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題材的電影是如何被拍爛的——西遊記女兒國影評
本周,抱著隨緣的態度看了一部電影,西遊記女兒國篇。
隨緣就是指沒有經人介紹,沒看豆瓣評分,沒看電影簡介,打開視頻網站隨機瀏覽,哪個有眼緣就看哪個。
我想,我之所以會隨緣的選中這部片子,一定源於內心深處對於西遊記的情結,那關乎於童年、奇幻與快樂,然而這些美好的願景在這部片子里被擊的粉碎。
1、故事
西遊記女兒國本身是個很好的故事,關乎於理想,關乎於使命,關乎於成長,關乎於愛情,關乎於團隊,關乎於王權富貴……無論選取哪條線或那幾條線講好了都是一個好故事。
都可以達到用故事引發對現實思考的目的。
但是導演太貪心了,既想要搞笑娛樂的商業,又想做文學與藝術的文藝片。
結果導致了很多篇幅為了娛樂而娛樂,為了搞笑而搞笑,為了文藝而文藝。白白浪費時間,而把故事講的支離破碎。
所以,因為故事不夠豐滿,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超長版的春晚小品。用流行語、網路段子拼湊的尷尬加上雞皮疙瘩掉一地的心靈毒雞湯。
高手看結構,低手看細節。所有好故事的創作,都有著自成體系的敘事架構。
如果能夠按照皮克斯動畫公司的Emma Coats給我們提供的簡化版的故事環來講述這個故事,會比目前的結構好的多。
2、衝突
其實,西遊記女兒國的故事本身衝突明顯,可探討的面很多。
比如愛眾生的慈悲之愛與一個人的兒女情長之愛,對待使命(天命)的態度與選擇,王權富貴與戒律清規……
這些都可以製造一部好電影的衝突,稱之為月經式衝突——深存於我們的內心矛盾,我們不斷討論、在意並且定期就會爆發的心理需求,是不同信念之間存在的「永恆的衝突」。如自由與法制,服從與反抗等等。
這類衝突最穩妥的處理方式就是站一方,打一方。
這也是我們常見的,朋友圈10萬+雞湯文的表達方式,觀點鮮明,觀者自動站隊。無論你表達的是哪一方觀點,哪怕再離譜,總會有你的支持者與信徒。
在高級一點的表達方式就是,預設一個立場——受到衝擊——出現搖擺——堅定立場——獲得成長。比如86老版西遊記的設定。
原著中的唐僧,是一個衛道士的形象,捍衛佛法堅定不移。想要通過騙婚來達到逃跑的目的,典型渣男,這個形象就顯得過於僵硬和迂腐。
而86老版西遊記,把他改編成一個對國王有情、動了凡心,但對信仰更執著的故事。這個改編就顯得更加人性化,突出了唐僧也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人,人物更加豐滿。
突顯出了最後西去的選擇更加偉大與不易。這是一個堅守信仰的故事。
西遊記女兒國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如何處理兩者的衝突呢?他的觀點是愛一個人就是愛眾生。
這個觀點本身沒錯誤,問題出在了預設立場上。
我們拿文章版的西遊記降魔篇來對比一下,裡面唐僧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先是以除妖為己任的大愛——經歷折磨與苦難——懂得了愛一個人的小愛——愛完整了——終成正果。
因為懂得了小愛大愛都是愛,沒有小愛也沒有完整的大愛,最終參悟了佛法,這是一個修得圓滿,實現信仰的故事。
無論是堅守信仰還是實現信仰,都站在了信仰的一方,小愛都是助他精進修為的一個方式。
而這部電影的預設立場上來就是一見鍾情,所以它對衝突的表達就顯得格局不夠,它把小愛等同於大愛。講的是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快樂,愛是成全。
一開始唐僧與國王一見鍾情,然後一直在尋求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所以有了「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守你的戒律清規」一起西行取經的打算。
最後經歷災難,得出愛一個人就是愛眾生,這就成了為小愛找了一個高大上的理由。
這一立場又與河神為了愛一人而毀了眾生的暗線相矛盾,這裡又說明愛一個人並不等於愛眾生。愛是只是一種執念。
如果電影可以拍成捨棄天命選擇愛的故事,拍成歲月靜好,感天動地,皆大歡喜也不錯,自帶一種和現代主流價值觀匹配的氣質,為愛而勇敢。
如果拍成選擇天命放棄愛,可以很文藝,很理想。
偏偏導演很貪心,既要愛又要天命(唐僧取經,國王守護女兒國)。既想用愛來感動你,又想要完成天命的理想。
無法實現之時,於是只能給電影套上一個愛就是成全的雞湯式邏輯,結果愛也無法感動人,信仰也無法感動人,成全也變成了向天命不得不低的頭。
最後,全部主角都為了天命捨棄了愛,國師選擇守護國王,國王選擇守護國家,唐僧選擇守護佛法。國王與唐僧相約——如有來生。
沒有愛的勇氣,也沒有放手的勇氣,只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本來可以立意更高,境界更高,結果拍成了雞湯言情劇,有點可惜。
3、情節
情節上也只能用尷尬來形容,一個人與一條河相愛了,多麼美好的預設,拍好了就是有深度的文藝電影,最後一句「你去找大海吧」,美感全無。
女兒國,一個烏托邦的女性王國,世外桃源。不用刻意強調就是很好的性別反思題材,結果導演想要表達的太多了,用力太猛。想要探討無性別之愛,把河神設定為無性別或者性別模糊的形象。而在女兒國里卻是粗壯的如男人般的女武士,潘斌龍的男扮女裝、、河裡沐浴穿著衣服等等,依然是男性意淫下的女兒國,沒有跳出男性視角與思維方式。
匪夷所思的情節幾乎貫穿始終,與小龍蝦的打鬥不知意義何在,國王與唐僧不明不白的相愛,災難最終還是依靠佛祖的力量來解決等等。
正是這些情節的存在,使得真正值得表達的沒有表達清楚,應該立得住的沒有立得住。
4、台詞
台詞分兩種:一種是獨白,一種是對話。
好的電影用情節,用對話就可以完美的表達觀點與主旨。
一般的電影因為故事沒講好,所以要用獨白來彌補,如果做的巧妙倒也可以起到華龍點睛的作用。
這部電影顯然屬於第三種,壞的電影。所有情節和對話都沒有為表達服務,浪費在了尷尬的搞笑與胡扯上。全部觀點靠獨白來苦苦支撐,背離了電影用畫面與情節講述的原則與優勢不說,還給人毒雞湯的既視感。
對話部分也只能用尷尬來形容,之前幾乎沒有任何鋪墊與接觸,國王上來就一句「你想我了嗎」實在讓人費解,這種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設定又再一次把影片推入了爛片的深淵。
5、抄襲
這部電影可以用一盤東北名菜來形容,那就是——亂燉!
造型抄襲《愛麗絲夢遊仙境》,情節抄襲《神奇女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水形物語》《新白娘子傳奇》,畫面神似《聖誕奇妙夜》等等。
一部不錯題材的電影是如何被拍爛的,那就是媚俗。電影作為精神的產物,主旨在於引領大眾審美,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亂燉了各種觀點,什麼都想要,結果就是什麼都得不到。什麼都想講,結果就是什麼都沒講好。
文字 | 張涇格
推薦閱讀:
※《香水》|殺了14個少女 只為獲得體香
※擁抱你,溫暖我——《水形物語》影評
※孤獨致死
※怎麼看待《三塊廣告牌》?
※紀錄片《生門》:錢與生命的苦苦權衡,女性之傷與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