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孩子,99%的家長還不如小豬佩奇爸媽
現在的小豬佩奇已經不是之前的小豬佩奇了。
之前的她還是那隻長得像吹風機,讓小朋友學會了豬叫、學會跳水坑的天真小豬。
現在的她,默默地為我們定期輸送穩定的表情包生源,孜孜不倦。
儼然變成了全民追捧的社會人物,直接走上了人生巔峰。
小豬佩奇到底火爆到什麼程度?
朋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你戴小豬佩奇手錶沒?」
微博上甚至有人開始解密小豬佩奇正面照,相關視頻霸佔了熱搜榜三天之久。
細思極恐,但有理有據,令人無法反駁....
而且我被一句話給刺激到了:
「有些人表面見多識廣,背後卻連《小豬佩奇》都沒看過!」
《小豬佩奇》豆瓣評分9.2,狂甩喜羊羊光頭強幾條街。
有人這樣評價這部動畫片:它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
@喵咪說:
「看大頭兒子時,能聽到很多大道理。在小豬佩琪里,卻很少聽到什麼大道理,但是人家父母總是能用最隨意的方式教育孩子,甚至孩子自己都沒感覺到自己被教育了。這部劇其實是為大人準備的,特別是家裡有倆娃的...」
而佩奇爸媽的教育水平,也是現在99%的家長都無法達到的。
有四點心得想要分享給你們,請笑納。
1 保護孩子天性,給他自由,護他周全。
小豬佩奇去年遭到家長強烈抵制的原因是因為小孩子會跟著佩奇一起學豬叫,看見泥坑就往裡跳,攔都攔不住。
《小豬佩奇》裡面平均兩集就要玩一次跳泥坑的遊戲,但是你想想,小時候誰不喜歡玩泥巴啊?
哪個小孩能抵擋住泥坑的誘惑?就像我們看見泡泡紙就想捏一樣。
孩子對大自然有一種近乎天然的好感,他們天生愛探索,一個小螞蟻,一灘泥巴水都可以讓他們興奮半天。
佩奇想玩泥坑,佩奇媽媽只是告訴她:「如果你要在泥坑裡跳,你必須穿上靴子才行。」
這樣既遵循了孩子天性,又保護了他的安全,一舉兩得。
之前一條紐西蘭小朋友雨中玩滑梯滾泥潭的視頻,引來了1000萬人的圍觀!
視頻中的孩子們渾身上下全是泥,一遍一遍的從滑梯摔到泥里,太肆意太暢快了!
對於孩子來說雨就是雨,泥就是泥,跟「臟」沒有任何聯繫。有網友說,孩子淋濕了不會感冒么?
這要是放在中國的幼兒園,估計媽媽們個個膽戰心驚,紛紛給幼兒園老師寄刀片了!
其實老師把視頻放到網上時,就在文字中說明了:「雖然外面下著雨,但今天溫度很高,所以我們決定讓孩子們在雨水中盡情玩耍10分鐘!」
而且撒歡結束後,就有乾淨的衣服和柔軟的大毛巾等著孩子們。
「給他自由,護他周全」就是對幼兒園這個行為的最好詮釋。
2、對待姐弟倆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有一次,佩奇和她的好朋友蘇西一起玩遊戲,玩得不亦可乎。
弟弟喬治想加入,但是佩奇和蘇西只想自己玩。
告訴喬治,「你可以自己玩的」。
喬治就去找媽媽哭訴。
但她媽媽沒有道德綁架佩奇,說:「你是姐姐,你就應該帶著弟弟一起玩,兩個人一起玩才好玩嘛」這種話,而是特地給喬治找事情做,她在做餅乾,就讓喬治負責吃餅乾剩下的巧克力。
喬治吃的不亦樂乎。
完美地解決了矛盾!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大洋彼岸的姑姑寄來了一隻玩具小馬,兩個人因為取名字的事情爭執不下。
「它叫閃亮的腳趾!」
「小馬!」
「閃亮的腳趾!」
「小馬」
.......
這時媽媽發話了:「孩子們別忘了,這個玩具是姑姑送給你們兩個的禮物,你們可以輪流玩。」
弟弟喬治想騎一下玩具小馬。
佩奇爸說:「要是有一個強壯的人能推一推喬治,他就能動起來了!」
佩奇立馬舉手,「我!我非常的強壯,我可以推喬治」。
推的過程中,佩奇突然想到了,「因為這個禮物是送給我們兩個的,你也喜歡,我也喜歡,我們就叫它小馬閃亮的腳趾吧!」
真的,我被佩奇那自然流露出的真實和懂事所折服。
還有一次,佩奇爸正在背喬治玩球,佩奇媽看到後,立馬背起了佩奇。
這三個故事完美詮釋了家有二孩的相處之道,老大不用被迫成熟,被迫懂事,被迫忍讓;老小也不會得到特殊偏待,特殊待遇,變得有恃無恐。
3、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大人當「大人」,他們各自獨立完整又互相尊重。
在小豬佩奇的飯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難道6歲的我就不能為愛留一次眼淚么?」
這句話無關年齡,無關身份,只關乎情緒釋放。
孩子不是無知幼稚的代名詞,他是獨立於父母之外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佩奇的父母也一直遵循著這一點。
每天晚上,佩奇父母會認真傾聽孩子心事,遇到重大決定時,都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誰說做父母的一定要完美,不能犯任何錯誤?
佩奇爸就經常忘事,有一本借了圖書館十年都沒還的書,經常忘記要上班的事情。
佩奇媽也會經常撒點小謊,偷點小懶,沒事就diss下佩奇爸。
因為這才真實嘛。
在這部劇中,大人沒有把自己當「大人」,沒有把孩子當「孩子」。
佩奇在學習滑冰時摔倒了,她很沮喪,決定再也不滑冰了,豬爸爸用自己的行動表示其實大人也會摔跤,大人也會犯錯誤,我們都一樣,重新站起來就好了。
佩奇買了她最愛的紅鞋子,一直捨不得脫下來,連睡覺都要穿著它,佩奇媽沒有阻止它,只溫柔地道了聲晚安。
第二天,佩奇和喬治又要一起跳水坑了,她剛想衝過去時,爸媽什麼都沒說,可是她自己發發覺了,她捨不得弄髒鞋子,自己主動選擇脫下了最愛的紅鞋子。
又應了那句話,所有的教育都在自然而然下發生了,只因佩奇爸媽完全做到了尊重孩子。
反觀前段時間的新聞,一位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6年,因為他父母控制了他30年。
他說:「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他們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控制。」
從小到大,他沒有選擇衣服的權利,沒有交朋友的權利,沒有選擇工作的權利,只有被控制被語言暴力的份兒。
他父母沒有把他當作獨立完整的人來看待,覺得我生你養你,控制你是應該的,把孩子當作父母的私有物和附屬品。
他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他自己。
所以才會釀成現在的悲劇,一個好好的家庭就毀在不尊重上。
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也不會尊重父母。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佩奇媽幫女孩樹立了一個該有的姿態 。
佩奇媽除了育兒功夫一流,動手能力超強之外,還有一個隱藏優點,那就是有點女權主義的意味。
佩奇一家人去遊樂場玩,佩奇和媽媽來到了「釣鴨子」的地方,釣到鴨子就送大熊貓,佩奇告訴媽媽她想要大熊貓。
「我試試看,但我想,這並不容易。」
工作人員來了一句:「你說的對,我猜你不會贏」。
「什麼?我們走著瞧吧!」
不一會兒,就釣到了一隻鴨子,佩奇開心極了,抱著一隻大熊貓。
後來到了射靶的項目。
工作人員又悠悠來了一句:「你不會贏的,女生不擅長這個,這遊戲需要技巧」
佩奇媽一聽就不樂意了,「我能贏」。
佩奇媽說能贏的時候,一反溫柔的常態,變得霸氣外漏。
直接一把奪來了弓箭,正中靶心。
佩奇覺得她媽媽太厲害,太酷了,心裡暗暗發誓長大後我也要成為一個遊樂場高手。
每次有其他小動物經過她們身邊時,都會有一段對話,耐人尋味。
「媽媽,我也想要那個大熊貓。」
「那個也太大了,你抱不動。」
「才不會呢!」
......
對啊才不會呢,佩奇都能抱動,為何其他女孩不行呢?
佩奇媽可以打破別人對女生的刻板印象,那其他媽媽不也行么?
當別人質疑女生必定弱不禁風時,不妨像佩奇媽那樣直接用行動懟她。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腦子裡會一直浮現出《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里的圍裙媽媽。
圍裙媽媽是一位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打點著丈夫和兒子的一切生活。
有一次圍裙媽媽想打扮自己了,讓自己變得賞心悅目一些,而忘記了收拾家務。
父子倆就使出渾身解數讓她明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啥,那就是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
但佩奇媽會告訴你,女孩首先要先做自己,其次才是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
看完《小豬佩奇》,你會發現這裡有著孩子最渴望的童年。
這裡有溫柔不失原則的媽媽,溫厚又以身作則的爸爸,真實又充滿歡笑的生活。
對於孩子來說,小豬佩奇就是他們的理想生活,佩奇爸媽就是他們最理想的爸媽。
如果有人問我該如何教育孩子,我會說:「請參照小豬佩奇爸媽」。
如果你再問我該怎樣做到,我會說:"加入天子學國際兒童情商教育"
如果你再問我怎麼加入,我會說:」百度搜索天子學國際兒童情商教育或者微信搜索天子學國際兒童情商教育總部。「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媽對錶姐比對我好?憑什麼?
※孩子小的時候應該讓他明白哪些道理?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朱莉皮特婚變:夫妻遭遇育兒理念分歧,離婚真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父母要生二胎我不同意現在鬧掰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