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全職媽媽看過來:以後誰再說你沒有價值,你就把。。。甩給ta

最近,朋友圈在傳一張圖,說杭州一所小學招生,面試的條件里有一條是全職媽媽帶的孩子不要。

如果是真的,這真是我見過對全職媽媽最惡劣的一次歧視;如果是假的,也屬於對全職媽媽的高級黑了。

表面上,中國的社會傳統是注重家庭、注重親子,但現實中,因為社會價值觀的功利性取向把每個人都按照賺錢的能力標上了價碼,於是全職媽媽這個付出沒有金錢回報的人群,就成了社會階級的最低層。

有一個朋友,南開大學中文系高材生,在一家事業單位已經升到中層,因為先生事業發展,選擇放棄自己的工作回家做了全職媽媽。

母親憤怒到幾乎要跟她斷絕關係:我花了這麼大力氣把你培養成名校碩士,你卻回家帶孩子,白白浪費了我多年的心血?!

至親的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整個社會大環境了。

全職媽媽的人生真的低價值嗎?

反對全職媽媽的理由很多會集中在一點:經濟不獨立,淪為價值附屬體。

說一個身邊真實的故事:

這對夫妻兩人都是我的好朋友,雙方本來都各有自己的事業。太太原來在一個大型外企做採購,收入不比先生低,後來先生創業,為了支持先生,在生第一個孩子時,太太選擇了做全職媽媽,如今已快10年。有時候我們聚會時,她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抱怨自己在家沒有地位,因為她家老大會說「我們家全靠我爸養,媽媽只是在家,沒什麼貢獻」。這話讓曾經女強人的她感到很傷心。

我認識很多全職媽媽,都受過很好的教育,有碩士甚至博士的文憑。如果有一天,婚姻不穩定了,或者其他糟糕的情況出現了,難道她們就沒有能力養活自己養活孩子嗎?她們的經濟變現能力,因為暫時的角色定位不同,就可以完全被否定了嗎?

事實上,全職媽媽絕對稱得上是一份有價值的工作

對家庭來說,讓孩子得到更適合的照料、規劃更適合的教育路徑;讓先生能更專註地工作、更輕鬆地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這種價值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據說,在歐美,畢業後的女大學生,有三成會回歸家庭,有三成有孩子後會選擇兼職的工作,另有三成則全職工作。

這一切都取決於她內心的選擇。

全職太太實則也是一份工作,這一點都不假:

上有老下有小,照顧大家吃喝拉撒,這不可能是一份簡單的工作;

烘焙蛋糕插花教育孩子還要奔忙到學校做家委,容易嗎?

這怎麼可能不是一份工作呢?

只不過,在日本薪水會直接打入全職太太的賬戶;而在我國,要個生活費經常都要看人臉色,孩子也要對你冷嘲熱諷,可能老公一不高興就要揶揄你幾句呢。我雖然是個男人,對這種現象也是看多了。

我常勸全職太太最好還是變身半職太太,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後,才能真正的獨立,才能在家庭中更受尊重。

不過,對於選擇全職或迫於環境而全職的太太,我也是心存尊重——這份工真的不好打。

隨著政策的變化,未來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二孩甚至三孩的規模,全職媽媽也勢必越來越多。為全職媽媽的人生價值找到一個現實的兌現標準,其實是為她們正名的必經過程。

全職媽媽的價值如何量化?

我必須對全職媽媽道個歉。過去,我從保險原則出發,常說的是——

全職媽媽,是非家庭支柱,因為沒有固定收入來源;

她如果發生意外,不會影響家庭財務。

SO,她只有健康、意外、醫療等方面的保障需求。

這個定位約等於家裡的老人、孩子。

從傳統的保險理論上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不過,這種調調的背後,是不是對全職太太「工作」的否定?

既然我認同全職媽媽是一份非常有價值的工作,那就意味著她們的生命價值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

既然在家庭保障規劃中,人的價值評定,常被理性地估算為值多少錢;那麼我們就用折算成金錢的保障需求來落實個人價值,這難道不是一個簡單直接的指標嗎?

只要把全職媽媽的保障需求具象化,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她們對家庭的價值幾何了。

具體來說說全新價值判斷體系里,如何衡量全職媽媽的保障需求。

1、壽險需求

這是根據對家庭經濟貢獻能力來評估的。

以前我們認為全職媽媽沒有賺錢,所以對家庭的經濟貢獻很少。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我們對人力成本這個概念認識越來越深刻,全職媽媽對家庭的所有貢獻都是一種人力成本的消耗,完全可以折算成金錢。

基本上我們應該都同意全職媽媽的這個角色定位吧:

全職媽媽=家政總管+帶孩子保姆

其他什麼糕點師啦、孩子私教啦、修理技師啦,等等,這些衍生身份姑且不計入折算成本。

按照這個基本定位,評估一個兼具家政總管+帶孩子保姆的職業的工資標準,按中國不同城市的消費水平,恐怕每個月6000到1萬之間都不算離譜了吧。

我們假設按行業最低水平的價格6000元/月來計算,結合孩子的成長周期(到孩子18歲),這份工作起碼要持續18年。假如你的孩子今年3歲,就當是15年。

如此算來,全職媽媽的壽險保障,大概在100萬以上

2、重疾保障需求

有了人力成本的標準,在重疾險上就需要考慮除了治療成本之外,至少應加上1年到3年不等的勞動力成本損失。

因為很有可能在治療重疾期間,有1年到3年,全職媽媽是無法履行職責的。所以全職媽媽的重疾保障需求應該比孩子增加大概20到30萬元左右

3、醫療險

與重疾險同理

這個角度聽起來有點古怪?

不過,我只是想糾正之前我對「全職太太」保障規劃中的一些盲點。並非真的用金錢去量化價值。只是說,從這個角度出發,可能「全職太太」會更有存在感,而不是在家庭保障規劃中就被忽略,「家庭支柱」地位也不被認可。

我非常認同把6個兒女培養成哈佛和耶魯博士的「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的觀點:作為父母,孩子給了我們第二個人生,教育孩子的過程是為了豐富我們,而不是剝奪我們。

如果這是全職媽媽的「職業選擇」,社會也理應接納她們的選擇,甚至在政策上給予支持。

我衷心希望,「全職媽媽」有一天能夠在社會認知層面,成為一個帶給女性成長快樂、帶來家庭幸福的職業選擇。全職爸爸也是同理。

當然,在全心給予家庭的同時,我建議,一定要留一個眼睛看世界,你的世界大了,陪伴才真正有價值。


推薦閱讀:

海西商品交易所全力打造品牌國際知名品牌
這種賺錢方法90%的人都想過,去做的那個人虧了30萬
震驚|不開玩笑,原來教育金真的會逼死人!
予財緣:通貨膨脹背景下首選P2P理財
一直不賺錢,難道你心裡沒點數嗎?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