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喝咖啡嗎?喝咖啡到底在喝啥門子?
當我們在喝咖啡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咖啡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需要被生產四次的飲料:
- 種植
- 處理方式
- 烘焙
- 沖泡
種植
土壤、樹種、光照、濕度、日夜溫度、生物鏈複雜程度,還有許多的因素,在咖啡豆生長的過程當中,不停地往咖啡豆當中灌注香氣、甜感、以及各種複雜的風味,當咖啡豆被踩摘下來,這個灌注風味的過程就停止了,這也代表原產地所賦予的特徵就不會再增加了。
處理方式
水洗、蜜處理、日晒、以及近來新增的各種莫名的處理方式,會在上一個步驟的基礎上,新增、改變咖啡豆當中所包含的風味。
烘焙
我們所有能夠品嘗到的味道、香氣,都是咖啡豆經過高溫的洗禮,將前兩個步驟中所蘊含的物質轉變而來。
沖泡
將烘焙轉變出來的各種味道、香氣,翻譯成我們可以嘗到、聞到的咖啡!
種植,決定了咖啡風味的起點與高度,而處理方式,會依照不同的處理特色,增加、或者改變、或者搞砸咖啡風味的高度。
烘焙與沖泡,則是兩次的翻譯過程,正如同英文翻中文,我們必須要有英文原本,我們才能夠翻譯成中文,而這樣的翻譯,則是基於英文的語意與內涵,翻譯者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來發揮,原本沒有的內容,是不能被」翻譯」出來的,而且翻譯出來的內容,肯定會比原文少了幾分東西,無法百分之百地將原作者內心的想法傳遞到閱讀者心中。
烘焙與沖泡的翻譯,也必定會有一定的失真,而這個失真率,就要靠烘焙師與咖啡師來把持!
知道了咖啡生產的過程,那麼我們喝咖啡是在喝什麼,是不是就不言而喻了呢?
其實不然......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對我來說,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想
- 「專業」的咖啡師
- 消費者
我們先來看看」專業」咖啡師
在咖啡生產鏈最末端的咖啡師,承擔著最重要的擔子,因為他要把前面這些人的努力,轉換成可以被品嘗到的,萬一不小心手滑,農民的努力、烘焙師的辛勤,就會被毀於一旦!
當咖啡師將咖啡沖泡好,會需要確認哪些風味特質呢??
最簡單的來看,就是生產四步驟當中,每個步驟最重要的特質!
種植:產地特色風味,甜感
處理方式:不過度掩蓋種植所賦予的風味,同時突出處理特色
烘焙:甜感、均衡感、儘可能保留前兩個步驟的味道
沖泡:用對的濃度、將最多的美好風味呈現給消費者,追求的也是均衡感、以及甜感!
咖啡師在看待我們所飲用的這杯咖啡的時候,會需要思考很多事情,香氣是不是被萃取出來了?這樣的酸、甜、苦均衡感好嗎?口感舒服嗎?有沒有瑕疵?
這是咖啡師的視角,那麼消費者呢?
消費者為什麼要喝咖啡,喝咖啡的時候,追求的是什麼呢?
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說:放空,放空就是希望放空,啥都不想做,葛優躺,然後再出發!
我進到某個咖啡館喝咖啡,我會從這個空間獲得某種實質、或者精神上的東西。
在家喝咖啡,在生理以及心理上,也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實質、或者虛質的東西。
所以消費者到底要的是什麼?
我.
不
知
道
.
.
.
.
.
.
.
.
因為,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的需求!
我可能是來蹭wifi
蹭電源把店員工作裝逼逛街累了找地兒休息跟客戶開會跳槽的面試,為了避開公司耳目,找了家咖啡館
拍淘寶用的照片發朋友圈吃甜點喝果汁喝手沖想睡覺,喝杯咖啡吧……………
因為咖啡館提供的服務,不只是」咖啡」!(我強烈反對淘寶人士免費用咖啡館場地拍照)
她明明就是來坐著休息看書,咖啡師硬要推薦今天大愛的什麼芭哈,還要跟你說一堆葡萄乾蜜處理的鬼話,這樣的店,提供了消費者的」需求」嗎?
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我說的,那麼你就想想你不熟悉的領域:比如對我來說的葡萄酒
在看了這樣的菜單之後,你會選擇哪一款葡萄酒呢?
對我來說,我有兩個選法,一個是看酒標,哪個順眼選哪個.....(別笑我)
一個是挑便宜的,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為啥我會這樣挑?因為我還沒那麼理解葡萄酒,所以我只能用很傻的方法挑酒~更何況,喝酒通常不是主要目的,通常是吃飯、聊天,順便喝酒!
消費者進到一個咖啡館,離開,他必定會得到一個什麼,這個什麼取決於消費者的需求,而在咖啡館工作的我們,是否能提供消費者需求之物?
能的話,消費者就會記住你,因為需求被滿足,在心中就會對你這個空間蓋上一個」爽」的印記,」爽」字蓋多了,地位就會不同,信任感就會不同。說的極端一點,這時你叫他喝毒藥,他都會喝下去!
所以拉,咖啡師們偏愛的精品手沖咖啡,該怎麼推廣?你心中是不是有了更明確的答案?
推薦閱讀:
※強烈推薦19部豆瓣評分8.0以上的美食電影
※兩元錢做出的下飯菜,吃不夠!
※這碗面,緩解了多少北方的鄉愁
※斑馬旅遊:清邁高顏值美食
※春天裡,要吃粥,身體壯,有哪些粥更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