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限制的不止是想像力

周瑜還江陵為行裝,於道病困,與權箋曰:「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卒於巴丘。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漢紀五十八》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赤壁之戰後兩年,周瑜病逝,時年36歲。以周瑜之死為界,東吳再次經歷重大的政策轉型。

我們得先回頭看一下赤壁之戰後的兩年間,都發生了些什麼:

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孫劉聯軍合力圍攻江陵。周瑜率軍正面進攻,負責「圍點」,關羽則帶人「打援」。雙方耗時近一年,終於將曹仁趕出了江陵。

不久,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

這裡要解釋一下江陵南郡的關係:

江陵,正是南郡的郡治。用現在的語境來理解就是:南郡的等級類似於湖北省,而江陵則相當於武漢市。

相應的,孫權的這個任命也就可以理解為:周瑜攻下武漢以後,被任命為湖北省省長。

周瑜旋即整軍備武,開始準備西征益州。但可惜,大軍尚未出發,周瑜便病逝。

周瑜病逝後,魯肅主導東吳外交,孫劉之間迅速進入如膠似漆的蜜月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種變化的產生原因何在。

彼時,天下的各大勢力分布如下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們不難發現,劉備與孫權在荊州的勢力,是以長江為界的。這並不是雙方相約如此,而是劉備向周瑜借的。本來,長江南岸有一部分土地是周瑜佔領的,但後來都借給了劉備。

  • 而在周瑜病逝之前,還發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雖然周瑜把所佔部分土地借給了劉備,但劉備還是覺得不夠,於是他又親自動身去京口見孫權,想再多借一點,理由是自己養的人太多,而地又太少,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劉備借荊州」的典故即由此來。

孫權就此事諮詢了周瑜的意見。周瑜沒有說借也沒有說不借,反倒是提出了另一個方案:把劉備扣下來。

這個扣,並不是態度強硬的拘禁,而是設法軟禁。周瑜認為,劉關張三個人聚在一起,不知道會在天下翻出多大的動靜,還不如趁機將劉備軟禁起來,這樣以後就可以裹挾其留在荊州的勢力出征了。

對於這個方案,孫權並沒有採納。他的考慮是,這麼做的話,會使自己的聲望受損,讓人才望而卻步,因此拒絕了周瑜的建議。

最後,孫權沒有給出劉備直接的答覆,而是先讓劉備打道回府。

隨即,周瑜病死,魯肅繼任。

魯肅在接任以後,主張將南郡借給劉備。最終,孫權採納了魯肅的這一意見。

到了此時,各方在荊州的勢力如下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孫劉兩方圍繞南郡的借與不借,到底是出於什麼考量。

劉備說他地少養不起許多人,這很明顯就是個借口。查《後漢書?郡國志》,劉備當時所佔的荊南四郡(零陵、武陵、桂林、長沙),根據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統計數據,共有人口兩百八十多萬,比當時全天下人口最多的南陽郡都多。雖然經過漢末戰亂,中原人口銳減,但戰爭動亂對荊南的波及較少,所以劉備所轄並非貧瘠之地。相反,倒是劉備想借的南郡,人口才七十多萬。

  • 那劉備借南郡的意圖究竟何在?

答案其實就藏在地圖之中:從南郡溯江而上,可以到達益州。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四川盆地群山環繞,能通向外界的路基本上就只有兩條:一條經漢中入關中;另一條順江而下,至荊州。

周瑜佔領江陵以後,立即整軍備武,就是準備沿江而上,攻打西川。而劉備借到南郡以後,不久也即與益州的劉璋開始有所接觸。

因此,可以說,各方對南郡的歸屬,首先關注的,就是通往益州的路。

  • 那麼,孫權又為什麼會願意將南郡借給劉備呢?

關鍵原因在於,南郡正面對著曹操的軍事壓力。

在周瑜時代,劉備其實是沒有什麼外界壓力的。最大的敵手曹操和他根本不接壤,所有的軍事壓力全都由孫權一方承擔了。而且孫權是兩面受敵,劉備樂得躲在後面偷清閑。

但周瑜死後,孫權的問題就來了:誰來幫他守南郡?雖然打贏了赤壁之戰,但孫權一方,能稱得上是名將的,也就只有周瑜了。和曹操對抗,周瑜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但現在,周瑜已死,魯肅作為繼任者,從來都不是以將領的身份存在的,打仗並不是魯肅的強項。

魯肅擅長的,是戰略和外交。因此在他的籌謀下,在當時的情形之下,雙方一拍即合: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同時把防禦曹操進攻的鍋甩給劉備;而劉備在收到了南郡以後,立即開始打劉璋的主意。

雙方各取所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周瑜去世所引發的一系列政策轉型,大體如此。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魯肅主導外交的東吳時代,借荊州並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然選擇。

周瑜在世的時候,孫權可以借荊州,也可以不借。甚至於,周瑜還能提出軟禁劉備的辦法。

但周瑜的死,讓孫權失去了對抗曹操的倚仗,外部的軍事威脅已成迫在眉睫之勢,此時,孫權只剩下了一個選項,就是把南郡借給劉備。

到這裡,我們也就可以得出本篇的主題了:

決策,都是在現實約束條件下,做出的合理選擇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懊悔:我當時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在這種論調里,我們看到的彷彿是今日境遇之悲慘,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一念之差而造成的。最常見的,是前兩年沒買房,這兩年沒買比特幣;偶爾碰到一些骨骼清奇的,會說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

但事實上,這種認識,很可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並不是你當時沒有如何如何,更大的可能是,再來一次,你依然會如此選擇

我們再來設想一個場景:

你昨晚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一種叫GRAM的代幣,在2020年的時候漲到了10000美元一枚。今早一起床,你興沖沖的上網一看,發現這玩意兒現在單價是一分錢人民幣。

你想深入了解一下,但上網看了幾篇文章,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然後你又想,反正也不貴,不妨買幾個玩玩。可找了一會你才發現,以你當下的網路環境和支付條件,根本就買不了這玩意兒。

於是你把這個夢拋諸腦後,慢慢忘了這件事。直到2020年,偶然的一個機會,你發現這玩意兒真的漲到了10000美元。

你頓時無比懊悔,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成為世界首富的機會,本來可以拳打巴菲特腳踩貝索斯的,結果就因為當時沒有買,現在還在看著老闆的臭臉,干著一份月薪三千的工作。

如果……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的話!我……我一定要穿越回去,告訴自己買這個東西!你暗下決心!#¥%…………&&*#¥%

咦,等等!當年我好像做過一個夢來著……這難道不就是我穿越回去給自己的忠告么!

註:以上故事純屬虛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透過這個例子,你會發現,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當年的一著不慎,而是在於以當年的現實,你根本就沒有買的可能。知識結構受限、找不到業內人士諮詢、沒有海外賬戶......等等這些都在限制著你的決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個決策的瞬間,無非就是「是」與「否」兩種可能——看上去,兩者似乎各佔50%的概率。但現實卻是,因為你的各種約束條件,你在選擇時,其中一個選項的幾率往往能佔到99.99%,而另一個只有0.01%。

  • 什麼叫約束條件?

近兩年有一句話很流行: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這裡的貧窮,就是你行事的約束條件。王思聰有老爸給的五億塊練手,只要不出錯,輕輕鬆鬆就能賺到一個億的小目標。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能靠自己的辛苦賺到一千萬已經是小有成就。貧窮限制的,不止是想像,而是未來。

事實上,

限制想像的,

並不止是貧窮。

學歷會限制你的想像,

階層會限制你的想像,

能力會限制你的想像……

甚至於,

生活習慣也會限制你的想像,

性格也會限制你的想像,

原生家庭也會限制你的想像。

當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你就被鎖死在了你自己的身份里。

沒有買房,確實是因為窮;沒有買比特幣,也確實是因為不懂。但在「窮」和「不懂」的背後,卻又濃縮著更多的原因和無奈,到了最後,它們共同擰成一股約束的力量,讓你在未來的世界面前畫地為牢。

你的面前,看似條條大路通往羅馬,但暗中,你已經被所有的約束條件所限制,「被」做出了那個大概率的選項——它符合你的身份,符合你的階層,符合你自己。

就好像數學中的解集,當給定方程太多的時候,你就只能求出唯一解,甚至於,無解。

想要改變命運,與其動輒立志,還不如想辦法找到那些擋住自己的玻璃門,解開困死自己的鎖。

敵人站在那裡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過半,你竟然都不知道敵人在哪裡。

(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view -

孫策的政治遺囑:江東的繼承者們

孫權與張昭:當雛鳳清於老鳳聲......

西域都護的裁撤:沒有實力,還逼逼個啥呢

- More -

文字內容原創

謝絕未經授權轉載

三國之前內容已歸檔入

微信公號「喻以流年」

不再搬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TAG:周瑜 | 荊州 | 赤壁之戰 |