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奇葩」銀行:藥鋪、寺廟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有趣的話題:歷史上都存在過哪些形式的銀行?

在許多教科書里,你可能會看到,歐洲的銀行起源於金匠,中國的銀行起源於當鋪。這種說法其實不對,銀行的歷史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古老。當我們有了私有財產這個概念之後,借貸的行為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而銀行作為這種信用活動的中介,也就開始了它的演化歷史……

1、藥鋪銀行

新中國成立以前,許多老字號的藥鋪,在當地都是壟斷性的百年老店,信譽特別好,資金實力也雄厚。據說在三四十年代,一些藥鋪開出的票據是被當作貨幣在當時的縣城裡面流通的。有了貨幣流通,藥鋪自然也會幫人代辦一些抵押、借貸的業務。發行貨幣、辦理存貸匯,這不就是標準的銀行業務嗎?

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你想想看,在「鄉土中國」,什麼地方最重要?正是藥鋪,因為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地方。所以你去看,歷史上開大藥鋪的都是當地著名的鄉紳,財力要非常過硬,信譽也要非常好,這就和銀行做信用的生意恰好是一脈相承。

實際上,中國早在唐朝的時候,就有把藥鋪當銀行使的歷史。著名的筆記小說《太平廣記》,裡面就有不少這樣的故事:實力雄厚的大藥鋪幫人保管財務,不僅接受存款,還發放貸款,然後憑「帖子」取錢,跟現在的銀行憑證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2、寺廟銀行

歷史上的寺廟也當過銀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皇帝們都篤信佛法,寺廟裡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寺廟就開始尋思,要做點放貸的生意。由於寺廟本來就是皇權支持下的宗教團體,很多大廟還有為數眾多的分支機構,所以它比私人的信用機構更加便利,風險也更小,很容易就衍生出儲蓄銀行的功能。很多富人、地主都願意委託寺廟來放貸,普通的民眾也願意到這裡來抵押、借款,寺廟就形成了一個信用網路。

到了南北朝後期,寺廟裡成立了正式的機構來進行這種信貸業務,叫「寺庫」。宋朝以後,這種寺廟銀行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因為放款的本錢不會消失,還能長出新錢,所以叫「長生錢」。寺庫也慢慢地改名成了「長生庫」,經營金融業務的範疇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寺廟會成為銀行呢?除了人流量大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信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古人都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神和宗教,在這裡成了一種威懾,對信用就起著支持和背書的作用了。可惜的是,隨著元朝打壓漢傳佛教,明清又尊崇儒家,佛教的勢力在我們國家日漸衰落,所以這種寺廟銀行也就跟著慢慢沒落了。

3、駐京辦、客棧、布莊銀行

除了剛才說的藥鋪和寺廟以外,商業流通中也特別容易產生銀行業務。唐朝的商旅特別發達,首都長安比現在的紐約還要牛,人流量巨大,資金流巨大。這時候,長安城裡的「商業銀行業務」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比如說各地的駐京辦就有銀行的功能。和今天一樣,當時各個地方政府都要派駐人員在長安,所以他們來往很頻繁。而那個時候,都是以金屬貨幣為主,路上運錢不安全也不方便,商人和官員們就創造了「飛錢」,意思是飛來飛去的錢。這些駐京辦聯合當地的富商和大戶製作憑證,然後帶著這個憑證就可以回鄉取錢——這完全是銀行匯兌業務的雛形。

旅館和客棧也有銀行業務。當時,旅館和客棧為了方便顧客,最開始的時候是放一些柜子,替人保管財物,後來這種柜子的業務就越做越大,然後在長安的西市就形成了存錢、取錢一條龍的櫃坊業務——這和我們現在的 ATM 機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還有大布莊也是替人保管財物,接受存款和發放貸款。布莊其實天生是有錢莊銀行的基因的。你可能知道,我國古代的布帛是最常見的貨幣。唐朝把布帛當作貨幣使用更加頻繁,因為那時候是實行「錢帛平行本位」制度,規定「絹值與錢值並重」,也就是說布匹和錢是一樣的價值。中學課本里有一首詩叫《賣炭翁》,裡面寫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說的就是這麼一個現象。

從歷史上看,寺廟也好、旅館也好、藥鋪也好,我們能發現幾條共同的線索。第一,人多的地方,也就是資金流通多的地方,就容易產生借貸融資的信用行為。第二,早期的銀行大多是在本地起家的,因為銀行做的是信用生意,需要時間的累積。第三,人際交往互動很多的場所更容易產生信用網路,也就更容易產生銀行的業務。

再看看現代的銀行業,最大的不同是龐大的分支機構突破了本地的限制,但是其實,很多的本地小銀行至今仍是以當地業務為主。也就是說,從古代的寺廟開始,銀行的發展一脈相承,都沒有離開過這幾條基本的原則。

本文改編自得到APP《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第24期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呂布是怎麼覆滅的?
我讀《人類簡史》
釜山行與唐山大地震有什麼不同
[Crash Course] 大歷史筆記(總10集完)
有關壯志的名言有哪些?

TAG:歷史 | 銀行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