,導致他忍不住分心。找到了困難,然後去提供相應的幫助就好了。(我們呈現的姿態是:我是為你著想的,我不是批評你的,我是願意幫助你的。我們馬上要執行的)
3用初級情緒,脆弱的表達:
我在講情緒管理的時候,講到初級級情緒和次級情緒。初級情緒悲傷或擔憂,次級情緒,轉變為對拒絕的憤怒(外部聚焦),或因為擔憂轉換為自己的憤怒(自我聚焦)。許多次級情緒的產生是為了掩藏或者防禦初級情緒。
有一次,我家7歲的孩子在看電視。貓咪過去咬她抓她,一會一下,孩子啊,類似慘叫一聲,一會再來一次。連續幾次,我心理煩死了,心想:你就不會動一下,把它弄走?你就等著它咬啊?
我非常生氣非常憤怒。
我覺察這時的情緒,非常憤怒,憤怒來自哪裡?憤怒裡面包含擔心,這孩子以後會不會保護自己?憤怒是次級情緒,擔心是初級情緒。對孩子生氣對孩子憤怒裡面,包含著對孩子的關愛,我希望她能夠保護好自己。弄明白這些,我知道怎麼和孩子談了。
我對孩子說:「剛才好幾次,我聽到貓咪抓你咬你,你在叫,我心理有些煩,因為我心疼你被貓咪咬,被貓咪抓,我希望你學會保護自己。」看得出來,孩子在思考。我繼續說:「對於這件事,你遇到的困難是什麼?」孩子表達,我在看動畫,我不想錯過一點。我接著說:我知道你的需要了,你想繼續看動畫。我們怎麼做,既能看動畫,又不被貓咪抓呢?孩子表達:「其實,我可以把動畫停下來,把貓咪弄走,再回來看。」
我的狀態是:
1
我憤怒我生氣。冷靜 2覺察憤怒情緒背後是脆弱的一面,是心疼是關愛 3 用脆弱的這面和孩子聯接。也就是用關心,關愛和孩子聯接。4啟動她的力量,讓她思考,怎麼才能保護自己。怎麼才能平衡好看動畫和保護自己不被貓抓這兩件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