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情感粒度:學習更多情感辭彙有助於克服絕望

作者:Lisa Feldman Barrett | 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翻譯:趙一鳴

心緒亂作一團,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也許你需要知道「情感粒度」這個概念,學習更多的情感辭彙。有高情感粒度,你的大腦可以構建更具體的情感,可以引起採取具體行動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應付生活。

當世界讓你難過時,你感覺只是一般的"糟糕"? 或者你有更確切的情感體驗,如悲傷、絕望或憂鬱?

在心理學中,感情調節精細的人被認為是表現出"情感粒度"。例如,當讀到伊斯蘭國的暴行,您可能會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懼或憤怒,而不是一般的可怕。當了解到氣候變化,你能感覺到略帶悲傷的警報和對瀕臨滅絕物種的遺憾。面對今年的總統競選,你可能會替候選人感到驚訝、憤怒甚至尷尬— —一種在墨西哥被稱為「pena ajena」的情感。

情感粒度不僅僅是豐富的辭彙量; 更確切地說,它關於體驗世界和感受自身。這可以讓你的生活有所不同。其實,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量身定製的情感體驗對你有好處,即使那些體驗是消極的。

根據一系列的研究,精細的、令人不快的感情讓人們能夠更敏捷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不太可能在壓力下飲酒過度,亦不太可能大舉報復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

也許令人驚訝的是,高情感粒度的好處不只是心理的。get到這一技能的人也有可能活得更長、更健康。他們較少去看醫生,較少用藥,因病入院的時間更短。以癌症患者為例,當他們更頻繁地分類、標籤化並理解自己的情緒時,就會發生較低級別的有害炎症。

我的實驗室在上世紀90 年代發現了情感粒度。我們要求數百名志願者跟蹤他們的情感經曆數周或數月。我們測試的每個人都用同一種情感辭彙,如"傷心"和"憤怒"和"害怕"來描述他們的經歷。然而,我們發現有些人用這些詞來指不同的經歷——每個字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概念— — 而其他人把這些單詞混為一談,形成一個單一的概念,大致意為,「我感到痛苦」 。

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高情感粒度的人只是在認識自己情緒狀態方面更好,但我們的實驗室發現,並非如此。事實證明,你的大腦在非常真實的意義上構建你的情緒狀態—— 在眨眼的一瞬間,在你的意識之外— — 學習不同情感觀念的人可以更好地創建更精細的專屬情緒。

這就是為什麼情感粒度可以產生這種對你的幸福和健康的影響︰ 它讓你的大腦有更精確的工具處理生活拋給你的種種挑戰。

假設你是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居民,面臨著這個城市的水污染問題。假設每個早晨,當你打開水龍頭或把你的孩子送去學校,你經歷一陣尋常的惡劣感覺。你被這種情緒碾壓並進一步陷入恐慌。

重要的是,你已經創造出那模糊的糟糕感覺。神經科學已經證明,人類的大腦不是只以預定的方式回應世界的"反應"的器官,如當你看到單詞"ISIS"時候血壓猛升。相反,你的大腦基於過去的經驗主動調節你的身體能量需求,在預判可能發生的下一步時就使你血壓上升。

這個過程就好比保持你的身體的預算。就像財政預算一樣,身體預算需要保持平衡以保持健康。

所以在弗林特水危機的的示例中,你的大腦預判了威脅,你的皮質醇水平飆升,以使你的身體行動做好準備,但一般的感覺不良沒有採取具體行動的要求。你只是覺得很可怕,因為你的大腦從你身體的預算進行了不必要的取款。下一次你面臨類似的情況,你的大腦會經歷相同的過程: 你覺得心裡亂糟糟並受困於你的具體情況。隨著時間推移,精度差的身體預算可以鋪就通往疾病的道路。

然而,有高情感粒度,你的大腦可以構建更具體的情感,比如義憤,可以引起採取具體行動的可能性。你可能會打電話給一個朋友怒斥水危機。你可能想搜索"鉛中毒",學會如何更好地保護你的孩子。你可能會打電話給國會議員並要求改變。你不再是一個不堪重負的觀眾而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你有選擇。這種靈活性最終降低了你身體的損耗 (例如,不必要的皮質醇陡升) 。

好消息是,情感粒度是一項技能,很多人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情感概念提高他們的情感粒度。我直接的意思是︰ 學習新單詞和其特定的含義。比如,如果你不熟悉我前面提到的"pena ajena"一詞,你現在增加了你的情感粒度潛力。耶魯大學中心的情緒智力的研究顯示,學習更多的情感概念的學童已經改善了社會行為和學業成績。如果你將這些概念納入你的日常生活,你的大腦會自動應用它們。

情感概念是生活的工具。你工具包越大,你的大腦可以更靈活地預見並確定行動,你便可以更好地應付生活。

關於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是美國東北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即將出版新書 《情感如何造就》 (How Emotions Are Made) 。

【關注微信號neureality,獲取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情緒的錯覺
曾經是「念念不忘」,得到後就成了「不過如此」| 你有沒有一件「未竟之事」?
認識小黑狗:你知道么?抑鬱症也分好多種
心理諮詢是要聽故事的
箭在弦上蔣欣是幹嘛的?

TAG:心理學 | 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