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的背後,都藏著對人性的深刻信任
依戀是什麼呢?就像小孩子離不開媽媽,戀人捨不得離開對方,你總想和你最信賴的人在一起。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滿敵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會傾向於控制一切,並陷入自戀;但如果外部世界是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會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給「你」,這就是依戀。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看上去溫柔小巧,實際上控制慾望非常之強。她和丈夫合辦了一個企業。創辦企業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問題真多。例如,她似乎不用請會計,因為會計算好賬後,她會再算三遍。她負責公關和營銷,她的丈夫負責內部管理,但她對丈夫的一切做法都很懷疑,覺得他每處都做得不恰當,總想教他、管著他。
這些控制慾望,我們也可以說是自戀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她希望企業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經過她,實際上是經過她頭腦與思維的審查。
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幾乎同時都生了孩子,而她發現兩個妹妹帶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她的妹妹帶孩子時,照顧得非常差,經常對孩子愛搭不理,常常是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她才不耐煩地擺弄幾下。
相反,她丈夫的妹妹,也就是她的小姑子,對孩子堪稱是照顧得無微不至,孩子稍有動靜,這位媽媽就會第一時間給予回應。她給我講這個故事時,兩個孩子都還只有幾個月大,而小姑子就和自己孩子有了心靈感應似的。
特別讓她奇怪的,是她對兩個妹妹的感覺。對自己的妹妹,她頭腦上知道這樣養孩子不對,她也苦口婆心地和妹妹溝通過,按照心理學應該及時滿足和回應孩子,但是對妹妹的方式,她沒有特別大的情緒反應。
而對小姑子,她雖然頭腦上知道這樣對孩子很好,但她卻很容易對小姑子生出一股強烈的無名火。觀察這股怒火,她覺得這裡面有嫉妒,一是嫉妒小姑子才幾個月大的孩子,覺得這孩子怎麼可以得到這麼好的照料;二是嫉妒小姑子,覺得她是一位好媽媽,相比之下,她和自己妹妹最初照顧孩子的方式是很像的,她是學了心理學之後才開始改變對孩子的方式。
這件事引起了我們很多討論和思考,這位朋友一方面做事很控制,另一方面又在追求純凈,很容易表現得沒有慾望。她總覺得俗世的這些生活很煩,沒有意義;而有意義的生活,應該是非常精神的,比如像我這樣寫書、做諮詢師。
她和我談到這種純凈的時候,再加上想到她的兩個妹妹和兩個孩子,我突然形成了一種理解。我覺得她小姑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這會給孩子帶來這樣的影響:作為孩子,他的吃喝拉撒睡玩本身就是有意義的,他就是憑著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東西,和自己媽媽建立了安全依戀,他以後也可能會去追尋意義,但不會那麼嚴重地抵觸俗世的生活。
她妹妹對自己孩子很忽略,只有在孩子情緒很嚴重的時候才會回應孩子,我認為,這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孩子會覺得他的吃喝拉撒睡玩等日常需求,都是沒有意義的,該被擯棄的。因此,孩子可能會形成矛盾型依戀或迴避型依戀,容易遠離世俗生活,去追求精神上的純凈,但是,這是心靈僻徑,是孤獨、荒蕪的聖地。
我由此想,這也是自戀和依戀的一個重要區別。學會了依戀的人,他會擁抱真實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戀中的人,容易呆在自己的世界中,並認為自己的世界才是精神的歸宿。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女性,她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無比深刻。她說,她一直滯留在一個中間地帶,既不能回到原本的孤獨世界,又不能進入到充滿關係的真實世界。在這個中間地帶,她無數次試著向外跳,但這時,外部世界需要有一個人,對她伸開雙手說:來吧,歡迎!然後她才能夠進入真實世界。但她覺得,這個人一直都沒有出現。
因此我也想說,如果你基本上是一個正常人,覺得在相當程度上和社會有融合,那麼,不管你有多少問題和痛苦,還是要感謝媽媽或主要養育者,她們還是給了你這份感覺:世界歡迎你。
父母特別是主要撫養者,需要給孩子傳遞出「這個世界歡迎你」的信息。然後孩子才能形成「我可以自由地使用這個世界」的感覺,這也是溫尼科特所倡導的,咱們之前專欄內容中說過這句話:
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
這些描繪,相信會讓很多媽媽感覺到巨大壓力,特別是前面講的故事,也是有些極端。講這樣的故事,是為了對比,為了講清楚「兩種媽媽與兩種孩子」的關係。
所謂兩種媽媽,就是當能很好地回應孩子時,媽媽就是「好媽媽」;當不能回應孩子時,媽媽是「壞媽媽」。相對應的是,面對「好媽媽」,孩子會是「好孩子」,而面對「壞媽媽」時,孩子就會是「壞孩子」。
依戀的形成,需要孩子有這樣一種基本的感覺:媽媽基本上是「好」的,有時候是「壞」的,但「壞」不會淹沒「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時候是「壞」的,但「壞」可以被接納,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納。
如果自己真實的媽媽不夠好,那麼孩子就會傾向於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對媽媽表達依戀,而去外部世界尋找「好媽媽」。
曾經遇到過一對母子,小男孩還不到一歲大,就會經常爬出去找別人,因為他的媽媽太暴力了。
還有一個事例,我有一位朋友,他總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例如對自己的小家庭不滿,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滿,讀書時不能專心,他一生總是在走神。我和他深入探討之後,他發現自己好像是在從眼下的事情之外尋找什麼,就好像是在尋找一個「好媽媽」。再繼續深入挖掘就會發現,他小時候的確覺得自己應該不是親生的,他應該有一個在家以外的「親生好媽媽」。這真是一個深刻的隱喻。
如果依戀沒有形成,該怎麼辦?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禦,透過這些複雜的防禦,看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我們說過很多次的: 「 我 」 永遠都在尋找 「 你 」 。
你可以去看看孩子,看看小動物,會看到生命原本的樣子:一方面,他們會試著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他們都在尋找情感依戀。當有依戀產生時,一份滿足感會油然而生。
同時特別重要的是時間累積和空間變換。如果一份關係傷透了你的心,你經過認真考慮,知道這份關係已經沒有希望,那麼可以變換空間,換一個人去尋找。
同樣重要的是當你基本斷定,一份關係是OK的,那麼,請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關係的基本穩定,逐漸在這個關係中,去實現依戀的完成。
基本穩定的關係背後,依戀完成的背後,都藏著對人性的深刻信任。
自戀和依戀不僅僅是情感的事情,也是偉大的隱喻。嬰兒依戀媽媽,孩子依戀大人,成年情侶依戀彼此,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豐富寬廣,而自戀的世界何等孤獨狹窄。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寵物化身成人並向你告白,你會接受嗎?
※家鄉的邂逅
※玫瑰即玫瑰,花香無意義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想結婚了?
※人心都是要靠自己守護的——曾經以為,擁有是不容易的;後來才知道,捨棄更難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