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美食 | 這一碗,留住的是時間的味道
世間最好吃的食物,總是帶著情感!
每座城市都存在著某種極為簡單,甚至謂以廉價的食物。這些美食的味道在一代代人們口中胃中心中不斷發酵,從而形成了屬於這個城市獨特的味道。麗江的雞豆涼粉便是其中之一,那種味道深藏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
似乎在很多麗江人的記憶里,雞豆涼粉這種美食,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喜歡吃雞豆涼粉。餓了、饞了、或者不想去吃飯,去街上尋一碗涼粉,不僅能解饞還可以管飽。特別是到了冬天,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煎涼粉,咬上一口,哪怕燙的咽不下去也是很滿足。
礫石可谷
雞豆涼粉,顧名思義:用雞豆做的涼粉。雞豆顆粒如雞眼般大,所以又叫雞眼豆,成扁圓形,色淡綠,但因為黑色素豐富,所以做出的雞豆涼粉呈黑色。
古人說,礫石不可谷,而雞豆卻選擇在蠻荒中野蠻生長,用畢生精魄,悄然釀成一粒粒微小卻飽滿的果實。
好食需多磨
雞豆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也許始於某個農閑時日。農人們到田間,於是,雞豆被採摘,晾曬,在市場被一位阿媽買了回去,泡發,磨漿,熬煮,冷卻,一道道工序按部就班,依次展開,雞豆也進入了畢生的巔峰——變身成了一碗可人的涼粉。
做雞豆涼粉步驟繁瑣,需要花很大的耐心。首先用竹籃挑選出精良的雞豆,用水侵泡一天一夜。侵泡過的雞豆需要用石磨磨,像磨豆腐一樣。磨一會兒加點水,出來的豆汁和豆渣一塊到了桶里。
然後用一塊乾淨的紗布過濾,把雞豆汁和豆渣隔開,豆汁到了盆里,而豆渣則免不了被丟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豆汁都可以成為涼粉。美味的食物總是挑剔的,在盆子底下沉澱著一小層的固態豆汁才是被臨幸的幸運兒。接著將最終獲得的豆汁靜置,等裡面的細顆粒和澱粉沉澱。
而做涼粉最關鍵的環節就是「熬」,把上層的汁水舀到大灶鍋里熬,隨著溫度的升高蛋白質變性汁水慢慢變灰變黑,這個環節火候至關重要。稍後沉澱在盆底的澱粉等東西加入鍋里,同時攪拌。
這時候鍋里的涼粉湯開始變粘稠,等攪拌得粘稠度差不多了就可以起鍋了,放入早已準備好合適的盆子里,就只需要等它自然凝固了。
把一盆盆的熱涼粉靜置,第二天冷卻後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涼粉了。
物盡其用
納西人從來沒有為一種食材,如此費盡心機,即便是豆腐也相形見絀。
人們迫不及待地,在雞豆變成涼粉的每道工序里就食用它——先是涼粉湯,然後是熱涼粉;冷卻凝固以後變成涼粉;鍋底焦黃的部分是涼粉鍋巴;把涼粉表層的皮撕下來就是涼粉皮;把涼粉割成薄片,攤在竹席上晾乾,就是干蘭片;在滴水成冰的冬天,把涼粉切成小方塊兒,讓一夜寒霜,將它凍上,待到白天,堅冰消融,把水捏盡,又晒乾,就成了凍涼粉干……
從液體、流體、凝凍體、乾片一直到凍干,涼粉為了滿足納西人的口腹之慾,可謂是「受盡折磨」。
一食多味
納西人給了涼粉極高的待遇。簡單的一味雞豆,卻被做出了不同的花樣。
/ 熱涼粉 /
這是在雞豆涼粉還在熬制沒有凝固之時便該做的一道程序,舀出一大勺放入,放點椒鹽、花生米、油辣椒、花椒油,攪拌均勻,溫熱的雞豆涼粉入口即化,是老人和小孩最喜歡的一種吃法。
/ 涼拌涼粉 /
切成片的晶瑩雞豆粉片與紅辣椒、綠韭、花椒、青蔥、酸醋等佐料腌拌起來。香味瞬間入鼻,總覺得雞豆涼粉是包容性很強的一道食物,無論你自己加入多少愛吃的佐料,它都只會越拌越香,而且也不會蓋住任何佐料應有的光芒。
/ 煎涼粉 /
被切成方正雞豆涼粉塊在平底鍋兩面煎黃,再按個人味口加上麻、辣、酸的各種佐料,乘熱食之,全身溫暖。在麗江大街上總是可以看到賣雞豆涼粉的攤點,一個被改造過的油桶,上面放一個平底鍋。煎雞豆涼粉只需要少許油,一般只是用刷子往鍋刷一點,而不像炸洋芋般。呲呲的聲音,香味撲鼻,淳樸的老人,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 涼粉干攬 /
用竹子做成的一個切割小道具,上面綁一根小細繩。鮮嫩的雞豆涼粉遇上鋒利的細繩,薄片一片片產生,把切出來的粉片放到屋頂瓦片上晒乾,時不時便可炸,脆脆香香的,是過年過節桌上並不可少的一道食物。
自古以來人與食物之間對話無數
一種食物一個人一個故事
有關一種回憶一份情懷一份幸福
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老城老味」
時間會讓人沉澱
浮沉落定後所留下的
不一定都是最好的
但卻是最真的
生活如此美食亦如此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xueshan—town
推薦閱讀:
※麗江有哪些景點?
※旅行是為了歷經歲月的洗禮,褪去浮躁與繁華,回歸平凡與淳樸
※麗江的美食有什麼特色?
※你不去麗江,怎能感受那份寧靜
※2018年最新麗江旅遊攻略
TAG:麗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