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單反在家裡睡了幾個月,太可怕了……

相機在家放久了有沒有合理的養護的話其實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通常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發霉,進水,進灰的,今天我們就講講發霉。

發霉

黴菌是對數碼相機傷害最大的敵人,因為現在的相機為了追求高品質的成像畫質,往往在鏡頭的鏡片表面鍍膜,這就為黴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黴菌的危害在於:黴菌會在鏡頭的表面分解膜的成分,讓他們在鏡頭表面蔓延,從而使鏡頭的透光性和成像性變差。好了說了你們也不懂,直接看圖片吧。

黴菌在鏡頭表面繁殖初期, 憑肉眼不易觀察到。當能用肉眼看到時,一般已造成一定的損壞。發現得非常及時的, 可用專用藥水清洗鏡頭表面, 遲一些的,菌絲體已切入鏡頭玻璃體, 即使清洗,所造成的切痕損壞已無法補救。對已侵入鏡片背面的鏡頭,雖也可拆開鏡頭進行清洗, 但已造成的損失仍不可挽回,光學鏡頭出廠均經過精密調校。

鏡片上的菌絲體並不是活體的存在,而是黴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侵蝕鍍膜和玻璃留下的生長路徑。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黴菌滋生速度非常快,一般在48小時左右的時間裡,極少數的黴菌即可生長成茂盛的菌落了。

常見的鏡頭霉變

(1) 像枯樹枝的形狀----絲絲很清楚,主枝分長短枝,顏色是白色。這種細菌很易抹去。

(2) 像棵花的形狀-----主枝很清楚,分枝較長,枝邊沿化開,顏色呈藍色。主枝反射光線時呈銀色,多附在藍色的加膜和光圈葉前之鏡片上,初期很易抹掉。

(3) 像水母的形狀,分枝由主體向四面八方伸展,中心密布,初發呈白色之時也很易抹去。

(4) 狀如地圖的山脈,主枝成不等形生長,枝旁邊化開,顏色較淺,呈白色。見此情形應立即抹掉,因其生長得很快,如時間太久即侵入膜層內,不易清除。

(5) 像皮層上的斑點。成之字形,很細密的分布在鏡片上,邊化開,色淡,顏色是白。 此菌發得相當快,應立即抹複查。讓其繼續至二、三個月便生入膜層內,便不能除去。任何形狀之發霉,一經發覺儘早清理,若時日太久。就會留下痕迹或根本不能清除。嚴重的發霉,使影像最後通牒差降低,鏡頭的透明度減少,但還不致影響線條的清晰程度。

保養器材方面

鏡頭–每次使用前後都利用鏡頭布清潔,如鏡頭玻璃上有油污,則利用濕的鏡頭紙作清潔,然後用鏡頭布再抹一次。

機身–每隔一段時間就利用壓縮氣體清潔,清潔時需要將反光板鎖上,然後機身向下,利用壓縮氣體向Cmos吹,令塵向下跌;如機身向上時利用壓縮氣體清潔,可能反而令更多塵埃吹入Cmos。如果Cmos上有頑固塵埃的話,則需要用到啫喱筆,將Cmos上的塵埃黏走,如果怕自行清潔會令器材受損,小編建議直接上客專業器材店清潔,畢竟收費也不算太貴,這樣也會安心一點。

鏡頭一旦發霉,需要趕快處理,防止黴菌越來越多,如果黴菌長在鏡頭外面,可以用鏡頭紙沾取鏡頭清潔液進行清潔,或用氣吹以及鏡頭筆擦拭乾凈,不要用餐巾紙來清洗鏡頭。因為餐巾紙裡面有木質紙漿,會損害鏡頭上的易碎塗層。

如果比較嚴重,也可用擦鏡紙沾上3%的雙氧水進行清潔,在鏡頭表面輕輕帶過,只要使雙氧水沾在鏡頭上就行。再用擦鏡紙輕輕擦拭。

一般情況下小編會將全部相機,鏡頭放進防潮箱,等待使用時才拿出來。如到山上拍攝雲海,一般會為器材包上塑料膠袋然後索緊,以避免過多水氣進入機身和鏡頭內,導致受損。

每次拍攝後,會先進行簡單清潔,抹乾機身鏡頭,然後回家再使用吹風機,用微熱吹乾機身及鏡頭,然後再放進電子防潮箱抽干,防潮箱濕度最好保持45-55%,濕度太高會導致相機、鏡頭髮霉,太干則會導致鏡頭內的潤滑油被抽干。

其實經常使用就可以防霉了,人為的干預只能減少發霉的可能性而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絕。購買二手鏡頭的時候也最好選擇沒有拆開「保養」過的,已經滋生過黴菌的鏡頭複發的幾率比新鏡頭要高得多。

所以快,別讓你的鏡頭在家睡覺了,出來拍拍照吧!!


推薦閱讀:

小痰盂、無敵兔都指什麼?不懂這些「黑話」哪好意思玩攝影!
1月31號月全食將至,小胖來教你怎麼拍!
人生第一台相機選購簡明教程
你聽說過「攝影備機」么,小胖今天就聊這個!

TAG:單反相機 | 卡片機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