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歐遊記 — 柏林印象

前言:

在歐洲閑逛了幾個月,目的不僅僅是旅遊。

本人主業是金融,而歐洲則是在金融,國際,地緣政治新聞中,出現頻率都是最高的地區。

可以說,自從文藝復興開始,歐洲就一直是人類歷史的焦點。

所以,要了解世界,使金融方面的修為更深厚,歐洲是第一站。

本遊記盡量不會寫成市面上一般遊記那樣,按時間,地點,吃吃喝喝,寫成流水賬。自拍,曬吃喝,曬購物這種事,也統統不會有。

我會嘗試寫成「速寫」,「素描」式的遊記,把這個國家/城市的歷史,人文,性格,藝術,經濟描繪出來。

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完後,對這些地方,對歐洲,有一個更深度的了解,這樣以後對投資,對金融,都有更好的判斷,看新聞,或者聽別人說話時也更有免疫力,不那麼容易被忽悠。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系列。


整體印象

柏林的性格,可以用以下幾個關鍵詞:大氣,務實,寬敞,整潔。

柏林的街頭閑逛時,拍了一些素材,剪輯成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TJ7w_mWac&index=3&list=PLv3RNbeKRq39nOmpNglxXp0WWUwTLNjyF&t=0s?

www.youtube.com

我住Airbnb所在的小區,就如同國內小城市的普通小區般親切。

普通的居民樓,但又有它的建築特色。

公交費用特別特別便宜。而且快速,整潔。沒有倫敦巴黎的這麼殘舊。

原因之一是在於這裡的檢票系統,基本實現了「共產主義」。就是買不買票全憑自覺。我頭天剛到,坐輕軌穿越大半個城,愣是沒找到買票的地方,出入也不驗票的。第二天才發現原來有個打孔機,自己買了,自己打個孔,就算付過錢了。一切憑自覺,就算你不買也幾乎沒人管你。

食物。

比阿姆斯特丹還便宜。雖然可以選擇種類沒這麼豐富(因為柏林不像阿姆那樣,特意建成一個旅遊城市),但特點是管飽。五歐的Kebab,飽得要死。

市區內很多這樣供市民休閑的廣場。

Shopping Mall的樣子。物質豐富程度肯定不如中國美國了,這是歐洲國家的整體特點,他們在物質方面的追求確實比較淡泊一些,但精神豐富度就很高。

賣熱狗的小哥,這樣的設備真新鮮。


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把這個城市最重要的博物館集中在一個小區域內,是非常方便遊客的做法,也反映出市政規划具有前瞻性。

這座島1830年就開始規劃,蓋出了第一座博物館。歐洲人的這種「一個建築堅持好多代人,持續幾百年逐漸完成」的毅力,在中國人的民族性格里幾乎見不到。

幾百年,一個朝代都亡了,新的皇帝總想推倒重來,對舊建築一點也不尊重。

我剪輯了一個5分鐘的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博物館島的氣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WypV5PIy4&list=PLv3RNbeKRq39nOmpNglxXp0WWUwTLNjyF&index=4&t=239s?

www.youtube.com

博物館島上一共有5大博物館,外加一些老教堂等次要建築。我用「最快速度」(所有博物館的每個房間都至少涉足過,根據興趣決定停留的時間),也花了接近3天才逛完。

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

最老的一座,1830年就有了,主要存放古希臘羅馬的文物。

一進門的這個供奉希臘12主神的Hall非常有氣勢,頭頂是各星座的圖案,可以找到你們自己的星座。

柏林新博物館(德語:Neues Museum)

1855年建成。二戰被炸後,1999年又重建了。主要放古埃及和人類早期文明的展品。

德國由於二戰的問題,藏品的珍貴度和數量,相比英法有點不如,但他們用建築來彌補了。

看大堂建造得就如同金字塔的墓道,讓你一進博物館就知道主題,非常用心。

歐洲的幾大強國(英法德)都對古埃及情有獨鍾,誰強盛的時候誰就趁勢去搜刮,例如法國的拿破崙時期,德國的希特勒時期。

由於大英和盧浮宮已經有大量類似的展品,不是古埃及史專家的話,看著大同小異,所以我就不多花篇幅在此了。

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museum

最人山人海的博物館。主要收藏中東文物,伊斯蘭,古巴比倫等。

最出名的就是剛進門的這個巴比倫城門,相當於把北京的九門其中一個拆了,放進了這個博物館裡,可見這個建築得造的多宏偉才能容得下這樣的展品。德國人在「為放置展品而捨得花大價錢造博物館」這方面真是無人能匹敵。

看看人與城門的比例,就知道這個博物館造的多雄偉。

語音講解做得非常到位。

此館另一個珍藏是圖拉真廣場,也是當時從考古遺迹實地一塊塊搬回柏林,然後拼裝起來的。

公元200年的馬賽克地板:

如今我們聽到「伊斯蘭」一詞,總覺得有些貶義。但中世紀是它是有過很輝煌燦爛文明的。只不過如今的主流歷史是按歐洲人的角度來寫,所以中東的文明都被淡化而已。

舊國家畫廊,德語:Alte Nationalgalerie)

存放古典時期的油畫。印象派也有少量。

歐洲的繪畫史有個特點,就是圍繞義大利、法國為中心而寫,外加上荷蘭。其他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雖然也有很多好畫家,但在「繪畫史」中總是一筆帶過,充分顯示出「寫歷史」這種東西有時是多麼主觀和不公平。

這裡看到的畫,平常在教科書或畫冊上很少出現,但也有很多好作品。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

Adolph Menzel:

略帶印象派的影子,個人覺得比梵高的黃房子畫得好多了,一模一樣的角度。但沒有梵高出名,找誰說理去。

新古典主義:

這是一幅畫,不算我鏡頭拍出來的反光。我還特意湊近用身體擋住,確定不是反光。

神奇不,這樣的思路我也是第一次見。所以說這裡有很多好畫。

寫實得如同照片一樣的寫實畫:

又一幅沒有見過的畫風,有點像現代的遊戲CG圖。其實是1860年的作品。

史家有時候硬要把某幾個畫家硬湊一起,說他們是「XX派」,目的就是便於在公眾的耳朵里傳播。像這種「無門派」的,其實有時甚至更勝一籌,只不過沒人給他們取個門派名而已。

畫廊空間很大,和柏林的整體建築風格一樣,大氣。但人頭涌涌的遊客不多,不太明白為啥。

總結,這是一個包羅萬有(不同時期的畫),但藏品數量不算太大(跟世界一線沒術館)的畫廊

博德博物館(德語:Bode-Museum)

存放雕刻,硬幣等,是五家裡面最冷門的,沒什麼遊人。可能大多數人逛不完5間博物館的話,都會選擇跳過這,所以這麼冷清。


德國歷史博物館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就在博物館島的旁邊,走路5分鐘。

幾乎沒有在別的國家見到一座這樣的博物館,把自己國家的歷史從頭到尾捋一遍,整理得這麼有條理的,從這也可以feel到德國人的嚴謹性。

我剪了個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下這個博物館的現場氛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KWVuNI-5M&t=108s&list=PLv3RNbeKRq39nOmpNglxXp0WWUwTLNjyF&index=2?

www.youtube.com

中世紀的重要歷史場面用油畫來展示.

二戰這段歷史的展品尤其豐富,很多當時的政治海報掛在此,以警後人。


總結

德國這個國家和民族,給我的感覺是大氣,「負重前行」,團結務實,理性,樸實不浮誇。

也許是歷史枷鎖太重,到現在才過去兩代人,那種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性格還在。

旅途中跟一個德國人詳談,她說她們的父輩(6,70年代生人)對二戰的態度是批判,而她們這一代,則是「不解」,為什麼她們祖父輩會搞這麼場大戰出來。但總之,還沒有達到「釋懷」的一代,也許要再下一代吧。

正因為他們還沒釋懷,所以覺得虧欠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很多「正義感」,「責任感」,所以15年難民問題時,他們是最樂於接收難民的一個國家。雖然沒人說過「進入戰時狀態」,但他們的心態就像進入了一樣,每個人都有犧牲一部分小我,一部分社會資源的覺悟,毫無怨言。而其他如美英法這些國家的老百姓,考慮得更多的還是個人主義,怎麼保證自己的蛋糕,自己的社會福利不被難民佔用。

柏林的名勝中,跟歷史有關的博物館、遺址等最多,且這裡的物質享受,購物等不如英美髮達,所以會有很多國內出來旅遊的人說「柏林沒什麼好玩的」,只能說看問題角度太膚淺。

旅遊就只和消費劃等號,那麼全世界你只需要去幾個地方就夠了,整個地球這麼大都可以不用去了。

我倒是很欣賞柏林人的這種生活態度,物質不需要多,奢華,夠用就好。我上面說的"物質不夠發達「,其實僅僅指購物方面,但是居住,公交線路的便捷和科技,社區環境這些,質量都很高。

總的來說,柏林給我印象很好,有一種國內廈門,杭州一樣的親切感。


推薦閱讀:

春天在哪裡?歐洲鐵路如何應對極寒天氣
若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立國瑞典將成為歐洲戰爭最前線?
北歐中世紀的維京人都是海盜嗎?
他們都是怎麼成功的?聊聊我周圍的歐洲求職成功案例
拿破崙一世:我若不稱帝,誰來拯救分崩離析的法蘭西

TAG:歐洲 | 旅行 | 歐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