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國內古戰片!哈薩克版「戰狼」《鐵血一千勇士》演繹一騎當千
編者按:說到哈薩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可能很多人都沒什麼印象。但出人意料的是,哈薩克在古代戰爭題材電影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現。2012年,哈薩克出品的古代戰爭片《鐵血一千勇士》就是其中優秀代表。很多古代戰爭片迷們,即使並不了解哈薩克的歷史,也許有人沒看過或聽過這部電影,但是也肯定在許多戰爭片剪輯中,看到過這部電影的片段。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哈薩克出品的《鐵血一千勇士》。
▲《鐵血一千勇士》海報
《鐵血一千勇士》的時代背景,是18世紀哈薩克汗國和準噶爾汗國之間的戰爭。18世紀的哈薩克汗國可謂是多災多難。這個國家雖然也曾盛極一時,統治了當時中亞的中心撒馬爾罕,但是經歷了和布哈拉汗國兩個世紀的爭霸,到了18世紀,這個國家分裂成了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塊。與此同時,東方的準噶爾汗國崛起,分裂的哈薩克自然便成為了準噶爾汗國的獵物。
▲電影中哈薩克汗國的貴族們
《鐵血一千勇士》正是從準噶爾迫使哈薩克汗國降伏開始講起。雖然在經歷過血腥的征服之後,哈薩克又恢復了和平,但是在表面的平靜之下,包括男主薩爾泰他們,許多哈薩克人都對這些東方的征服者們有著極大的敵意。因此薩爾泰開始不斷地在草原上襲擊落單的準噶爾人。在他們的感召下,越來也多不滿準噶爾統治的年輕哈薩克人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最終在中玉茲蘇丹阿布汗所率領的哈薩克和準噶爾決戰中,為了讓哈薩克人趕走侵略者,薩爾泰率領著跟隨著自己的不到一百名勇士,以以一敵十的勇氣,無畏地沖向了敵陣,最終幫助阿布汗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電影中征服哈薩克汗國的準噶爾人
不誇張的說,《鐵血一千勇士》整部電影的古代戰爭場面,真的可以說算是無可挑剔。比如說電影里,很少見的展現了鎧甲在戰鬥中重要的作用。電影中的主角們,在面對身穿重甲的準噶爾士兵時,都顯得非常棘手,而不是像很多國內古代戰爭片中那樣隨意無雙。但是該片字幕的翻譯就非常坑了。比如在將電影里的「哈薩克人」竟然翻譯成了「哥薩克人」。其實說起來,這個翻譯倒也沒有錯,因為雖然在今天的西里爾字母里,哈薩克「?аза?стан」和哥薩克「Каза?ки」並不相同,但是兩者的詞源,其實都是突厥語中「自由民」演變而來。這一詞在用來命名那些南俄武裝流民集團之前,其實就已經用來命名是當時中亞北部,也就是哈薩克人。因此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哥薩克人,在過去對於哈薩克人來說才是真正的「李鬼」,只不過因為後來哥薩克人太過為人熟知,才搶去了原屬於哈薩克人的稱呼。
▲電影中頗為還原的打鬥
另外,電影里準噶爾人的髮型也很有特色。電影里,準噶爾人基本清一色的留著清朝式樣,將前面頭髮剃掉,只留後腦勺頭髮,並紮起獨辮的髮型。其實電影所參照的,正是乾隆時期記錄清朝平定準噶爾戰爭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在這副寫實性的紀功圖中,準噶爾所留髮型,和當時的清軍可以說別無二致,都是後腦留髮,然後結成獨辮。但是至於這一形象是否真的就是歷史上準噶爾人的形象,這一點就有待研究了。
▲電影中準噶爾人的髮型
因為《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雖然有大量將領的親身經歷和武器實物進行參照,但是這些洋畫家終究沒有上過清准戰爭的前線。加之沒有確鑿的清代史料對準噶爾人的形象進行佐證,因此不排除郎世寧等人,是參考了當時受清朝人統治的蒙古人形象繪製。畢竟在《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有很多的服裝和髮型,與另一副《塞宴四事圖》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被清軍襲擊的準噶爾人營地,這些光著身子四散逃跑的準噶爾人,他們的髮型和清朝人完全相同
不過電影中準噶爾人身著重甲的形象,顯然就和畫卷中的準噶爾人相去甚遠。因為在整個《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無論時清軍還是準噶爾人,除了少數高級將領以外,其餘都並沒有鎧甲。(這個問題冷兵器研究所會後續專門出文章進行說明)。電影里準噶爾人的形象,倒是更加接近許多俄羅斯史學家們對於準噶爾人的復原。但是由於關於準噶爾人的詳細文字和圖像記錄極少,因此當時的俄羅斯史學家,對於準噶爾人的形象,很多都是通過中亞地區的軍隊來進行反推。
▲電影中身披重甲的準噶爾人
因此在許多復原圖中,準噶爾的鎧甲,就有了明顯的中亞痕迹。如果《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以及清朝一些關於準噶爾戰爭的記載可靠的話,那麼準噶爾人對於火器其實也是相當依賴。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史學者所復原的帶有鮮明中世紀冷兵器戰爭痕迹,身著重甲的準噶爾人形象,就不得不說實在是有待推敲。但是考慮到俄羅斯史學界對於哈薩克的影響,因此在《鐵血一千勇士》中,將準噶爾鎧甲形制更接近13世紀的蒙古人,也就有了些折衷主義的味道了。
▲《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的準噶爾軍隊
▲俄羅斯復原的準噶爾汗國和清王朝之間的戰爭,雖然準噶爾人可能卻是由少量的具裝重騎,但是像這些復原圖中的重甲士兵搏殺,真實性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在歷史上,準噶爾人的火器很多都是來自俄國,不過這並不是說俄國人在準噶爾和哈薩克之間的戰爭中支持準噶爾。俄國人是希望通過給準噶爾提供武器,來讓他們與清朝對抗,而自己趁機在蒙古和中亞地區擴張。因此俄國人同樣也給哈薩克人提供了大量火器,以誘使他們依附俄國。
▲電影中對於準噶爾人的火器也有表現
電影中還有一些不大引人注意的小細節。比如在最後決戰中,勇士們高喊「阿拉什」沖入敵陣,當然這個「阿拉什」並非傳說中波斯一箭裂土的大英雄,而是哈薩克的小玉茲中一個部落。這個部落便是後來哈薩克人的祖先,因此在戰爭中高呼他的族名,對於今天的哈薩克人來說,就有點像中國人高呼「炎黃」的意味。
最後是電影評分環節
充滿史詩感的草原和戰爭畫面,
歷史還原較好:5分
電影節奏節奏緊湊,
充斥了許多精彩的戰爭場景:4分
主要人物刻畫較好,
但是對準噶爾人的還原也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3分
電影配樂缺乏對最後決戰氛圍的襯托:2分
總分:14
比較推薦
這次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1980年黑澤明導演的經典——《影子武士》。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時之沙,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