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家族——連載131】鐵器時代(二)——鐵匠的藝術

上一篇我們提到地球上鐵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幾乎隨處可見。見過有國家沒有金銀銅的,但很少見到有國家沒有鐵的。地殼裡的鐵元素在金屬大家庭中僅次於鋁,由於鐵的反應活性也不差,所以地球表面看不到天然純鐵,它都以氧化物或鹽類的形式存在著。

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分類吧!

磁鐵礦,四氧化三鐵,黑褐色。純潔的磁鐵礦經常形成正八面體晶體,有金屬光澤。在所有礦石中磁性最強的。中國古代稱它為「磁石」,並利用這一點發明了司南,也就是最早的指南針。

【磁鐵礦晶體,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正八面體結構。】

赤鐵礦,三氧化二鐵,規則的結晶體呈鋼灰色,稱為「鏡鐵礦」;而不規則的氧化鐵是鬆軟的土狀,大多呈紅褐色,稱為「赭石」。用它們在石頭上劃刻,會出現鮮紅色。遠古人類在戰鬥之前用這種礦石在自己面部、身體上擦拭,不愧是裝X神器啊。後來它又被作為顏料,即「鐵紅」。

【赤鐵礦。】

針鐵礦,水合氧化鐵,呈黃褐色,晶體為片狀、柱狀或針狀,是富鐵礦物風化之後的產物。這種鬆軟結構跟鐵鏽很相似,也被用於顏料,即「鐵黃」。英文名「Goethite」,取自於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名字,因為這位老兄除了寫作還酷愛在戶外收集各種礦石。

【針鐵礦晶體。】

褐鐵礦,顧名思義,是褐色的鐵礦石,它的成分也是水合氧化鐵,但是結晶水的數目比針鐵礦多得多,所以更加鬆軟,鐵含量更低,是品味較低的鐵礦石。

【褐鐵礦。】

菱鐵礦,碳酸亞鐵,一般是灰白色。

【菱鐵礦。】

黃鐵礦,二硫化亞鐵,類似黃金的顏色,所以經常被騙子用來冒充黃金,歷史上的「愚人金」就是這玩意。破解方法很簡單,黃鐵礦的比重只有4.9,遠遠低於黃金的17.9,用手掂量掂量就知道了。

由於其中含硫,一般的煉鐵工藝較難處理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所以很少用黃鐵礦來冶鐵,而是用它來生產硫酸。

【用黃鐵礦冒充的假金錠。】

鐵礦石往往跟其他礦物伴生,比如重晶石、方解石、螢石,更不用說那些無處不在的長石、石英等硅酸鹽礦物了,因此將鐵元素從這些礦石中提煉出來,是一門藝術,是一個漫長的故事。

最早煉出的鐵是生鐵塊,西方叫做「豬鐵」,我真的沒有寫錯別字,不是鑄鐵,就是豬鐵(Pig iron)。在用一個耐火磚製造的窯爐,將木炭和鐵礦石混合加熱,儘管溫度還沒有達到鐵的熔點,但已經足夠碳去還原鐵礦石了,最終得到的生鐵塊含碳量較高,大於3.5%,裡面還夾雜著很多從鐵礦石帶來的硅酸鹽類,非常脆,加上特別容易鏽蝕,因此不能被直接使用,需要繼續冶煉。

【簡易窯爐。】

世界上最早的鋼出現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泰米爾人以磁鐵礦為原料,用特殊的方法鼓風,得到的產物比生鐵要堅硬的多,特別適合做武器。亞歷山大大帝遠徵到印度後,將這種鍊鋼方法帶到中東、埃及和歐洲,這種鋼被稱為「烏茲鋼」。

由於位於地理要衝,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是重要的兵器生產地和交易地,這些古兵器大多都用這種初級鋼材,所以它又被稱為「大馬士革鋼」,這種「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兵器幾乎佔據了中古時期西方世界的武器市場。

烏茲也好,大馬士革也好,這種工藝早已失傳,可惜可嘆!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了古印度的「烏茲鋼」,發現它的含碳量在2%左右。用掃描電鏡觀察以後,竟然發現其中有很多的碳化三鐵的顆粒,還有一些碳納米管和納米級的碳化鐵結構。神奇的印度人,總是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大馬士革鋼製成的鋒利的刀刃。】

以前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很發達,冶鐵技術來自西方,但最新的考古證據表明世界上最早煉出的生鐵(cast iron)來自中國南方,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出土了一顆用生鐵球做的藝術品,它來自公元前五世紀,當時這裡屬於吳國。這種生鐵的碳含量大於2%,同樣很脆,不能用來做兵器的刀刃,主要用來做鐵犁和鐵質容器。中華農耕文明如此發達,鐵犁功不可沒。

【產自南京六合的生鐵球。】

南方的吳越文明在學會鐵器技術後迅速發達起來,吳越先後成為霸主,輪番挑戰中原各國,也將先進的冶鐵技術帶到中原。

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吳越文明已經將鐵器用於武器,當時最有名的鑄劍師是來自吳越的歐冶子以及他的徒弟幹將、莫邪,他們鑄造的絕世名劍只在傳說之中,現已無從考證。有人指出一些史料記載歐冶子已經開始鑄造鐵劍,並給越、楚等國的士兵大規模供給裝備,但現在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仍然以青銅器為主。也可能是因為鐵劍容易鏽蝕,不易留存下來;還有可能是秦始皇收天下鐵器,鑄以為金人十二。

【浙江湖州莫干山上幹將莫邪的雕塑。】

到了漢朝,出現了最早的煉鐵高爐,鐵匠們用黏土砌成很高很厚的牆壁,形成一個密閉空間,這樣的設計使爐內溫度接近鐵熔點,再加入一些含磷礦石提高鐵的流動性,幫助熔融狀態的鐵和爐渣分離。這種高爐可以連續生產,跟窯爐相比無疑提高了效率,因而可以用於大規模生產。

鐵匠們發現,過高的溫度會讓生產的鐵更脆,缺乏韌性,現在我們知道這是因為爐內溫度超過鐵的熔點,碳也溶解到鐵水中,就只能得到高碳的生鐵。鐵匠們通過精密的設計和控制比例、通風,可以讓溫度恰好在鐵熔點之下,這樣就可以得到更純的鐵,碳含量在0.05%以下,這就是熟鐵。相比於硬而脆的生鐵,熟鐵很軟,不能用作兵器,但延展性很好,可以被打造成鐵絲、鐵板,還可以用來跟生鐵一起鍊鋼。

這種高爐煉鐵方法一直到15世紀才傳播到西方,英國人改進了這種方法,用焦炭取代木炭,產出的鐵雜質更少,效率更高。

【《天工開物》里的配圖:中國的高爐煉鐵方法。右圖展示了從鐵礦石生產生鐵塊的過程,左圖展示了將生鐵塊煉成熟鐵的過程。】

很長時間內,煉鐵鍊鋼技術掌握在少數鐵匠手裡,他們將其視為獨門秘方,敝帚自珍,並未大範圍進行學術討論和交流。可以想像他們冶鐵鍊鋼的時候,就如同廚師在按照自己的獨門秘方烹調。這不科學……

1722年,法國人德羅米仔細研究了各種鋼鐵,指出之所以生鐵、熟鐵和鋼的性質完全不同,是由於其中的含碳量不同。含碳量超過2%的是生鐵,含碳量低於0.05%的是熟鐵,介於兩者之間的是鋼。

【法國人德羅米,第一個將鐵、鋼進行科學區分的人。】

從此以後,鋼鐵的生產成為一門科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冶金學、金相學、金屬加工、熱處理、金屬表面處理等分支學科紛紛興起,鋼鐵完全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真正進入了鋼鐵的時代,被鋼鐵帝國所統治!

【鋼鐵帝國,我們樂在其中。】


推薦閱讀:

金屬激光切割機 切割質量如何判斷?
青春潮流就是要這麼閃 2018的春季用金屬色裝扮自己
金屬激光切割機 原來可以這樣美
中高頻到底什麼關係?這篇文章想不看都不行!

TAG:材料科學 | 礦物 | 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