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影視分析|院線電影大片為王,網路電影精品至上
網路電影將取代院線電影?
香港導演王晶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在人才輩出的如今依然是導演群體不可忽視的一位。王晶是一個多面矛盾體——一方面,他導演的電影多年來被批「低俗」、「商業」,甚至一度被封為「爛片之王」。另一方面,他又經常默默地投資不賺錢的文藝片,例如 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此外,他雖然放言院線電影終將被網路電影取而代之,並因此主動投身到網路電影的製作中去。但他執導的院線電影 《澳門風雲》系列連續兩年成為春節檔的票房贏家。談及現實與「預言」之間的矛盾,王晶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自己依然堅持網路電影終將取代院線電影的觀點,只是這個觀點需要10年至15年的時間來驗證。他進一步「預測」說——
以後院線電影只會越來越大,兩三千萬就算是非常低的投資預算了。而網路電影更適合走精品路線,文藝片、一些類型片會在網路上尋找到知音和盈利的空間。
去年的香港電影節上,王晶宣布與愛奇藝合作6部網路大電影,並放言稱院線電影終將被網路電影所取代。今年3月,王晶製作的第一部網路大電影《我的極品女神》正式上線,其點擊量目前為止已經達到5183萬的超高點擊量。因為前兩部《澳門風雲》都是春節檔的大贏家。現實與預言背道而馳,王晶卻一點不覺得尷尬,他笑著表示:「我依然堅持我的觀點,只不過這需要10年至15年的時間來證明。」
王晶分析說,現在全世界的電影市場都在走下坡路,內地電影市場卻能夠一枝獨秀,是因為內地觀眾把去電影院看電影當做了社交而不是娛樂。「如果不是當做社交活動,觀眾為什麼願意花100多塊去買VIP廳的票,而不是花二三十塊買普通影廳的票呢?尤其是跟異性一起去的時候。在台灣和香港,乃至世界上很多地方,去電影院看電影已經不再是時髦的社交活動了,大多數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是因為他對這個電影感興趣。內地還需要10年至15年就會變成這樣吧。」
王晶自己是商業大片導演,骨子裡卻很有文藝情懷。他默默投資了很多虧錢的文藝片,例如吳君如的導演處女作《四面夏娃》、關錦鵬的《越快樂越墮落》,以及許鞍華的兩部「天水圍」。很多時候,王晶為了不讓自己身上的商業標籤影響觀眾對這些文藝片的印象,他甚至甘當雷鋒,只出錢而不在片尾署名。他青睞網路電影,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看到這裡可能為文藝片和其他難以在院線獲得排片的類型片提供生存的空間。「在網路上播映,基本上所有類型的電影機會都是均等的,並沒有哪一種會特別有優勢。你去電影院看電影,更多的是追求純官能的刺激,希望看到全影院一起起鬨高興的內容。而很多文藝片,一開始很平的,需要你慢慢地看下去,到後面會流淚。這樣電影在院線是沒有生存空間的,一日游、三日游很正常。
人們看網路電影是什麼時候?一般都是晚飯之後,一個人對著屏幕,更容易體會到文藝片那種細水長流的情感。網路上沒有放映時間的限制,完全可以慢慢積累口碑,積累點擊量,越往後越口口相傳。而且網路大電影少了跟院線分賬這個環節,這對原本投資就少的文藝片來說是個好事。」王晶總結說,有這樣的優勢在,網路大電影以後會跟院線電影走一條完全不同的精品路線,更多情感電影、輕喜劇、驚悚片,複雜故事的藝術片會選在網路電影的平台。
其中原因一點都不難分析——憑你「群魔亂舞」的創意和「粗製濫造」的內容,哪來那麼大的自信認為自己的東西能大賣?難道你以為網民不是色狼就是智障?
沒錯,「網大」創作的腦洞遠大於院線,尺度也可能稍微寬鬆,還能時不時蹭一下熱點,馮小剛剛宣布製作《我不是潘金蓮》,《我就是潘金蓮》、《她才是潘金蓮》、《暴走的潘金蓮》、《潘金蓮復仇記》之類「網路同款」已經批量上市。但你再機智最終還是要過群眾這道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要他們付錢的時候。所以,為了防止大家玩火自焚,在這裡奉勸各位「網大」的操盤手:先壓抑一下撈錢的慾望,踏踏實實搭建一個班子,虛心了解一下各位金主的訴求,否則--你飛得越高,也將會摔得越疼。網大精緻才是點擊量的制勝法寶。
推薦閱讀:
※《殭屍國度第四季》是一部怎樣的劇?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一個創世紀領導人的自我成長
※《武林外傳》拍攝地全景解釋,被導演騙了整整十年
※豆瓣Bottom50----口碑最差的50部電影
※《最愛》:章子怡、郭富城、顧長衛、杜可風,這部卡司強大的電影為什麼撲街了?
TAG: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