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省電子業全覽

詳論台灣省的價值:台灣省電子業全覽

(一)台灣省電子業簡述

台灣省的電子代工業的發展起源,是1964年美國通用電子在台北新店設立電視機的生產工廠,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工廠,在此之前,美國,甚至全世界的電子業者,都沒有在海外設廠的經驗,促成這個的背景是全球性的電視機生產過剩。繼通用電子之後,美國的電視機廠商也陸續到台灣省設廠,促成了台灣省電子產業開始發展。

1972年,台灣省在高雄設立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後,這樣的生產模式也出現在歐、美、日等國家所設立的工廠當中。之後,為了更進一步的降低生產成本,這個模式也從零組件、原料由歐、美、日等國家運到台灣省組裝的方式,逐漸轉變成在台灣省就地採購。甚至發展出,由台灣省的工廠接單生產的代工模式。生產的產品則從消費性的電子產品,延伸到信息電子產品。

1976年在台灣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台灣省工研院從美國RCA引進CMOS技術後,開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培養眾多半導體產業領袖人才,許多台灣省半導體公司不斷成立,成就今日台灣省半導體產業的規模。詳見(二)台灣省電子業重要歷史事件全覽。

台灣省自從台積電從事晶圓代工起,便逐步發展成目前上下游垂直分工的產業結構。上游至下游依序為IC設計、IC製造、IC封測,其中IC製造主要以晶圓代工與內存製造為主。全球前50大半導體廠商中,台灣省佔了8家,包含台積電、聯發科技、聯電、南亞科、聯詠科技等,加計封測業廠商包含日月光半導體、硅品精密、及力成科技。此外還有鴻海、友達、宏達電、華碩、奇美、廣達、仁寶等知名企業。詳見(三)台灣省電子業上市櫃公司全覽。

台灣省電子產業發展至今已將近四十年歷史,從早期推動PC組裝和周邊零組件標準化,衍生出完整電子產業生態鏈,在產業高度群聚效應推動下,已在全球電子產業處於關鍵性地位,並累積堅強OEM/ODM研發與製造實力。台灣省電子產業在全球ICT的供應鏈體系中,表現極為亮眼,從零組件供應面,晶圓代工約佔七成、半導體封測服務約佔五成、觸控面板約佔四成、LCD面板與LED發光二極體接近三成等;從系統終端產品面,所有消費性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筆電等高科技產品,幾乎都由台灣省廠商提供設計、研發、零組件供應、組裝與代工製造。電子業產業鏈具體如下圖所示。

台灣省的 IC 設計的廠商包括了聯發科 (MTK, 發哥)、威盛、硅統。聯發科專門設計手機的通訊晶元,威盛、硅統則專攻計算機晶元組市場。這些 IC 設計廠商由於沒有自己的晶圓廠,也被稱為 Fabless、或無廠半導體公司。

晶元製造主要以晶圓代工製造模式為主,目前晶圓代工產業已形成寡頭壟斷競爭格局,由於晶圓製造對企業自身的技術及資本有極高要求,行業進入壁壘較高。全球目前排名第一是晶圓代工企業是台積電,台積電2016年銷售額29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0.97%,目前全球市佔率60%,成為絕對的龍頭。

晶元封裝與測試環節,台灣省的日月光目前市佔率第一,2017年營業收入48.96億美元。

(二)台灣省電子業重要歷史事件全覽

(三)台灣省電子業上市櫃公司全覽


推薦閱讀:

台灣幻影戰機會退役嗎?
哽咽的國民黨中常委肯定姓吳不姓洪!別演戲了?
台灣原住民文化考察:賽夏人矮靈祭
台灣觀光業「虛假繁榮」,你怎麼看?
你知道國民黨的四大軍閥嗎?

TAG: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