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營造適合自己的「學術圈」

這是專欄《博士的圍城》的第三十七篇文章。

創業以來,參加過許多不同的創新創業活動,見過不同領域的創業者,各式各樣的投資人,有一點體會特別深刻,那就是合適的圈子特別重要。由於做的是生物技術,一點都沒有遠離學術圈,反而貼得更近,只是換了個旁觀者的視角。現在回頭看,對於自己當年狹隘的學術圈子也是頗有遺憾,沒能跳出來審視自己。因此,在這裡寫下自己的一些思考,以供借鑒。

沉迷在自己的學術小圈子裡,這在博士群體里是很普遍的現象。剛開始博士生涯,需要上課,實驗,在不斷的失敗中學習各種新技能,可能還要寫一堆的報告,每天都忙得焦頭爛耳,學術圈子就只是老闆和實驗室同學。而正如之前文章里寫到的,老闆和實驗室同學中冒出來的各種糾結問題也可能讓你應接不暇,懷疑人生。這種情況下,能把課題順利做好就已經非常滿足,哪裡還有時間和心思系統的揣摩學術問題。這樣的抱怨可以永遠持續下去,但是先打住,因為受傷的總是你。我之前曾寫到過,實驗室就像個大熔爐,待久了就成了一鍋粥。出淤泥而不染,那是小概率事件,我們老師說過,小概率事件可以當作不發生處理。要避免這樣的問題,還是需要拓展自己的圈子,「為有源頭活水來」。

人之所求,無非是對內和對外。對內談修養,對外建圈子。標題中的「學術圈」加了引號,因為這是一個廣義的「學術圈」,不僅僅指人,還包括學術資源、學術體系等。一個人所能接觸到的人和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TA的視野廣度和思維高度。 試想如果你圈子裡的人每天就只是做做實驗,吃吃雞,你滿腔的 passion 到哪裡去宣洩?

先來說說人的學術圈。一個人的日常便是自己的小圈子。博士期間,總免不了要把絕大多數的時間花在做課題上,也就避不開這個小圈子。經營好它也是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雖說待人真誠是美德,但適當的圓潤更有利於和諧共處。大的學術圈囊括的就比較多了,其他系的同學教授,其他學校的合作夥伴,開會時認識的各國友人。拓展大圈子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是參加學術會議或課程。學術會議有大小,大的如千人級別的年會,適合去開拓視野,建議低年級的時候就去,給自己內心埋下顆種子。小的學術會議則利於建立有效的圈子,參會的人基本都可以認識,所有人都會聽你的演講。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不少的暑期課程,邀請的都是世界知名教授來講課,人數也限制在三四十人左右,進行幾周的高強度教學與討論。比如香港每年暑期都有巴斯德系列課程,Croucher Summer Courses等,全世界的學生職員都可以申請。參加這種課程時與這些大牛們的關係要比你去聽他們的演講更為緊密。因為你們之間加了一層師生的關係,相處的時間也更長。我自己在參加完這樣的課程之後,就覺得在學術上又打開了新的一扇門。

按我的定義,學術圈的另一個重點便是資源。現在停下你手裡的所有事情,思考一下你的學術資源都有哪些?哪些技術,哪些實驗條件是你可以接觸並應用到課題研究的?學生時代是利用和拓展這些資源的最好時候,因為你頂著一個「學生」的帽子。如今互聯網傳播非常迅速而普遍,這也在改變著學術交流的模式。上文中提到的學術會議、課程,很顯然的不可能經常去參加。但互聯網時代的好處就是,到處都有直播和重播。Youtube 上就有一系列的大牛演講。很多會議也都設有網上直播,如剛在美國開的 AACR 2018,借個帳號就可以聽大多數的演講。看論文和聽演講是非常不一樣的,尤其是對領域內的經典工作而言。我喜歡聽一些大牛們的演講,尤其是在頒獎儀式上的演講,他們基本都會總結自己的所有精華,高屋建瓴,推出自己的理論體系。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在做一些細小的拼圖工作,卻全然不知要拼起來一個什麼樣的圖。了解全局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這追求中一定也會受益匪淺。當你做累了,迷茫了,不妨去找一些這樣的演講聽聽,與大牛們為伍。

我在這個專欄的很多文章里都不斷提到,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小世界,要有 big picture,才能不為學術和生活所累。我至今也依然在這條路上匍匐前行,大家共勉。

推薦閱讀:

TAG:博士 | 學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