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語錙銖必較猜想古中國科技水平

  小時候,天心就是個好奇寶寶,看見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天心就會獃獃地蹲在河邊數個小時,猜想著小魚兒的世界裡會有怎樣的故事。曾經小小的天心就有過宏願要破解比哥德巴赫還要偉大的猜想...

  今天開始,天心將以至道猜想公眾號平台為媒,陸續推出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系列猜想,希望帶給同道一些不一樣的感悟。

  天心推出的第一個猜想來自成語【錙銖必較】:

錙銖必較:語出《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極其微小的數量。用來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從上文關於成語來源中,我們知道了語出《荀子》,通過百度天心查到了下面這段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令。

  既然荀子是戰國末漢初的中國人,那麼就可以明確成語錙銖必較里的【錙銖】為戰國末漢初時期中國通用的重量計量單位。

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銖、兩、斤、鈞、石。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於是天心又很好奇地查詢了百度上關於漢初中國重量計量單位與現代重量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觀點:

  1、1兩=15.625克,約15克,

  2、中醫研究院編《傷寒論語譯》、《金醫要略語譯》云:秦漢一兩為今之6.69克,

  3、中醫研究院等編《簡明中醫辭典》、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附篇均據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記載謂東漢一兩折為今13.92克,

  4、國家計量總局編《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記載漢代一兩為15.6克。

  天心在這裡不想考證具體哪一觀點是正確的,只想通過上述資料做出漢時中國科技文明水平的猜想。所以,從兩和克的推算關係,不管一兩與克的換算是15.6的最大值還是6.69的最小值,據《漢書律曆志》,兩並不是制衡的最小單位,銖才是,也就是說,在漢初,我們可以猜想老百姓上大街買菜或其他生活用品最小的計量為銖,一兩等於於十銖,同道們請注意,如果你生活在漢初,那麼在買賣貨物的時候是【錙銖必較】的,那麼,我們把場景轉換到現代,我們上市場購物,通常計較到兩,到超市或藥店商家至多也就計量到克。

  同道,重點就在這裡,漢初的你為啥那麼計較呢?我們可以猜想當時的計量水平使得銖的計量非常的普通和方便,所以生活在漢初的你在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由此我們可很輕易地知道戰國末西漢初的中國人能夠製造出精確度比克還要精微的計量工具應用於百姓的日常生活。

一兩=24銖=15.6克來倒算一銖等於15.6除以24約0.65即1克=1.538銖

一兩=24銖=6.69克來倒算一銖等於6.69除以24約0.279即1克=3.579銖

  於是天心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漢初時中華文化的科技水平是現代科技水平的最小1.538倍甚至更高。

  荀子生活在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以公元前238年計加現在是2018年為2256年,哇,2256年前中華文明的科技水平已經超越了現代科技,為什麼2256年後的中國科技這麼的衰敗?隨便想想都讓天心心碎了。

  中國人,當自強!


推薦閱讀:

《夜雨秋燈錄》的幾個故事
歐陽修|浪摧的人生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古詩詞中常見意象——鳥
線下讀書會第二季第十六期——被人排斥的艷詞

TAG:中國古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